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4.0"是由德国提出的,继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主导,将传统的工业制造技术同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完美融合,通过科技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生产制造。本文对工业4.0内涵及创新表现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如何转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工业4.0战略是指当前国际上各国为了提升自身工业和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提出建设一个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生产系统,在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操作,将企业生产带入智能化时代,这也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工业4.0革命过程中,其改革会带来大量的信息化资源,是推动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技术会对流体技术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当前这类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业4.0发展和建设方针,对这一改革给流体技术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智能化物联网、云端运算及大数据产业的兴起,为全球产业战略转型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得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与平台集体化创新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德国工业4.0战略的发布。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世界各国无不积极推动本国相关政策及措施的出台,如:德国在2014年发布的《创新为德国——高新科技战略》、美国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颁布的《获取先进制造业国内竞争优势》和《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日本于2013年公布的《日本再兴战略》及我国在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鉴于此背景,本文以政策工具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美国、德国及日本的代表性的“工业4.0”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及比较,以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指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从此"工业4.0"概念愈发火爆。"工业4.0就是要把我们的物理世界全部互联化、集成化、数据化,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和转型。信息化深入而透彻地影响到工业化,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通讯技术、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工业4.0时代,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传感器和传感网络将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它已经或很快就会到来。"陈德基是这个新时代大潮的参与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武汉是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科教文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产品制造中心。将武汉城市经济发展圈作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重点加快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绿色农业为支柱的产业,构建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和带动中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发展。一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发展圈,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具…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制造业工艺水平,首推德国。即便如此,德国政府于2013年推出"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资源,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精益求精精神可歌可泣。当下,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我国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投入巨大,如国防领域、航天领域、信息技术领域、通信领域等。尽管如此,我国制造业企业依然存在很多亟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进入到工业当中,机器智能取代人工操作,自工业4.0在博览会正式面向大众以来,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其是由德国与联邦经济技术共同研发的战略成果,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后,工业4.0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其被当做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对工业4.0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已实现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的正半方差和负半方差分别度量经济不确定性、“好”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坏”的经济不确定性,选取2009—2019年中国1126家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实证考察“好”“坏”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及异质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了促进作用,“好”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坏”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效应;这种效应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二产业的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该研究结论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入解读了德国工业4.0的内涵,分析了工业4.0浪潮将给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指出了当前业界对工业4.0的理解普遍存在的偏颇之处,明确建议应更多地从生产角度而非销售、服务角度来思考工业4.0。在此基础上,重点强调必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工业4.0,阐明了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方共同努力、合力推进中国"智造"早日成为现实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既要满足经济的需要,又要不损害今后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德国于1984年,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了农业发展目标和战略,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德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开辟新领域,发展“工业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解读了德国工业4.0的内涵,分析了工业4.0浪潮将给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指出了当前业界对工业4.0的理解普遍存在的偏颇之处,明确建议应更多地从生产角度而非销售、服务角度来思考工业4.0。在此基础上,重点强调必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工业4.0,阐明了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方共同努力、合力推进中国"智造"早日成为现实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字创新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新动能。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创新水平,并提出数字创新如何通过影响战略柔性进而作用于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智能化转型,并通过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正向影响企业智能化转型程度。同时,考察环境复杂性对数字创新与企业智能化转型关系所发挥的调节效应,发现企业所处环境复杂性越高,数字创新对智能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环境-创新-战略”三轮驱动下的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黑箱”,也为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工业4.0已经对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德国和美国在制造业领域展开的竞争都在努力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前者注重对工业4.0的打造,后者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对工业互联网的有效应用。而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希望能够于2025年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强国。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技术和创新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在工业4.0的基础上,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思维与新模式探索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为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科技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与科技服务业(简称“二者”)的协同发展现状及协同效应如何?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的演化及二者协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二者协同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2019年,30个省份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数上升趋势明显,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东北地区;二者协同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位于失调落后区间的省份为22个,2019年减少至10个;二者协同状况呈现为“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二者协同发展正向影响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纯技术效率和GDP增长率,而对区域投资效率带来负向影响。本研究对我国评估区域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二者协同发展现状,优化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双向FDI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行业低碳发展。文中利用34个中国工业行业2008—2020年数据,对双向FDI进行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并选取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来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存在双门槛效应,且作用方向为负。因此,要积极发挥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溢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且合理改善收入水平,增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利用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力度,有效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关注数字经济减碳效应在农业领域的影响。利用2010—202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引入社会化服务角度,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从时间和空间两维度刻画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效应和溢出效应,以期为依靠数字化路径实现农业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量化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通过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这一路径会间接影响该抑制作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确实存在滞后效应,对将来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仍存在较强抑制效果;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其他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也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增强,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要提升相关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时间红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工业2050”“工业4.0战略计划”等一系列战略,对国际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把“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先进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中,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利润和服务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开拓制造业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2—2018年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考察数字经济的经济效应评估问题。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的有效性主要通过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推动智能化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机制实现。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驱动,集中于中西部城市、三四五线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且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呈现“波动上行”特征。研究结果为深化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值与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模型等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排除宏观系统性环境影响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驱动工业绿色转型;(2)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3)在区域异质性上,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东部发达地区相较于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大,对工业绿色转型作用更为显著。为此,应加快建设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基建”一体化布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并依据地区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