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问题,制约了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要坚持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建设专业的生态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扬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以扬州为例,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文化旅游开发。通过分析扬州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扬州名城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和开发重点,从而促进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明视阈下驻马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静 《天中学刊》2010,25(3):130-132
如何在驻马店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时代提出的一项崭新课题.针对目前驻马店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切实做好驻马店市文化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与管理,积极创建生态型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生态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4.
荆州的洪湖市乌林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生态与人文的组合特性,具有三国古战场遗迹资源、人文宗教资源、生态人文风景资源、古遗址文化资源、水乡民俗文化资源五个维度.作为荆州三国文化资源独特的洪湖市乌林,在如何挖掘、规划、建设、开发三国文化资源的问题上,建议采取三国主题的生态特色水产品及民俗工艺品开发、打造地方民俗风情三国文化街、三国文化主题温泉休闲养生开发、三国主题旅游节庆开发“黄蓬十二景”和古战场遗迹的完善修复等开发策略,适当考虑乌林与赤壁跨区域联合旅游开发实现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的共建实现“双方共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出发,通过研究黔东南地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分析该地区高校开发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的现状,探索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对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台州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开发中却存在人为破环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品开发层次低,生态文化品位不高,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薄弱等问题。生态文化视野中的台州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应实行生态性规划与开发,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管理,深挖文化内涵,提高生态文化品位,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保山西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为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宗教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生态的特殊性。保山西庄景点应该积极优化组合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推行景点开发、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三大战略,逐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体育旅游开发的优秀基地。基于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与文化生态保护区要恪守"保护"的矛盾,选择如何合理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生产性方式保护及其价值利用。  相似文献   

9.
甘孜洲旅游文化经济思路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生态环境潮、藏族文化热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应从开发文化生态资源、绿色生物资源和和平利用旅游文化资源着眼。甘孜州旅游文化经济主要由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形象工程产生构成。旅游文化经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6,(1):52-56
梵净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广阔、巨大的开发前景。通过对梵净山生态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分析,认为应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在实现梵净山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中的作用,走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路径,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富足,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经济,继续发挥传统的交通枢纽功能,利用本区文化优势,做好旅游开发,限制开发水电,协调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水电开发、移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型、体验性经济随社会发展带来的愈加激烈的竞争,必然要寻找创新出路。三明文化旅游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但由于发展过程中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禁锢,面临着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利用、体验性有待提升、城市信息传播断裂等问题。在面临体验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时,三明文化旅游业应形成有效的传播系统,同时通过生态旅游的文化策划、民俗文化的旅游传达、借助新媒介的城市形象传播和文化继承的组织管理等方式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对蚌埠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思路:几种文化资源间的整合;文化资源与自然风光、农业观光、生态度假、商业的整合;与娱乐业、艺术品业等文化产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四城同建"是漯河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挥漯河豫中南装备制造、口腔医学等高质量职业教育资源在豫中南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引领,加大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步提升。破除"扩张式竞争"思维定势,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生发展的豫中南职业教育"共同体",不断提升漯河职业教育在豫中南地区的影响力,努力把漯河建设成为豫中南职业教育地区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5.
北海老城有着丰富而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基于"严格保护、适度开发、传承文化、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解析北海老城文化生态旅游的文化、社区、旅游、经济等多元复合的发展要素。结合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的开发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北海老城文化生态旅游的统筹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民间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价值。分析海南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展示乡土文化精华,营造鲜明乡村印象;植入非物质文化,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教育性,注重开发参与性和知识性旅游生态产品等方面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海南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安康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力度以及文化资源对旅游产业的推动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地方文献涵概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资料,在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挖掘和充分利用安康地方文献,有助于提升安康旅游项目的文化品味,促进安康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