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春光 《武当》2012,(11):28-30
一、六合的由来六合拳出自少林寺。宋朝周侗从小丧父,母亲送他入佛门,指望他学成一门手艺养家糊口。而周侗却偏偏喜欢练武,几年下来学成了六合拳、六合大枪,后来岳飞成了他的关门弟子。岳飞把六合拳简化后传给他手下的将士,被将士们称为神拳或意拳。明末清初,山西际隆凤自幼习武,少年父母双亡,只身投奔少林寺学艺,学成后隐居在陕西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一册,经数年习练,尽得其奥妙,遂改名称其为心意六合拳,后传给曹继武。曹继武传戴龙邦,戴龙邦传戴文雄后,其拳名称谓便多了起来,有叫意拳的,有叫心意拳的,有叫六合拳的。戴文雄又传李老农,李老农把它改称形  相似文献   

2.
形意拳前身曾叫“六合拳”和“心意六合拳”,但本文所介绍的“六合拳”乃不同于上述,这里所说的“六合拳”乃尚云祥先生独创且亲传于我父李文彬的“六合拳”。尚云祥先生说:形意是先有拳而后有器械,有何拳套路,就有何器械套路。先生晚年教我父及其女尚之蓉老师练“六合”刀棍等器械时,就先教了这趟“六合拳”。这套“六合拳”较难练,它突出双手握拳,用小臂作斧刃发劈劲,是“似斧属金”的真正劈拳(现流传把俯掌发的所谓劈劲的“鹰捉”叫劈拳是错误的)。正因为这个劈拳不用肩、肘、手关节发劲打人,而用肘、手之间的小臂发劲,击法上就有独到之处,它已超出了“七拳”。此外,还有进步劈、退步劈和回身劈,其应用价值也就越高。这趟拳只有十一式,虽动作少,  相似文献   

3.
王卓 《精武》2009,(1):50-51
李省山(1877-1969年),青县中街人。李自幼习六合拳法。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四年(1915年),在福建马鸿逵部当骑兵,后至博山为张氏公馆护院。他与其他护院武士切磋武艺,并和一回族武士学得弹腿。民国六年(1917年)回家,将六合拳法和弹腿融于一体.具独特风格。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青县成立国术馆,县长李玉琛任馆长,聘李为常任教练,主持馆内教务。1959年李在天津市12县民间体育比赛中,获六合拳二等奖。同年被青县城里高小聘为武术教师。  相似文献   

4.
鹰手拳概述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手拳”、“岳氏散手”、“岳式连拳”。传说是我国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从少林寺馀绪大师学得武技后。经过实战整理,改编成了外形并不美观,但非常实用的散手手法,并将该手法传授于部下将士。岳家军将此散手手法用于战场上,大败金兵。“岳氏散手”由此名声大震,并得以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5.
六合拳论     
郭强  成守海 《武当》2007,(9):34-35
六合拳法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是锻炼人的精神、意念、内劲与身体四肢百骸合一,以技击为宗旨的拳术。由于六合拳动静结合,内外双修,刚柔相济,从而要求在演练与技击中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六合统一,故为之六合拳。  相似文献   

6.
苏心海 《精武》2006,(1):53-53
先师孙少甫和师伯杨响铃曾讲起过心意拳的一些典故,现记录下来,以飨读者。心意拳起源于五禽戏,渐渐演化到宋代,才有传拳记录。周侗传卢俊仪、岳飞等一大批弟子。因岳飞的“历史问题”,此拳在宋朝禁练,直到清康熙时期,山西姬际可始复。买壮图老师从姬际可习艺三年后,回到河南周口,成为当时河南地区一代名师。从那时起河南周口一直是练十大形,而山西一直流传十二形练法,意和形各不相同,关于此举一直传说不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3,(5):23-23
来自高山少林寺的武僧将于5月7、8、10日在香港示范少林武术精华。据介绍,“少林武术精华专场表演”是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策划在5月初举行的“中国篙山少林寺1500年文化珍粹大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少林寺武僧将带去虎拳、罗汉拳、六合拳、月牙铲、达摩剑、流星锤等套路和对练表演。本次活动由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中国篙山少林寺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香港武术联会协办、少林寺武僧将携带独门绝技于下月赴香港献技  相似文献   

8.
王书文 《精武》2002,(3):37-37
心意六合拳起源很古,相传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观飞禽走兽相斗之技能,取其精灵、奇巧、勇猛之意,创编此拳,用以训练将士,力求易学、实用,以杀敌致胜为效。心意六合拳讲究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所以后人又称此拳为“岳武穆王拳”。岳飞被害后,此拳被列为忌拳,尔后一直流传于民间。直到明末清初,由山西浦州均村姬龙峰发掘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王书文 《精武》2003,(2):37-37
心意六合拳起源很古,相传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观飞禽走兽相斗之技能,取其精灵、奇巧、勇猛之意,创编此拳,用以训练将士,力求易学、实用,以杀敌致胜为效。心意六合拳讲究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所以后人又称此拳为“岳武穆王拳”。岳飞被害后,此拳被列为忌拳,尔后一直流传于民间。直到明末清初,由山西浦州均村姬龙峰发掘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张蘅 《武当》2011,(5):21-23
不少武友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心意拳和形意拳到底是两种拳还是同一种拳的两种称谓?此外,我们还常听到有心意六合拳、六合心意拳或六合拳的说法。这三种拳称与心意拳或形意拳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心意拳和形意拳是两种不同的拳种,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在河南,多数地区以  相似文献   

