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总结团队激励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企业研发团队成员动态报酬激励问题.首先分析研发团队成员报酬影响因素以及员工对报酬的关注点,提出报酬体系设计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划分为个体任务努力、帮助(拆台)努力以及合作任务努力,并综合考虑员工的风险厌恶程度、公平偏好程度、合作过程形成的隐性监督关系等因素,结合研发工作多阶段多任务的特点,构建研发团队成员动态报酬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最后提出企业设计研发团队成员报酬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玮  陈丽华 《科学学研究》2015,33(3):363-368,418
通过构建多阶段博弈模型,同时考虑了横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创新"双重边际效应"这两种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研发模式(非合作研发或者合作研发)下激励制造商创新的两种策略——供应商研发补贴和政府研发补贴。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策略相比供应商研发补贴策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补贴力度总是大于供应商补贴力度,从而能更有效地激励制造商研发、改进社会福利;二是政府补贴策略在制造商非合作研发或者合作研发时能达到相同的市场均衡结果,而供应商补贴策略的效果受到制造商研发模式的影响。此外,供应链各主体对于不同研发补贴策略的偏好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基于投资溢出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研发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比例分配方式下的研发投资策略,分析了利益分配方式和投资溢出对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找出了不同外部场环境下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以此降低联盟成员道德风险,提高其研发投入.研究表明,市场收益较高时,供应链应采用平均分配这种简单易行的分配方式,以促进合作研发成功;联盟成员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增强投资溢出,激励合作伙伴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合作研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成员风险态度的合作研发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研发作为一种被企业广泛采用的创新方式,存在重要的成员激励问题.合作成员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对研发造成的影响不同,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不同.一般的,合作伙伴的风险态度可分为风险规避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型.分析了这三种风险态度,并研究了针对这三种不同风险态度的合作研发伙伴应该采取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技术溢出与企业研发政府补贴政策的相机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溢出使得企业无法获得研发投入的全部收益,从而削弱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政府根据技术溢出因素制定相机的研发补贴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技术溢出程度较高时政府对研发竞赛企业的研发补贴相对较高;相对于技术溢出程度较高的卡特尔式研发合作,技术溢出程度较低的竞争性研发合作需要更多的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6.
合作研发作为一种被企业广泛采用的创新方式,存在重要的成员激励问题。合作成员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对研发造成的影响不同,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不同。一般的,合作伙伴的风险态度可分为风险规避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型。分析了这三种风险态度,并研究了针对这三种不同风险态度的合作研发伙伴应该采取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直接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减免税对独立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的激励效果及长短期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三类创新激励政策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政府直接补贴短期对内部独立研发促进效果最好,挤出外部技术引进;研发加计扣除长期促进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高新技术减免税短期对外部合作研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的促进作用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研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合作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以及研究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在异质性企业中所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地,本文还探讨了不同细分类型的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合作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合作;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在政府研发补贴与创新合作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只有在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中才能显著调节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合作的关系;高管团队的海外社会资本、学术社会资本能够显著调节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合作的关系,而金融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本文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合理制定促进企业间创新合作的研发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高企业创新合作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向溢出效应的供应链合作研发博弈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研发同时具有纵向和横向溢出效应,建立了6种合作方式下的供应链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合作形式下的企业研发投入和产量决策,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产业间纵向合作研发和上游产业内横向合作研发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最终产品产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确定;产业间纵向溢出效应和上游产业内的横向溢出效应则会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最终产品产量和社会福利.政府应鼓励和扶持上游企业的横向合作和产业间的纵向合作,必要时对其进行补贴,并促进研发成果扩散,提高溢出效应,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最终产品产量,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0.
