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江苏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入手,借助SWOT分析模型系统分析影响江苏创新、创业人才流动的各类要素,并从政府引导人才流动的角度分析当前创新创业人才流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奠定企业引才主体地位的角度提出人才国际化背景下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流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才跨制度环境流动时机会与风险并存,制度环境与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复杂、非线性的,并在不同流动模式下表现出复杂的叠加效应。为此从软环境的角度,基于制度理论,将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制度环境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探索不同人才流动模式下制度距离对流动人才跨区域选址的影响。基于2007—2016年领英(中国)在线公开简历数据进行多值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顺制度差流动时,制度距离对人才流入的概率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30岁以上、研究生学历、从事高新技术行业、处于管理岗位、来自东部地区的人才对制度距离的反应最为敏感;反之,逆制度差流动时,制度距离显著抑制个体的流入,特别对30~44岁、研究生学历、从事高新技术行业、处于非管理和技术岗位、来自东部地区的人才影响最为明显。基于实证结果,从营造良好的制度软环境角度给出区域引才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管理人才已成为地区和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影响科技与管理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学者们已经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企业和科管人才在流动因素认知上可能存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到政府和企业的人才引进决策。通过对安徽省科管人才以及企业负责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两组样本在科管人才流动的三大因素(企业、经济和政策因素)上的认知差异。最后,分别对企业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管理人才已成为地区和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影响科技与管理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学者们已经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企业和科管人才在流动因素认知上可能存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到政府和企业的人才引进决策。通过对安徽省科管人才以及企业负责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两组样本在科管人才流动的三大因素(企业、经济和政策因素)上的认知差异。最后,分别对企业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的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陕西省重污染企业技术变迁模式及其与转型升级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陕西省重污染企业的五种技术变迁式转型升级模式:生产流程重组、废弃物治理流程升级、产品升级、管理升级、销售模式升级;并进一步对构建的转型升级模式的运作机理进行具体阐述,利用SEM模型对各模式的转型升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模式对企业转型都具有正向影响,且生产流程重组和管理升级影响效果比较明显;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的信息化成为陕西省重污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曹细玉 《软科学》2001,15(6):74-76,81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而西部的人才流失严重,在当今地区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两个模型的分析,探讨了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的经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为西部地区政府和企业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才流动的宏观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国外许多学者从理论上对人才的国际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如Grubel、Johnson等认为人力资源的国际间流动是其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边际生产力不同的反应 ,将会有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Bhagwati认为造成人才国际间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所得报酬在国际间有一定的效仿作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在国际间具有着很强的流动性 ,发展中国家薪资报酬若不向发达国家看齐 ,其人才就有移居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享受较高待遇的可能。就目前国内人才流动研究状况来看 ,基本上都是从个体流动的角度来探讨人才流动的成因及对策。本文试图从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研究数字经济如何驱动装备制造业升级对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100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外部环境、内部能力以及链接内外的战略与组织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作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内部能力、战略与组织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具有路径影响,按照这三个因素的作用形式,将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路径划分为内部推动升级模式、外部促进升级模式、内外部融合升级模式三种类型。研究提出,要从优化外部环境、强化内部能力、重构战略与组织等方面持续加强,以推进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创新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其中,人才流动对于开发式创新的实现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人才流动的区域环境、组织环境和个人因素的3个层次11个因素进行结构化分析,将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划分为5个层次,其中,产业集群、城市环境是宏观因素,收入水平、供求关系、工作满意度与流动意愿、企业文化是直接因素,工作本身、个人价值观、人才统计特征对于人才流动也起到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旨在构建出一套能够反映中国各地市人才开发能力与水平的指数评价体系。1 012份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人才开发由科技开发、配置开发、教育开发、健康开发4个基本维度构成,共涵盖17个具体指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数据进行指数体系实践评估,发现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地区的人才开发情况具有地区内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差异性,且中心效应较为明显;并将其与滞后1期的人才增长与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基于指数评价结果,借助人才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从人才“引、用、育、留”角度为区域人才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珠三角民营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状,探讨分析了企业的创新动力障碍,并从微宏观角度提出了完善珠三角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议和操作措施,为在提高珠三角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企业和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珠三角民营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状,探讨分析了企业的创新动力障碍,并从微宏观角度提出了完善珠三角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议和操作措施,为在提高珠三角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企业和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代良  钟书华 《科研管理》2012,33(9):130-137
当前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存在政策"弱法律化"、"激励官本化"、"项目碎片化"、"弱企业化"、"重引进轻自主培养化"等显著特征,从而需从营造知识积聚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机制;出台人才基本法律,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人才政策法律体系;实践人才强国战略,启动"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战略转型;创新政策评估机制,完善人才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国际接轨制度,强化以企业为主的人才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基于自身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但资源配置的组态如何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作为理论基础,基于数字化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协同的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数字化战略、人力资本、企业规模、发展潜力、盈利能力、数字化团队六个方面,对 38家北京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前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的四种组态形式。本研究证明了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组态效应的客观存在,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资源配置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培训留人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训对于中小企业留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影响留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重视培训、革新观念、加大投入,加强上岗引导,关注留人的技术层面,基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流失是现代企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西部企业中,这种现象尤其却表现得异常突出,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严重困扰该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西部地区企业人才流失既有宏观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西部企业自身的问题。为防范人才的大量流失,西部地区的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走出人才管理的误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管理,堵塞人才流失的漏洞。  相似文献   

17.
孙文浩  张杰 《科研管理》2021,42(4):92-102
研究科技人才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对优化高级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并推动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运用修改后的静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①企业科技人才规模的创新绩效存在一个约为341人的“规模阈值”,超过“规模阈值”则不利于企业创新;②相对于国有、外资产权的企业,民营企业与“NN”型企业科技人才的“规模阈值”特征更加突出;③国家级高新区或者政府减税均有利于缓解科技人才“规模阈值”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建议“抢人大战”城市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向具有小规模科技人才的“LL”企业流动,并加快省级高新区升级进程,以避免企业过度集聚科技人才引发系统性的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18.
谈企业留人     
人才是各个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目前国有企业在留用人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助于国有企业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科技人才成长的过程,将其划分为积累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并分析人才在各成长阶段的主要特征;基于逻辑增长模型构建科技人才能力发展模型,进一步分析各阶段中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学术环境、科研经历、交流活动、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等.据此,从政府部门、高校、科技企业、人才自身4个方面提出促进产业发展、打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系统,提供优质资源、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加强校企合作,以及人才主动抓住成长机会、保持乐观心态等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常态,培养和保留核心人才作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越来越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现实和理论需要,以铁路勘察设计院为案例,分析当前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结合市场形势和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强人才开发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