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烟火人家     
正1.柴奶奶的眼睛像狗的鼻子,时时处于"搜索"的状态。一截枯枝、几片废纸、飘落的笋壳、干枯的芦苇……但凡能烧火的东西,都逃不过奶奶的"法眼"。走着走着,她的左手里就捏着一撮儿东西;再走着走着,她的右手里又捏着一撮儿东西。奶奶说这些都是"柴火","柴火"被奶奶紧紧地  相似文献   

2.
往事的联想     
奶奶八十三岁了。中风以后使她不能说话了。夏天里我的一项家务活儿就是给她收拾房间。只是在她醒着时去拾掇,我感到怪不自在的,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盯着看个没完。有一天,我揩拭奶奶来同我们一起住时带来的那只旧皮箱,它的小弹簧锁突然崩开了。奶奶那会儿正睡着了,我不禁好奇地往箱子里张望了一下。里边放的东西不多:有几本旧记事本,一张奶奶的结婚照片,还有一只带项链的金鸡心。鸡心里放着一张奶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原来我长得非常象她;我要早知道该多好呀。我翻开一本记事本,看见第一页上这样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一生谁无乐和愁,记录下来好处多。愿你的日记能向子孙表明你此生并非虚度。你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每次读着母亲的信件,我都感动于那形成纵横交错的字里行间的工整有致的书法。记得她是这样描述新出生的侄女的,“她长着一张甜美的小脸蛋,有爸爸一样的蓝色眼睛,奶奶一样纤长的手指”,母亲总是这样与我们分享她孙辈的每一个宝贵细节。  相似文献   

4.
夜殇     
张淼 《大理文化》2015,(2):4-26
1我喜欢种花,从小到大,我住的地方必有花,特别是桃花。奶奶说,人生讲运程,人运即花运。奶奶又说,我命犯桃花。奶奶跟我说话的时候,长长的青丝和玄色的衣衫映衬下的白净的面庞在油灯的黄晕中仿佛一朵盛开的牡丹。牡丹?从没见过奶奶养花,可她说她的牡丹每年都开得极好,满园的五彩缤纷让她如飞天临世。她说,那一年牡丹正盛时,一夜霜雪让所有的花朵萎败,从此再没有发芽。她的神情  相似文献   

5.
随笔二题     
正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永远忘不了中学时期,我在课堂上偷偷阅读史铁生作品《奶奶的星星》的情形,当读到"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  相似文献   

6.
刘娜 《大理文化》2001,(1):45-46
闲谈起来,大家都不相信我有两个奶奶.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刚进门,爸爸就拉拉我,悄声说:"快,快进去叫奶奶." "奶奶?"我呆呆地站立着,一肚子疑惑地问:"我奶奶,不是昨天才由叔叔接回老家去了吗?" "不--"爸爸有些着急,但仍然悄声道:"是另一位奶奶."  相似文献   

7.
茶事     
我对茶的最初的记忆,来自于奶奶的小罐烤茶。奶奶的土茶罐,和一个大人的手捏起拳头那么大,圆圆的肚子,细腰,口敞开,身上有一个弯弯的如我的手指一般粗的把,口上有一个小嘴。奶奶每天只喝一次茶,那便是在早饭后。在我的家乡,是没  相似文献   

8.
糖果·金树是我的奶奶。我爱她。人人都叫她“糖果”,每一次听人叫她糖果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岁月(四题)     
印象我刚上公交车坐下后,见一位老妇人走进车厢,仿佛觉得有点面熟,我立即抖开记忆的筛子,寻找记忆中的印象。这时,她微笑着,在我身边坐下。我久久地望着她,她也望着我,终于,我的记忆定格了:她年轻时是县医药公司的营业员,是小城的一枝花。啊,时光真快!40多年时间,"哧遛"一下就过去。  相似文献   

10.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都沦丧……”著名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沙奶奶这句令人耳熟能详的唱词,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淞沪会战失败,上海除租界以外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成为“孤岛”,史称“孤岛时期”。  相似文献   