国外激励企业R&D的财政政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激励企业R&D财政政策的研究,认为政府对企业R&D的激励力度逐步加大;中小企业研发、合作研发和跨国公司研发是各国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激励政策工具主要有直接资助和间接激励。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间接激励方式。许多国家开始采用研发人员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我国研发激励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团队合作中,不同成员工作能力不一样并且具有一定可观测性。工作能力影响员工付出努力的边际成本和员工对报酬的预期,从而影响委托人激励设置。构建团队生产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成员的均衡努力水平和协作水平以及委托人的最优激励设置。研究发现,团队成员工作能力越高,团队中的合作状态就越好,成员的努力水平和协作水平均会提升;委托人对团队成员的激励设置根据员工工作能力不同有很大区别,对于团队中的高工作能力的成员,委托人以对团队总产出的激励为主,对个人产出几乎不予以激励;而工作能力较低的员工,委托人会通过对其个人产出给予一定的激励来激发其参与团队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安志  路瑶 《科学学研究》2019,37(4):617-624
利用苏州市1413家企业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政府科技项目的分配倾向及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并将政府不同研发支持方式的内在相互作用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政府科技项目倾向于支持那些曾获得科技认定、内部研发投入大(研发资金、研发人员)、技术基础强的企业,科技认定是政府科技项目分配的重要依据。参与政府科技项目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其平均研发强度比未参与政府科技项目的企业高出3.75个百分点。这种激励效果受到科技认定等因素的影响,在获得科技认定的企业中,政府科技项目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在未获科技认定的企业中,这种激励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采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资。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年轻创新公司在享受研发税收激励方面处于劣势。政府需要精心设计政策,使政策发挥最大效果,并扶持年轻公司。一、研发税收激励政策快速蔓延、力度更大。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增长低迷的今天,很多国家正在采取税收激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增长点。通过税收激励间接扶持企业研发投资的国家数量正在增加。至2011年,经合组织34个成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奖惩机制与回收处理商创新研发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和回收竞争,构建有无奖惩机制下回收处理商独立研发与合作研发的4种决策模型。研究表明:无论政府是否实施奖惩,回收处理商合作研发时的利润始终不小于独立研发时的利润,而研发水平的相对高低与技术溢出率和奖惩力度有关;当回收处理商合作研发时,奖惩机制总可以激励回收处理商提高研发水平,而回收处理商是否获得更优的利润,受到技术溢出率和奖惩力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研发合作越来越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而高管薪酬激励往往又决定着高管对研发合作的重视程度。将高管薪酬激励、研发合作与企业经济绩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考察高管薪酬激励对于研发合作-企业经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研发合作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随着高管薪酬激励的不同而异,高管薪酬激励对研发合作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具有增强型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破坏性创新,考虑参照依赖,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决策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考虑低端市场入侵和新市场入侵2种不同类型破坏性创新,研究技术难度差异、感知收益和内部激励对供应链合作研发决策的影响,并以一拖集团与常州天发公司合作为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低端市场入侵和新市场入侵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技术难度差异越小,创新成本差异越小,供应链合作研发稳定性越强;合作研发与不合作研发的感知收益差距越大,供应链企业积极参与合作研发的可能性越大;合适范围的内部激励对维护稳定的合作关系有积极作用,但过高的内部激励可能成为企业负担。研究不仅能丰富破坏性创新和供应链合作研发研究,还能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的成员风险态度,合作研发的激励机制不同。成员的风险态度会由于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对合作研发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激励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研究针对成员风险态度变化的合作研发动态激励机制,提出通过动态合同以应对成员风险态度的不确定性对合作研发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分析了动态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创新关注点前移催生了激励范式转变的需求,在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过程中简单依赖财税政策支持可能造成激励不足和公共资源扭曲。本文利用2004-2018年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ICT)的相关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重点探讨了不同财税政策激励之下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有助于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企业获得的研发补助对此过程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而税收优惠对此过程造成了负向调节;进一步探索不同财税政策组合情境,发现在适当的研发补助支持下,税收优惠可以形成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过程的相关激励理论,也为政府利用财税政策有序引导相关基础研究合作进程提供了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110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索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协同配合对企业研发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应,市场融资并未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创新。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阶段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而市场融资对下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同时,相对于国有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两者协同配合对非国有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新激励与政府干预理论,并为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精准设计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创新关注点前移催生了激励范式转变的需求,在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过程中简单依赖财税政策支持可能造成激励不足和公共资源扭曲。本文利用2004—2018年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ICT)的相关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重点探讨了不同财税激励政策影响下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有助于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企业获得的研发补助与税收优惠分别对此过程产生了促进和抑制作用;财税政策组合的合理配置能够触发彼此间的激励协同效应,即在研发补助强度适中的前提下,税收优惠能够转而增强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与企业突破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的相关激励理论,也为政府合理利用财税政策保障相关基础研究合作进程提供了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