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极拳动作基本时空特征及其对平衡稳定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4式太极拳动作基本时空特征,探讨太极拳运动影响平衡能力的要素.结果显示:练习24式太极拳过程中,单脚支撑是一个难度较高且不稳定的动作,单脚支撑时相占1/3时间;长期练习太极拳,有利于发展中高龄练习者平衡能力,增强其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2.
于洋 《拳击与格斗》2023,(10):67-69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已经被证明在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太极拳运动提升了身体的运动能力。它还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了摔倒和受伤的风险。在灵活性方面,太极拳通过对身体控制和动作范围的练习,显著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太极拳的练习能对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动作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总之,太极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提高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对运动功能的发展也有其独特优势。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太极拳对发展人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因此,该文对太极拳“并步云手”动作进行研究,探讨太极拳不同架势下“并步云手”动作完成过程中手眼协调能力与重心之间的关系,为太极拳在健身锻炼中的应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一、太极拳中运动和平衡的对立统一太极拳要求在保持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和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太极拳中有这样三句话:一是“一动无有不动”。它不象有的体操动作,上肢动,下肢不动,太极拳要求上肢、下肢、腰部、头部,甚至手指同时都要动。二是“上下相随”。即肢体上部和下部的运动要结合起来。三是“内外相合”。不但肢体外部要结合着动,而且外部和内部也要结合着动。所谓内部,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肢体外部动作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和呼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太极拳是具有高度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运动。太极拳对于平衡的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太极拳运动特点的关系,研究表明:腰骶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太极拳训练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稳定性的好坏影响太极拳训练过程中重心平稳移动和动作幅度.基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念,与太极拳运动特点相结合,旨在为太极拳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组测试法,了解太极拳运动对中年女性知识分子体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体质状况,降低体脂率,改善心肺机能,对提高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上肢力量,躯干、腰、髋部柔韧性以及平衡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用腰?腰在太极学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白了此问题,就能自觉地在练学中用腰,达到提高技2和位勇祛病的目的。一、旺发回珍河什么回用回练太极拳为什么要用腰?因为太极拳运动尾以腰力轴带动肢体螺旋缠绕地作划圈运动,这是太极拳运动的独特布式。R有以腰为轴带动肢体运动,万能形成螺旋缠绕的划圈运动。以腰为轴,肢体就是轮,太极拳的动作是随着腰轴转动而运动的,这就展轮随轴转,以轴带把伪造理。以腰为怕,上套轮的半径是从腰到手指;下留轮的半径是从腰到脚趾。这两条半径上有许舍夫妇,夫节都是轮。从腰到手指,…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人的平衡机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得到改善。平衡机能不仅在日常行动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在所有体育项目完成动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它是根据从本体感觉、视觉、前庭分析器及肤觉中得到的感觉信息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使身体各部分肌群协调运动的复杂的反射机能的总和。本研究以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为对象 ,从单脚支撑能力和身体重心动摇量进行分析 ,探索太极拳练习对人体静态平衡机能的影响。本文研究对象是 :太极拳俱乐部的女会员 ,共计 1 1 6名 ,来自 5个俱乐部。年龄层次分为 4 0— 4 9岁 ,5 0— 5 9岁 ,6 0…  相似文献   

9.
平衡木是組成女子竞技体操的項目之一,它要求运动員和练习者以正确、协調、优美的姿势完成在平衡木上的技巧动作和舞蹈等动作。平衡运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实用意义,还能培养勇敢、果断、沉着等优良品貭、发展改善人的平衡器官,以及培养良好的肌肉感觉。平衡运动对体操运动員来說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因为在体操运动中,无論那一个动作,都需要很好的控制身体平衡后,才能順利的完成动作,有时需要凭肌肉感觉来补救剛失去平衡的动作,因此平衡木是一項很重要的运动項目。它所以重要是因为运动員要在高1.20M长5M寬10cm的器械上,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中的一颗明珠,它孕育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寓含着深奥的阴阳哲理;集呼吸吐纳与肢体运动为一体,收健身欣赏与练意养性之同效。故此,太极拳不仅见爱于华夏大地,更广泛传播于异域海外。引起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习练之,研究之。在此,本人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训练心得,浅析抓好腰腿功是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关键。太极拳谚中说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可见,腰是上下肢体转动的关键,它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使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到主要的作用。太极拳对腰的要求是“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分组测试法了解太极拳运动对中年女性知识分子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体质状况,包括降低体脂率,改善心肺机能,对提高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上肢力量,躯干、腰、髋部柔韧性素质以及平衡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使学生尽快掌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操教材,发展柔韧素质,支撑能力及腰、腹、肩的力量,进行美育教育,笔者创编了儿童形体操。这套韵律操是出简单的艺术体操动作和体操基本功组成,动作造型优美,简便易  相似文献   

