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只注重工笔画形式上的工整性,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写意性。不仅是工笔画,就中国画整体而言,它都是写意的艺术。文章从写意性的角度探析工笔人物画,"写意性"作为一种绘画观念蕴含于工笔人物画艺术之中,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意趣,赋予了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举足重轻的作用和位置。“工笔重彩与绘画俱生,工先放写,彩光放墨”。(潘¥兹语)经过二千多年的历史沉淀,集无数画家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的传统工笔人物画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结晶,是古代艺术家们创造的积累。传统工笔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协调,从造型到艺术语言的运用,形成了相对的系统性。其对设色。用线之内在的审美要求,更加深了艺术形式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语言再好,也只能用于传统程式的表现上,我们知道,从顾倍之到任伯年,基本上沿袭着一…  相似文献   

3.
工笔人物画是以线描为骨干、工整细腻地表现人物对象的绘画手法,早期主要采用墨线勾勒的技法,设色简约,构图富有装饰意味。而自汉到宋,经过历代画师的创新和改良,加之对佛画技法和西域技法的引入,使得工笔人物画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日渐丰富,内容也日益扩大。元、明时期,由于工笔人物画不再是主流,其发展也只是在复古前人的基础上略加改良。到了现代,工笔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世界范围绘画及现代绘画流派的艺术养分,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手法的新工笔画。  相似文献   

4.
线描结构与色彩结构是工笔人物的基本结构,线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色彩结构在色服从于线的前提下,在“色不碍形,线不碍色”的合作之中共同形成了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中国画的色彩观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观念而有青、黄、赤、白、黑五行之说,形成了“五彩彰施”、“随类赋彩”的设色准则和要求。学习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结构,对发展现代工笔人物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姗姗 《池州学院学报》2013,(4):121-122,137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具有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营造出一种单纯、和谐、高度提炼的具有东方韵味的装饰感。中国工笔人物画此种技法特性是其与西方以光色体面造型写实人物画有本质区别。本文从以线造型、平面化造型、程式化造型、主观化造型四个方面论述了工笔人物画造型的装饰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彰显;中国画个性特征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绘画样式的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只有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画个性特征的完美结合,才能保持中国画的纯粹性,中国画在世界艺林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族绘画史上最为成熟、最为系统的画种之一,工笔人物画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如今处于表现形式日益多元化和丰富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多元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的全新时代,工笔人物画只有不断寻求创作思路的创新,方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画家参与其中。本文尝试以工笔人物画创作思路的时代化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促进工笔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线描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段,也是传统人物画的基础,更是学习传统人物画的重要步骤和基本功。本文拟对线描人物的形式美进行探讨,寻求其艺术规律。 美学是以哲学的认识论为依据,以方法论为指导。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包括绘画均以传统哲学的“朴素辨证法” 为指导。如“一阴一阳谓之道”指出统一物由两个对立面组成,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随”即  相似文献   

9.
文人画是兴起于我国宋元时期的一个对于中国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画种,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通过分析该时期的社会文化史可以看出,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当时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激烈,以及新的社会阶层士人集团的形成。其文化根源是在当时的绘画艺术领域出现了由人物画向山水画的转变,以及由写实手法向写意手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画坛所呈现出的最为不朽的现实主义经典力作,它是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到现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跨越和分水岭,也是中国人物画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体现民情最为成功的巨大标志。《流民图》从技法、造型到绘画理念上融中西绘画之长为一炉,创造出一套既不同于传统、又有别于西画的现实主义画风,其价值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在表现手法和形式上的一个重要依托和模本。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画家,促进了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1.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对中国艺术特别是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山水画的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上,从而使传统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和审美样式系统。  相似文献   

12.
传统装饰纹样是一种易于接受的审美媒体,其在设计发展史中的形态是呈波动变化状,构成是一种新的装饰样式,其目的(或实质)还是装饰。装饰样式是设计艺术风格变化的轴心。审美需要是传统装饰与现代构成的共同目的。装饰是人类审美心理历史沉淀的物化显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13.
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作为评画标准,作为中国古代画评画论第一个有系统的画论体系,影响至深。六法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批评理论,一定反映着谢赫对绘画,乃至艺术精神、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其对被他品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的陆探微的评论中,谓其能“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而无一字提及六法。说明在六法之外,还有着一个更高的原则和精神。它一直潜藏着,从先秦直到后世,评画谈艺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遵循、坚持着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油画技法很多,用不同方式,可以作不同的归纳。就像中国画技法,以画种论,有人物技法、山水技法、花鸟技法。以形态论,有写意技法、工笔技法、兼工带写法。以笔法论,有勾勒法、皴擦法、点染法、没骨法。以墨法论,有干湿法、焦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等等。油画丰富多彩的绘画技法使得油画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品种。本文主要研究油画主要绘画技法及实际应用效果,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多耀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106-107,112
在当前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存在着某些不重视写生的现象,这既不合乎绘画的艺术规律,也违背了中国绘画的历史传统.写生是山水、花鸟等以自然景物为反映对象的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厚的"师造化"传统,由此导致了宋、元两代写意画的出现,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最高峰.写意与写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写生对于当前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孕育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生命精神.决定了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和表现特性。中国传统绘画空间的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由性、意象性、节奏性等方面,继承和拓展传统绘画的时空意识及艺术精神特征,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工笔重彩是中国传统工笔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中由于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其装饰性的特征得到强化,相对于传统工笔重彩而言,其造型夸张、变形,色彩主观化,技法和材料不断创新,具有很强的现代构成的装饰意味,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否定,同样也影响着中国画的何去何从。黄宾虹的艺术实践是坚持绘画民族性和尊重艺术规律的时代性的具体体现,基于绘画发展观上的“宁迂毋妄”的主张是对中国画传统的重视和强调,是对艺术家的学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呼唤,本文通过对黄宾虹的画学理论和绘画作品的研究,从而确认黄宾虹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油画"指受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的影响,以"象"写"意","意"、"象"和谐融合的油画。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和丰富的艺术形式,实现各种艺术形态并存和互相影响渗透,并各自具有不同的时代性表现。笔者认为,当代人文观念、图像时代和传统文化对意象油画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意象油画的当代性取决于表达,是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还是远离社会生活,值得讨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意象思维透析陈洪绶人物绘画造型的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画在唐以后走向了衰落,五代、宋、元、明虽然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人物画家,但却难以追及唐代人物画的高度。晚明时期陈洪绶的夸张造型和古雅气息给日益颓败的人物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从意象思维、方圆并用、象征类型的符号化来分析陈洪绶人物造型的开创意义,梳理其艺术追求和创作态度,旨在探寻其绘画独特的艺术魅力,重新反思和认识他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