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将本性吝啬的葛朗台与严监生进行比较,发现他们虽有相似的行为表象,精神实质却迥然不同:葛朗台的吝啬、冷酷来源于他惟利是图的本性,而严监生既慷慨又吝啬的矛盾行为取决于他自视低下,胆小谨慎的卑微人格,因而得出严监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吝啬鬼的结论。然后,本文对严监生吝啬表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文本的客观内容和作家的主观创作愿望角度证明论文论点。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和严监生都是吝啬鬼的著名典型。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观照下,区别严监生与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个性特征、行为表现、精神实质等方面的不同,认为严监生并不属于吝啬鬼类型中的一个,而是具有吝啬和慷慨两面特征的“另一个”,他既吝啬又慷慨的表现取决于中国科举文化和封建伦理压制下的卑微人格。  相似文献   

3.
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分别是《儒林外史》《围城》和《欧也妮·葛朗台》这三部小说中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看重财富,善于敛财;苛待自己,不重生活享受;都是作者讽刺的对象。主要区别是:严监生注重人伦,更有人情味;李梅亭注重人际交往,社交更广泛;相比之下,葛朗台的吝啬程度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4.
历来书评家都公认严监生是个刻薄成性、极度吝啬的守财奴,因为他“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平时却连“猪肉也不舍得买一斤”,临死时甚至“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有人说,世界文学画廊里有四个吝啬鬼,严监生是其中之一。但我仔细研读文章,却不认为严监生刻薄、吝啬。不信请看看严监生的开支账:1.为严贡生与王小二猪案、与黄梦统借约案,严监生花费:(严监生)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二王):“(你严监生)把猪还与王家,再折些须银子给他养那打坏了的腿。”“你(严监生)认晦气,再拿出几两银子,折…  相似文献   

5.
历来书评家都公认严监生是个刻薄成性、极度吝啬的守财奴,因为他“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平时却连“猪肉也不舍得买一斤”,临死时甚至“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有人说,世界文学画廊里有四个吝啬鬼,严监生是其中之一。但我仔细研读文章,却不认为严监生刻薄、吝啬。不信请看看严监生的开支账:  相似文献   

6.
对泼留希金、阿尔巴贡能同中求异,分别给确切的定语。此文还需要升格:第一,对严监生做出个性化的判断——给出一个契合严监生吝啬的定语;对葛朗台的定语宜用贪婪替换完美。第二,给第四自然段增补有关谋划的内容,删除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及其后的文字。  相似文献   

7.
不过是吝啬     
看语文读本的时候读到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葛朗台,严监生,阿巴贡和泼留希金似乎和语文课上的零星记忆有些出入。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是严监生还是夏洛克为四大吝啬  相似文献   

8.
贪婪吝啬这些人性的弱点,历来为大众所厌弃,在文学作品中更是被讨伐得无容身之地。阿巴公、夏洛克、葛朗台老头、严监生……古今中外,多少贪婪成性的吝啬鬼被文学大师们钉上了人类文化的耻辱柱!明朝  相似文献   

9.
一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剖析人性的劣质——贪欲与吝啬,在中外文学史上屡见不鲜。而最为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郑廷玉的《看钱奴》、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的《吝啬鬼》、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理的《死魂灵》。后四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堪称欧洲的“四大吝啬鬼”,相比之下,中国的严监生、严贡生(《儒林外史》)和贾仁(《看钱奴》)亦不逊色。作为贪欲、吝啬的艺术形象,他们都是“蛮生”兄弟,又都各具个性。本文用我国元代戏曲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12.
余杜宏 《现代语文》2006,(12):111-111
严监生是我国清初著名讽刺小说作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他与周进、范进、严贡生等一起被认为是吴敬梓笔下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家喻户晓。他们的遭遇是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精神和思想状况的一面反光镜,透过他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扭曲人性的罪恶。范进的迂腐,严贡生的冷漠,还有严监生的真实,这些都是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切身感受。后世评论把严监生列入世界文学吝啬鬼形象之列,与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一起被誉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13.
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严监生的吝啬。一个将死之人,竟为点了两根灯芯而迟迟不肯闭目。待熄了一根,才合眼而去,实在是吝啬呀!但是他真的吝啬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吗?我有些疑问。在严贡生因被告而遁去省城后,是严监生花钱息事的。照理说,官司是他哥哥犯下的,与他无关。他大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更不必自己破财为他哥哥消灾。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证明他并非锱铢必较,而是一个顾念兄弟情份的人。在为王氏办丧事期间,严监生对必要的花销,也并没有吝啬过。王氏的丧礼,办得也并不寒酸。对于必要的礼数,他也都尽到了。平时,他也…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市"卓越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堂《临死前的严监生》,这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因为还没有学习《杨氏之子》的基础,所以对于五年级上期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出人意料的,预设的难点没有集中出现在表现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上,而是出现在了严监生是吝啬还是节约的辩论上。  相似文献   

15.
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他们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两者之间的同异是由各自的传统文化及文学渊源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两根灯草     
<正>严监生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竖起两根指头。他已经不能说话,只能用手指发出最后的信息,表示最后的心愿。围绕在床前的家里人中只有一个懂得他的心意,伸手把桌上油灯里的两根灯草拨熄了一根,只留下一根。严监生的手指倒下去,眼睛闭上了,离开了人间。这是《儒林外史》里的有名的故事。三百年来严监生受到无数的嘲笑,成为吝啬的典  相似文献   

17.
阎会才 《语文知识》2001,(10):10-11
外国文学史上有三大吝啬鬼形象,这就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提到这三大吝啬鬼,人们还往往说到中国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说他也是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且和外国文学史上的三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8.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文中的“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那伸着的两根手指,就是他的标志.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为“严监生”这一文学形象增添了无穷魅力.有幸又一次走进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张龙老师的课堂,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进了古白话文,品味着“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感受着讽刺小说的辛辣.走出课堂,那挥之不去的浓浓的语文味令我感叹不已:这才是语文课,这才是语文教学,这才是语文教育. 一、这是依据文本特点渗透阅读方法的课堂 张龙老师的课是大气的,他总是能从宏观着眼,自微处着手,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独有之处,却又渗透着阅读文本的共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死与生     
读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故事,也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陆游的《示儿》诗。严监生的故事是说,严监生一生吝啬,晚上只准家人点一根灯草的油灯以节省灯油,严监生临死时,家人为方便准备后事,点了一盏有两根灯草的油灯,而严监生竖着两根手指死活不肯断气。众人皆莫解,有人疑其因有两位亲人放心不下不肯断气,有人疑其因有两笔财产未交待不肯断气,惟其宠爱的妾最了解严监生的心理,遂告曰,我知道你看到点着两根灯草的油灯,因心疼浪费灯油而不忍撒手人间,现在我拔掉一根灯草好了。严监生的爱妾…  相似文献   

20.
读过《儒林外史》的同学大概都记得作者吴敬梓精心刻画的两个人物:严监生和严贡生。一提到严监生,同学们都会想起那个经典镜头:在这老监生临终之际,硬是抻着脖子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都上来猜度,但都没有猜中,还是刚刚扶正的赵氏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