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文质 《现代语文》2005,(11):30-3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饭来。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  相似文献   

2.
重视语文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先后多次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把抓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作为重点.让学生的语文积累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在学生的语言发展敏感期,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国语,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语言,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用来形容学生作文,便是指缺少语言的学生是做不出好文章来的。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作文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对如何作文也能说长道短,但最终作文时仍是无话可说。现在的中考尤其是高考,语文科成了弱势科,语文教师自然也就是弱势群体。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学到更多的语言,积累语言。如何让学生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初中语文教学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性一环。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死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弊端.语文课堂很少有学生的琅琅书声,而是充斥着繁琐的理性分析,常常陷入“思而不读”的怪圈.对于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具体详尽,对文章的内容却没有几篇入心入骨的分析.这种重讲轻读的结果使学生协作时语言贫乏,句式单调,结构程式化.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  相似文献   

7.
陈立华 《考试周刊》2007,(31):31-32
中学语文教学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死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言积累少,便是缺少语言这“米”。看来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找“米”。这米何在?就在于不断地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硬知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关于如何积累语言,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三点方法,现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如何找?我认为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内化吸收,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  相似文献   

11.
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承担着学生积累语言的任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如果不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又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呢?语言的贫乏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积累语言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把作文写好,语言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的作文语言来看.存在的问题是:说话假、大、空,用词不当,言不由衷。究其原因:词汇量少.词语积累这个环节比较薄弱,那么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呢?  相似文献   

16.
李屏 《南昌教育》2006,(10):21-2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过去,学生由于语言积累不够,无法准确、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要丰富他们的语言、规范他们的语言、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就必须从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入手。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黄菁华 《广西教育》2011,(25):52-5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切实提高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