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成教育,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来看,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幼儿教师在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应当扮演引导者、支持...  相似文献   

3.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叶圣陶先生对教育的精要概括。在课改的今天,重温叶老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论述,对于落实课改要求有着众多有益的启示。一、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叶老在语文教育文论中多次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界的泰斗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的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纳入总目标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娜 《中国教师》2010,(20):53-55
<正>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由于  相似文献   

6.
宋建华 《成才之路》2014,(18):27-27
正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人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自动化的行为。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走向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前辈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依据小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刘启媛 《考试周刊》2014,(55):106-107
<正>七年级是初中学习英语的全新开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应该在初学英语时就养成并伴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这样才能使其在英语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理论依据。为了使学生顺利掌握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特点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美国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在教育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诫过我们:"如果儿童的早年不能受到合理的教育,让他们养成了不良的意识和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困难。"也就是说,不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灏 《考试周刊》2013,(3):195-195
<正>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怎样实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呢?一、加强对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礼仪习惯、良好的书写习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常完成某种行动的需要。习惯使人遵循着一定的方式去行动,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比较稳定。因此,良好的习惯对于培养积极的个性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是说,在幼儿探索活动中,除了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中也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共性多,研究个性不够"是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弊病,也是学校心理教育需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心理学家把"个性"这个概念和"人格"视做同一语,并强调:性格是人格(个性)的基础和核心,个性的教育也就是人格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性格决定着人的生活和命运.民间谚语说得好:"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习惯;有什么习惯就有什么性格;有什么性格就有什么命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有利阵地,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习惯"在民主教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个体——社会维度、心理秩序维度、价值判断维度的统一体。教育通过习惯来表现,教育的内在目的在于习惯或经验的养成,教育过程应该遵从习惯的形成机制和结构特点:重视理智培养,稳定心理秩序;立足于个体气质和性情特点,严格筛选社会习俗和经验;注重生活世界,优化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7.
邹玉范 《教育探索》2007,(11):124-124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稳定的、自然的或自动的行为方式或倾向.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习惯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随笔集》中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实践表明,培养良好习惯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方面说明了培养  相似文献   

19.
张立慧 《考试周刊》2014,(91):173-173
<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更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提高学习独立性。如果不是好习惯,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的一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好习惯好人生。"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为自己的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儿童抓起。既然称为习惯,就不需要别人强制,自己就能自然而然地去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