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  相似文献   

2.
发展女童教育是民族地区普及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童入学难、巩固难及如何提高女童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目前有近一亿以上儿童未接受基础教育,其中2/3是女童。1993年时我国已超过90%人口覆盖地区普及了初等教育,但在未入学的260万儿童中女童占664%,这些女童绝大多数集中在贫困地区,尤其是西南、西北连片的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我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甚为严重。近十年来虽有大的改变,但女童入学难、巩固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全球2/3的成年人文盲是女性,我国亦如此。尤其是在我省边远贫…  相似文献   

3.
热点传真     
《宁夏教育》2014,(4):4-5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公平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师资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体系、投入机制和教师培训机制,是促进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让身处高山峡谷、密林深处、大漠戈壁的孩子能够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广大农村的学生也能听到全国优秀教师的讲课……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长期以来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如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正在将这一切变为现实。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期望,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推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如“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及“硕师”计划等),有效地促进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整体素质在逐步提高。然而,目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历史师资力量仍非常薄弱,历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能接受基本的教育,墨西哥政府通过小型学校开发计划,建立了"CONAFE"教育模式,提高了全国的基础教育普及率.本文通过对这种教育模式的介绍和评价,意在为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随着人口向城镇聚集而大量流向城镇,从而使原本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向城镇倾斜,使农村基础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如何确立正确的教学导向、如何定位、如何布局,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举全省之力,纳八方之助,扶持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湖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分之一,50个少数民族530万少数民族兄弟分布在全省西、南部的边远山区。我省贫困后进地区大都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受着多种因素的制...  相似文献   

11.
薄弱学校的改造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产物,可以说薄弱学校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后果之一,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刻不容缓,是目前我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育资源得以优化优质的背景下,应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问题的反思。本调查主要针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本土开展,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可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鉴 《民族教育研究》2008,19(1):116-121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仅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对已"忘本"的民族地区普通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偿。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目前武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存在着"观念陈旧"、"生源危机"、"师资紧缺"、"办学模式单一"等发展困境。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但几乎未触及职业教育本性,本文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探析提升武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实施并收到实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类型与样式差异很大,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但教育为现实服务却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的兼容,而使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大胆改革,走出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及农民的政策。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农合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才、政府及农民群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政府应针对这些制约因素,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推进民族地区新农合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饮食文化是西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理。但事实上,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古至今的食源、食性、食涵、食俗、食风等所有饮食文化事象,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影响都是亘古遂深和日久旷远的。从史上该地域文化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古医食、文化学著等方面入手,首次探究了广西唐至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面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通过其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维度的改革与创新,成功破解了民族教育发展的诸多难题,使学校成为全藏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特色的学校之一,树立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优秀典型。吉美坚赞民族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实际,不仅在我国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而且也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看到这些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注意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缺乏民族特色文化;民族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教育内容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民族地区汉语水平较低,语言转换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这几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二是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促进主流文化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加强了解,互相学习;三是注重师资素质的提升,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改革教育内容,加强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民族地区本土性的素材在教材中的比重和实行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以加强适应性为基础,以提高有效性为目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的多样化构建,即以国家投入为主,多种投入渠道共存;教育地域的多样化构建,即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并存,并把农村作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层次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高等教育上;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构建,其实现在于双语数学模式的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