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武》2008,(3)
《中国武术黄金人脉》——2008中国武术界第一大关键词在资讯飞速发展、人脉决定竞争力的今天,勇敢的武术家们,你们是否为中国武术纵横世界做好准备?《精武》将借奥运东风,为全国武术名家倾心打造中国武术的交流与展示平台——《中国武术黄金人脉》专辑。武术大家风采:我们为每位武术大家准备了16开彩页的展示空间,刊登您的大幅拳照、个人简介、师承、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地址、电子邮箱、博  相似文献   

2.
马振邦,回族,中国武术八段。自幼习武,精通查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通备、劈挂、红拳等传统武术。担任陕西省武术队教练,总教练三十年,培养出了徐毓茹、高西安、白文祥、赵长军等著名武术运动员。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多部武打影视剧的武术设计、武术指导,塑造了电影武当中南山道长等人物形象。出版了十路弹腿新、旧两册,和武术初学二十六讲等著作。发表了关于武术运动的一点浅见(?)还武术的本来面目谈拳械套路中的武术意识和神态合一等论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自身的拳械繁衍、流派林立,带来了武术形式的丰富多样,丰富了人们的多种审美需要。武术艺术性从强烈的活动感,均衡的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深蕴的意境形态及内涵来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4.
陈伟 《武当》2013,(1):2-F0002
徐州尚武之风兴盛,武术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是中华武术文化发祥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起源或流传于徐州民间的武术拳种有37种之多,占全国129个武术门派拳种的28.7%,是中国武术拳械门派的富集地。  相似文献   

5.
《武当》2013,(4):65
好消息DVD武当太乙五行拳双碟70元。VCD光盘《八卦掌教程》康戈武主讲,双碟,价:60元;《智深拳》45元。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之定步十三式价:27元。图书436、《中国当代武林名家大典》。内容简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千秋武林,群星闪耀。千百年中华武坛,涌现出无数的武林前辈精英,他们是中国武术的主体,他们是中国武术的脊梁。他们勤研武技,代有创新,既是武术的传承者,又是操习武术的佼佼者,更是引领武术发展的践行者;他们德高功深,持技行侠,深深折服着武林大众,引领着武术大众爱武、习武、研武、精武,薪火相传,积淀为今天纷繁多样的武术形态和厚重广博的武术文化。本书精选收录了中国当代116名有真功,有实绩,响誉武坛的武术名家,详尽罗列了入录名家的承武门派、习武经历、武学观点、主要业绩等武术信息,并配以名家拳照,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中国当代武术名家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卓越辉煌的武学成就。本书对当前武术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柯超 《武当》2011,(9):56
西岳华山,苍松展臂迎贵客,古刹钟鸣赞英豪。7月23日~26日,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内外47支代表队,500余名武林英杰汇聚华山,论武会友,较技"2011华山论剑国际武林大会"。三天的赛会期间,共进行了"现代武术拳械"、"健身功法"、"武术特技"、"集体项目对练"、"六合八法拳械"五个大赛项的激烈角逐。本次赛会由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主办,国际武道联盟有限公司、西安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办,武当杂志社、少林与太极杂志社、搏击杂志社、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协办。中国武术九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发展新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在汉城举行的国际奥运会大会上 ,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将为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提供一次很好的契机。中国武术要想走向世界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战略突破 :即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和健身武术。1 竞技武术发展战略竞技武术是指在现代竞技体育机制作用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技术能力 ,以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以自选套路体系为主体的武术比赛形式 ,主要包括各种拳、械及对练、集体项目和武术对抗散手比…  相似文献   

8.
徐刚  黄亚琳  范学锋 《武当》2024,(1):28-29
<正>10月21日,武当武术标准化建设工程系列丛书《“两拳一械”竞赛套路》教材发行仪式在武当山君澜度假酒店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王立峰,湖北省体育局武术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煦,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当山特区党工委书记师利龙,十堰市副市长朱云慧,武汉体育学院副院长、武术学院院长朱磊,特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建平,以及武术界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发行仪式。发行仪式上,王立峰、王煦、师利龙、朱磊共同为武当武术标准化建设工程系列丛书《“两拳一械”竞赛套路》教材揭幕,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对于习练者水平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从传统武术的“用意不用力”到现代竞技武术的“量化”追求,都是在对评价标准找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从武术评价的发展变化来看,表现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的拳意,是影响中国武术个性发展和评价习练水平的核心要素。从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入手,挖掘拳意形成的心理阶序过程和表达方式,找出拳意在评价中国武术习练水平中所呈现的核心要素,从而对武术习练水平的评价提供一种早已具备但未见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指出:中国武术的“意”文化特质,是由技术之意、哲理之意、艺术之意构成,其在评价体系中分别以“拳种”和“拳意”的语系形式为表达。拳意的呈现是习练者与经验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技术核心表达上,拳意呈现为知觉性,表达出一招制胜、点到为止的底层逻辑;在理论核心范畴里,拳意呈现为主动性,表达出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哲学素养;在文化核心阐释方面,拳意呈现为指向性,表达出含蓄化、陌生化的艺术形式。由此,拳意在外显与深层结构上达成的共识,共同造就了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审美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2,(3):2
徐妍,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二级运动员,自幼习武,经十几年刻苦训练,武艺精湛,擅长通背、南拳、单刀及双刀等拳械演练,尤精双鞭。曾参加过国内外众多武术大赛,获得过金银奖牌等二十余枚。2005年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校期间任校武术队队长,共为学校夺得全国比赛金牌三枚、银牌四枚,  相似文献   

