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手艺,没有“米”是做不成饭的,然而,即使有“米”,没有好手艺,也是做不出好饭菜来的。写作文亦是如此,既要熟练掌握写作技巧,也要充分准备写作素材。但是,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感受到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太难”的无奈与痛苦,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导致了他们的长期不喜欢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在每一次作文教学时,他们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应付“交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娟 《陕西教育》2006,(1):94-94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张启政 《青海教育》2014,(11):24-24
现在的学生生活阅历肤浅,缺少生活经验,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甚至逃避作文,许多学生对写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没话可说呀!”。其实这也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此,谈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冉恒 《现代语文》2011,(1):122-123
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好的作文。其实,学生并不缺乏通过生活的直接感受或间接感受而蓄积在心中的素材。在平日里,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就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手段。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本文笔者借鉴专家理论研究及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实践,展开有效作文教学探究,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文字表现 ,是学生认知社会、人生的具体体现 ,是学生情感的反映。但由于他们的阅读量少 ,掌握的词语和写作技巧都很有限 ,生活阅历又不丰富 ,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往往片面而肤浅 ,加之学生作文大多是课堂作文或考场作文 ,存在着限制性和记忆性 ,因而 ,有许多学生往往怕写作文 ,不愿写作文 ,也写不好作文。为了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下面就经常碰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拙见。1 关于“井底之蛙”  学生大多生活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上 ,经历的事、生活经验 ,见闻…  相似文献   

9.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0.
孙桂香 《考试周刊》2012,(94):53-5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它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厌烦写作,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写作,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引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没什么内容可写”。为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1.
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自然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奋斗的目标。倘若一味地硬逼着写,教师自己写不出,学生也只能或干篇一律或胡编乱造地应差。一句话,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才可能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活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生感觉写作文时,没有内容可写,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无从下笔,理不出头绪,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没有丰富的、恰当的词或句来表达。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贯彻“多读多记多写”的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我们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学生说到作文如“谈虎色变”,害怕作文,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鉴于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裴健 《教师》2013,(25):94-94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手艺再好.没有“米”是做不成饭的,然而,即使有“米”,没有好手艺,也是做不出好饭菜来的。写作文亦是如此,既要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又要充分准备好素材。但是.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感受到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太难”的无奈与痛苦,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导致了他们长期不喜欢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在每一次作文教学时,他们的作文基本都是应付“交差”。因而在教师批阅作文时,都会发现学生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这里以“记事”写实作文为例,浅谈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一提到写作文,学生们就会头痛,不知道写些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那么,怎么才能解决学生的“不知写什么”和“不知怎么写”的问题,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把中学作文教学搞上去呢?先谈解决前一个问题,即不知该写什么的问题。首先就要丰富学生的生活,指导他们积累生活中的材料。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是源头活水。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扩大学生视野,培…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一到作文课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林芬芬 《考试周刊》2012,(15):47-47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出现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的现象,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或只是简单地记流水账,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于是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习作课成了学生望氘生畏的科目。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指出:生活当中处处有作文,要加强听、说、读、写的整合。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也是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因为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文字表达艺术,仅仅依靠学校中所使用的课本是无法搞好作文教学的。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如何搞好作文教学?便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入生活的“活水”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