13.
我学练太极拳不久,和许多初学者一样动作总是不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摸索,发现平衡掌握不好,除动作要领没搞清楚外,关键是对动作要领缺乏深入的领会和理解。下面想就自己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以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着科学的根据。具备一些物理知识的人都了解:重心、平衡与稳度的概念。重心就是  相似文献   

14.
套路运动中跳跃接定势动作的好坏,一与物理学因素有关,指人体质量的大小、支撑面的大小、重心的高低、稳定角的大小、平衡角的大小及摩擦系数等;二与人体内因有关,指肌肉收缩力和神经系统协调能力。建议运动员加强落地缓冲的训练,在不影响动作规格的情况下,降低人体重心、扩大支撑面;同时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和肌肉的协调性及灵敏性训练,特别要加强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体操训练与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体重心测量仪对体操运动员和普通学生进行平衡能力的测试与评价,结果显示。无视觉单足测试条件下统计值(D、MS、OS)体操组与普通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有视觉条件下,两组的D值无显著性差异,但MS以及OS值体操组小于学生组;MS与训练年限负相关呈高度显著性。主要结论:体操训练对决定静态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产生良好影响;训练年限的长短与重心移动矩形面积的大小负相关呈显著性;适合于体操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的指标为无视觉单足站立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速滑教学中发展初学者冰上支撑平衡能力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速度滑冰运动是运动者借助窄而长的冰刀在冰上以单腿或双腿支撑滑进,并在支撑滑进的基础上完成蹬冰、收摆腿、下刀等动作.所以,冰上支撑平衡能力是初学者掌握滑跑技术的基础.速度滑冰不是以足部支撑地面来维持人体直立平衡,而是借助冰刀支撑冰面,因而人体重心增高,支撑面积缩小,从而影响了身体的支撑平衡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太极拳、健身气功及瑜伽这3大传统健身功法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论: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其以太极拳针对动态性平衡,而瑜伽针对静态性平衡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继续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之类的传统健身功法项目。同时,建立适合每位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并且酌情选择一至两项其它适宜的运动作为辅助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及协调性,以促进平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一、概说 太极拳除按一定的要求、姿势练拳架之外,还有两个人的对练和应用技术,这就是太极推手。用(扌朋)、(扌履)、挤、按或采、挒、肘、靠的要求来完成动作和达到目的。因此也称四正推手或四隅推手,实际是推手的四组动作。 太极拳的盘架(练习拳式)是练“体”(练习自己的重心平衡稳固),而推手则是练“用”(练在自己的重心平衡稳固情况下去牵动对方的重心,使其失控)。练体、练用是太极拳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部分,不可失之于偏。尤其是练推手不劣应当像  相似文献   

19.
运用摄影测量法和Novel 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了16名太极拳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足底压力和运动影像信息,并对两种运动方式的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在太极拳运动中单脚支撑姿势总的持续时间所占比例(标准化值)较少(P<0.05);单次单脚支撑姿势平均持续时间较长(P<0.01);认为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单脚平衡能力。另外还发现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地面反作用力都在不断变化;太极拳运动中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其正常步行值。  相似文献   

20.
张耀 《精武》2007,(4):23-23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爱好者为之不断探索。现在,我们不必去看它外在的复杂轨迹,而是直接进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门处。腰胯相连处,是人体重心所在,是人体平衡的关键之处。人体重心在运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