11.
小生活     
正五更时,"呜呜呜、呜呜呜",报时的鸡叫了。其实,用不着鸡打鸣,他和她准时醒了,这是人的生物钟闹的,天天如此,早已习以为常。他翻了个身,说:"天快要亮了。"她一下子从床上翻起身,说:"嗯,天要亮了。"他又说:"今天是街天呀。"她顺嘴说:"是啊,是街天哩。"他和她,在靠近十字街的街口,开了一爿小吃店,卖米线、面条、饵丝和豆粉。四张小方桌,摆在小吃店里。小本经营,也就混得下三口之家的日子。幸好铺面是自家的老房子,不必交房租,钱赚到一分就是一分。每天,她都比他起得早,天还不亮吧,她就得起床,开了  相似文献   

12.
光阴记     
正一入秋以来,一直在忙碌一件有意义的小事——为儿子十八岁生日准备礼物。我把他出生以来有代表性的照片,一直保存在盒子里的乳牙,穿过的小鞋子,奶奶织的小毛衣,线条稚气的第一幅涂鸦,染满墨汁的第一幅书法作品,还有入小学后的第一本作业,第一张试卷……那些都是原先一直收藏在箱子里的成长痕迹,全部拍下来,做成一册小书,当作成人礼送给他。翻出柜子里几大本记录了儿子成长时光的影集,一个个日子,随着一张张照片呼啦啦从光影之间回到眼前。  相似文献   

13.
痉挛     
正三把椅子,摆列在一起,形成一张特定意义上的"床"。她经常躺在上面,一边躺着,一边口中还不时嘟囔一句:"这样躺一会儿,真舒服。"伸伸腰,长吁一口气儿;慵懒,凝聚成一块蛋糕,把她甜美地裹住。她说这话的时候,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个人,爱理不理;偶或,也会有人抬起头,瞟她一眼,表情黯淡,有一种习惯了的冷漠。其实,又何止一会儿?她经常一躺就是半上午,或者半下午。躺在那儿,她并不睡着,她只是在享受那份"舒服";木  相似文献   

14.
家住草海边     
金灿 《大理文化》2010,(2):44-47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老是印着那首奶奶给我唱了不知多少遍的儿歌。我家住在草海边。每到秋天,我和阿兰都要  相似文献   

15.
摩西奶奶     
美国女农场主安娜·玛丽·罗伯逊(Anna Mary Robertson)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美国人之一。摩西并不是她的笔名,这是她结婚后的名字,因为她在七十六岁时才开始拿起色板与画笔,所以得到了奶奶这一美称。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她的头上常戴着一顶灰色的绒线帽,满口的牙全掉了.她很和善,一笑,脸上的皱纹被挤得像一条条小沟.  相似文献   

17.
郑薇 《世界文化》2013,(1):32-34
俄罗斯白银时代"不合时宜的天才女诗人"马丽娜·茨维塔耶娃是一位一生都在恋爱的女人。她有毕生相携的丈夫,却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追逐,在她的"桃色名单"上既有诗人、学者,也有公爵、红军战士、演员,每一次她都爱得炽烈,每一次她都伤得刻骨。她渴望成为"被命运选中"的诗人超脱尘世栖居高处,可对爱情的渴望又总是将她拉回尘世让她成为一个凡俗的女人,于是她总在矛盾:成为诗人就意味着永久的孤独,沦为俗世女人则将永远丧失"自己"。她的思索化作一串串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女人为家人摊了薄饼,还多摊了一张给某个饥饿的路人吃。她把那张饼放在窗台上,便于路人拿走。每天都会有一个驼背的人经过并拿走饼。这个人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总是嘟哝着这样的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样的情形日复一日持续着。每天驼背人都来,拿起薄饼就嘟哝这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个女人很生气,她自语道":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每天还押着韵说这样的话,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9.
小说二题     
老张的窝心事老张回到家,四处探视,家里人都吃完晚饭后出去消遣了。他一脸绽满青筋,五爪狠命往头上抓去,一边歇斯底里地高吼道:"他奶奶的,我窝心啊!"  相似文献   

20.
爱情审美 马克思1855年在写给燕妮的一封信中说,他感谢燕妮给他寄来的那张照片.照片的技术虽然很拙劣,照片上的燕妮也不如她本人漂亮,但是,他仍然非常喜欢和欣赏这张照片.马克思说,这使他弄明白了在中世纪为什么一张很丑陋的圣母像"还会有热烈的欣赏者,甚至比出色的圣母像的欣赏者还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