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这几天,是学生们期中考试或发期中考试成绩的日子。期中考试,虽不比中考、高考来得重要,但是依然左右了众多孩子与家长的心情。分数成为热门话题,即使晚饭后散步,在大街上听到有人高声大嗓谈论的竟然也是学生的考试分数,甚至是在打着手机告诉对方孩子的分数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儿子今年已是一名高中生了,平时街坊邻居见了都夸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我们也对孩子的为人处世、学习态度比较满意。可是期中考试后,他的数学成绩却很不理想,当时我们也没在意,鼓励他说:“到新环境后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抓紧调整,一定能赶上的。”可到了期末考试时,成绩下来仍然没有多大进步,孩子一脸沮丧,一肚子委屈地抱怨道:“谁说付出了就一定能有收获?”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但马虎粗心是常事……”看来做家长的真得好好帮他找找原因了。寒假里,我细心观察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每逢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校都要按照惯例举行期中考试,接着就是统计分析成绩,再接下来就是开一次家长会。通常,开家长会的这一天往往成为一些后进生的“受难日”。当家长看到刺目的分数,轻则将孩子骂一通,重则将孩子打一顿。受骂挨打后的孩子自然认为这是老师“告状”的结果,所以他们眼神里带着敌意,行动中充满对抗,一些孩子由此而深深地厌恶老师,憎恨学习,甚至彻底放弃了自己。为此,作为老师,我的内心常常怀着矛盾和不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回避不了且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的青壮年群体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据统计我班留守儿童的数量占班级人数的69%。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为照顾,他们因为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又由于隔代,往往只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对孩子要么溺爱,要么放纵不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在家几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学校召开家长会他们也不愿意参加,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很容易发生打架,出现上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目标,孩子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契机。找准教育契机,才能适时、适度、适当,这样教育就会成为愉快的过程,理解沟通的过程,心灵交融的过程。一、寄语换来了成绩的回升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学生成绩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学生因成绩陡然下降,情绪波动较大。这时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于是我在学生放学后,给全体同学写了一段寄语在板报上。第二天到校,我在操场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喜悦和激动。毕竟这是老师第一次给他们写信。孩子们感到了新鲜、温暖,看到了希望,有了上进的力量。之后,孩子们及时调整心理,恢复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很快回升。  相似文献   

6.
一位良医不会糊里糊涂开药方,一定是在研究诊断后才开始治疗的。要使毕业班的孩子取得理想成绩,作为老师应该帮孩子们做好梳理工作,建好"病历卡",准确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7.
每逢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校都要按照惯例举行期中考试,接着就是统计分析成绩,再接下来就是开一次家长会。以往开家长会的这一天往往成为一些后进生的“受难日”。当家长看到刺目的分数,轻则将孩子骂一通,重则将孩子打一顿。受骂挨打后的孩子自然认为这是老师“告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黄静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以“扣住关键词记事”为核心目标,在教学准备、课堂实践和教后反思等方面,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一、教学准备依据扎实的统计分析语文教学容易流于感觉化,原因在于很多学习内容不容易量化。黄老师以一次期中考试的作文成绩作为基础数据,并且扣住相应的评价标准,提醒学生自我对照,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客观性和差异性,同时彰显了“问题”意识,即考场评价不高的文章普遍存在“关键词”不明或缺失的情况,因而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对照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昨日,接到一位亲戚的电话,诉说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孩子今年刚上初一,学习非常用功、刻苦,成绩特别优秀,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全校前二十名。家长、老师都为之高兴,同学们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他自己更加上进、努力。但最近考试中,由于作文扣分较多,他考了班级第二。其实应该说是很好了,但班主任、任课老师找其谈话,大谈成绩的好处,说如果成绩掉队,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还强调,  相似文献   

10.
每逢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校都要按照惯例举行期中考试,接着就是统计分析成绩,再接下来就是开一次家长会.以往开家长会的这一天往往成为一些后进生的"受难日".当家长看到刺目的分数,轻则将孩子骂一通,重则将孩子打一顿.受骂挨打后的孩子自然认为这是老师"告状"的结果,所以他们眼神里带着敌意,行动中充满对抗,一些孩子由此而深深地厌恶老师,憎恨学习,甚至彻底放弃了自己.为此,我的内心满怀着矛盾和不安.  相似文献   

11.
平时跟一些家长交谈,常听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孩子本来并不笨,可是学习不好,又不守纪律;似乎懂事,却又表现得很不懂事,家长训斥、老师批评都无济于事;有的孩子一直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可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便一蹶不振,精力分散,成绩直下,甚至厌学;还有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原本开朗乐观的性格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起来,缺乏自信,总怀疑自  相似文献   

12.
韩媚  何章明 《中学物理》2023,(21):17-20
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情况最直观、最直接的反映,它是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考试成绩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对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某学校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成绩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性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成绩的线性关系,可对该学科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作出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特殊考试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因为思想品德这一门课是开卷考试,所以大家的成绩都不错。连考得最差的茕的成绩也在九十分以上,而老师却似笑非笑地告诉我们,她要对成绩做一个调整,至于如何调整,她只字未提。  相似文献   

14.
邻居张姐的孩子在五年级期中考试时,数学只考了70分,这与平常的90多分差距很大,与老师联系后才知道孩子这一学期在课堂上行为表现反常,有多动症倾向.行为控制力差,反应迟钝,学习困难。其实孩子很好学,也很刻苦,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5.
一我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想这下老爸非得对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一番不可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刚吃完晚饭老爸便开始絮叨:"孩子,我努力工作,就是为了使你学习环境更优越。我和你妈不求你什么,你对爸妈最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躺平”,是指时下部分年轻人奉行的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生活方式。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躺平”表现为无心学业、放弃努力,也不愿意思考未来。面对孩子的“躺平”,父母感到束手无策。案例一:考了高分,绷断了弦期中考试之后,小叶的学习状态就完全松懈下来了。小叶期中考试的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二、年级排名十五,父母对此感到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学生放弃英语的学习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也在思索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达到课堂整体效果的提高呢?一、首先分析一下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也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天生兴趣因素的关系。有的孩子的确如说的那样像有语言天赋一样。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教学中发观: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适应高中学习,出现学习困难。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与入学成绩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某些原来的优秀生成为学困生。经过观察、座谈、调查,了解到出现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如科目增多、课程难度加大、学习要求提高、学习和生活不适应等等,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性较差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小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小马便为孩子制订了提高成绩、赶超先进的计划,在小马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下,孩子成绩节节攀升,进步很快。期中考试,小马要求孩子语文、数学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但结果却令小马大失所望,孩子的两门成绩都只80分爬了一点头,连90分的边也没沾上。小马气冲牛斗,厉声呵斥孩子,又  相似文献   

20.
期中考试结束后,照惯例,我要把班级期中成绩分析表发给学生让家长签字。当我收回期中成绩反馈表时,注意到一个女生的反馈表上写着:老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怎么办?那位女生成绩一直徘徊于班级中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