11.
柯超 《武当》2012,(7):4-6
5月的武当山,春意盎然,百花含笑,碧水欢歌。在这宜人的春日,为了更好地服务武友,进一步探索中国武术发展新路,促进武术文化的全面繁荣,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于25日至28日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隆重举办了"2012首届武当演武大会"。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武友,提高技艺,健康身心"的宗旨,演武大会设有武术名家表演、传统武术绝技表演、武术拳(械)比赛、太极推手争霸赛、话武论坛、"武当百杰"评选以及武当武术大讲坛、《当代武林名家大典》首发式、游览道教圣地武当山等九大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张志毅,男,1963年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学历。自幼随祖父学习武术擒拿术及吐呐功。后学习长拳、绵掌、八极、地趟拳、形意、八卦以及刀、剑、枪、棍、鞭、锏等长、短、软拳械又学习□式形意拳、杨氏□架太极拳、杨氏太极推手等武当拳械,以及健将太极拳、大梨花枪、太极大杆等少林武当拳械,为提高武术理论技术水平,曾先后向多位老武术家及武术名师学习少林武当拳械,亲聆名家名师的教诲。1983年开始教学,1984年经镇江市武术协会考核  相似文献   

13.
王炳生 《武当》2014,(5):61-61
巍巍《武当》露峥嵘,三十耕耘立大功。《武当》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真是值得人们隆重纪念。它以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宣传中国武当武术为己任,挖掘整理了鲜为人知的武当拳、械、功法和特技,极大地丰富了武当武术的内容。探索了武当武术各派别拳种的源流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7,(3):50-50
当进入武术殿堂的大门后,我们会希望对有关于武术的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并深入系统地学习,看书则是必不可少的,本期就向武友推荐两本涵盖武术知识全面的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系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由康戈武教授编著,出版于1990年。书中包括中国武术概论、武术技法原理、武术教学与训练、拳种流派、古今兵械、武术实用功法、武术攻防基本技术技法和习武常识九个部分,共一千四百余个篇目。有的篇章深入探讨了武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1月20日,冬日融融。迎来了北京市戳脚翻子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是日,该会在北京市什刹海体校举行了庆祝大会。到会祝贺的有我国武术界领导及知名人士徐才、刘哲、张山、吴彬、范保云、杨绍虞、孙剑云、李秉慈等180余人。 该会副会长门惠丰教授向来宾及会员汇报了十年来该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谈了在全国武术挖整中,他们整理出了本门派拳械套路68种,发表了有关论文10余篇,培养出李鹏、李世明、安民振、安民山、赵洪云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全国及北京市武术比赛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技术自身的内在演进轨迹,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尝试研究中国武术由器械至身体的技术演进内在规律,文献研究表明:明代军旅武艺及民间武术器械为主的武术流派逐渐显现,表现为明代各善其技的名家器械流派、军旅武艺向民间武术器械变化的转变;拳种的兴起以及作为民间武术诸艺之冠地位的逐渐确立。由此展现出由器械至身体的明清中国武术技术演进的内在逻辑:脱枪(械)为拳的技术原点、器械理论及术语是拳法之源的理论原点、器械在拳种流派中的神圣技击地位以及器械使用演进为身体操练统一的中国文化哲学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7.
朱瑞琪教授     
朱瑞琪教授,男,1950年2月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朱瑞琪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瑞琪教授硕果累累。著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全国武术训练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副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项目副主编)》、《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略》、《南拳教学》、《武术格斗技术教学》、《南拳入门》、《南拳入门与提高》、《中国武术运动教程(副主编)》等十余种著作;发表了:“目前南拳竞赛套路的技术现状及训练重点之研究”、“论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打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国武术散手与跆拳道、业余拳击之比较研究”、“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王赛制与市场的研究”、“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的赛制与市场的研究”、“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现行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实施状况的调查”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数篇入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18.
刘恩铭 《精武》2002,(3):6-7
导言:《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19.
刘恩铭 《精武》2003,(2):6-7
《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武士会诞生于风云激荡的民国开元,是在近代武术救国思潮和西方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中国武术家、教育家、政治家自觉建立的,以传播中国哲理化拳派武术为主要内容,兼及其他门派的一个新兴的武术团体,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得到政府倡办的民间武术社团。他在确立了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家拳格局的同时,开拓了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