11.
<正>据古谱记载,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时期,由山西平阳府蒲州诸冯人氏姬际可所创立的传统内家拳术。其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心意六合拳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心意六合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买西山介绍,目前主流版本有三种:1)在戴龙邦攥写的《六合拳序》中记载,心意六合拳始于岳飞成于姬际可。2)第二种说法认为心意六合拳是由姬际可所创,并假借岳飞之名。3)第三种说法认为,姬际可在少林寺观两鸡争斗获得启发,看形练影,创立了心意六合拳。这三类说法虽异,但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共通之处,均是以格斗搏杀为目的,脱枪为拳,将枪法六合转化为六合拳法。  相似文献   

12.
杜殿红  秦雪红 《精武》2010,(8):26-26
傅剑秋(1879~1956年),原名傅长荣,天津宁河县芦台镇人。自幼演习武功,初随尚汇川学习五虎少林拳术,后从形意拳师申万林习内家拳。1908年,拜李存义为师,融形意、八卦、太极等武功于一身,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练法——傅式形意,学成后回芦台镇设馆传艺。  相似文献   

13.
毛明春 《武当》2007,(10):25-26
一、形意拳概述形意拳是一种内功拳,其动作朴实无华,体用兼备,没有很多的辅助功法练习。形意拳的功夫主要是通过"合一"的训练,通过六合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到达周身整合协调合一的境界。六合的训练贯穿于形意拳的始终。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相似文献   

14.
董海川传奇     
王振山 《武当》2007,(10):53-55
嵩山少林寺,亦称北少林寺。少林寺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建成。少林寺二祖稠禅法师(公元479、公元560年),是名扬北方,“拳捷骁勇”的武僧,由他开创了少林寺众僧习武的风气,后历代僧人把在寺庙中练习搏击的运动,逐渐演化成为武术套路,诸如罗汉拳,伏虎拳,达摩十八罗汉手,易筋经,八段锦,渐至枪术棍法等器械。  相似文献   

15.
海周人 《武当》2007,(4):40-41
孙少甫先生,河南心意派六合拳一代宗师,回族,河南省周口市人。他道德高尚,胸怀正义,功深技精,故在心意拳(又称心意门、十大形、六合拳、六合锤)门内声名显赫,然而讹传亦多。今将孙先生之生平事迹作一简介,以飨同道,并借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向往之情和崇敬之意。  相似文献   

16.
少北拳     
少北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历史。其始源于唐代少林禅宗五大宗系之一临济宗,后经历代临济僧人及俗家弟子不断增补,至明代渐成体系。在这一沿革期间,较为著名的奠基大师主要有: 临济宗第三代俗家弟子,晚唐时期的园明上人。他是少北武术散招式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首倡十六形、二十四手、三十六招等相连变换运用。其所传短打各种招式,流传至今。 宋代隐居于洛阳同福寺的临济和尚性空法师。他是少北六合理论、六合拳的主要奠基人,所揭示的六根大法在  相似文献   

17.
李洳波 《精武》2005,(12):14-18
相传心意六合拳为宋代名将岳飞所创。岳飞精通枪法,在长期与金兵的战斗中,逐渐将枪法化为拳法,此拳动作简单、实用,发劲刚、猛、银、毒,意到拳到,奇快无比,在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可用拳,变化无穷,非常实用,授于三军,战无不胜。岳飞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后,此拳也随之销声匿迹,金元期间鲜有流传。明末清初,山西永济县姬际可,访名师于终南山,遇高人指教,并得拳谱一本,修炼数载,尽得其中之奥妙,后传艺河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学山 《武当》2011,(12):41
少林洪拳源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拳谱载:"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夸,大宋皇帝赵匡胤,少林寺里传秘法,十八绝技第一先,古刹练至金銮殿,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洪拳传于他。"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未成就大业之前,曾出家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学习正宗少林拳法,历经多年苦练,颇  相似文献   

19.
为了便于普及、推广、比赛或表演六合八法拳,周树生老师经过多年练习和研究,2006年,把六合八法拳66式浓缩提炼和简化重组,形成了简化六合八法拳30式,并配以剑、刀、棍、枪、扇等器械练习。2007年,笔者向周树生老师学习六合八法拳30式,并在国内及俄罗斯传授,收到很好的效果2008年,六合八  相似文献   

20.
万世友 《精武》2005,(8):44-45
武术家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原名万常青,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洲神枪手刘德宽高足赵鑫洲为师。万常青学了三年少林六合拳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