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校外辅导来为子女高考助力,然而部分家长对辅导机构教师的认可度却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校外辅导机构教师的功利性较强、专业性较弱、流动性较大。探究校外辅导机构教师低认可度的原因,有助于正确认识校外辅导机构教师队伍发展的问题,也有助于我国教育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10):96-108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依据和行动指南。在新时代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进入专项治理的关键期,有必要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政策变迁、政策成效与新挑战入手,提出完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现实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演化根据政策目标和价值追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优化教育生态、校外培训机构规模、校外培训机构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面临公立学校教育难以满足需求端、教师工作压力陡增、家庭教育职能出现偏差、私人辅导形式管理困难等新挑战下,需通过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教师权益以及保持家校密切沟通等途径,促进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3.
立足校外培训机构教育教学质量,以扬州市为例,走访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对辅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辅导机构负责人进行调查访谈,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教育质量诊断指标,希望能为校外培训机构在诊断自身或同行教育培训质量过程时,提供一个相对有效的诊断工具,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教育教学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落实省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临猗县教育局采取六项措施全面狠刹各级学校、教师违规补课或有偿家教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一是严格整顿校外辅导部。由县教育局牵头,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职能部门,对校外辅导部进行排查整顿,凡设施不全、安全隐患大的校外辅导部坚决予以取缔。二是严禁学校提供辅导场地。各级各类学校在假期中禁止将校舍出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或私人用于开办补习班、培训班等任何形式的收费补课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校外补习是近年来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学校和在职教师办班进行有偿补课,可是家长让孩子参与校外补习的热情始终不减,"禁补令"管住了校内管不住校外,校外辅导培训机构的各种补习班逐年增多,学生接受校外补习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此盛行的校外补习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首先,校外补习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据统计,学生每周校外补习时间约为5-6小时,可见学生在课余参加补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外辅导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校外辅导市场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校外辅导已经对教育、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通过对中小学生家长对校外辅导的认知与态度这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校外辅导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促进校外辅导市场的良性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校外教育特色的一流教师队伍不仅关系到校外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本调查对目前我国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扫描,对比分析了城乡、东中西部地区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推动校外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科学决策和有序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研究》2017,(5):101-108
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于学校教育系统之外,但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如何科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水平,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各国政府在培训机构治理方面有着不同的举措,研究认为,完全禁止校外培训往往是无效的,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关键因素,需要防止教师在校外培训的腐败行为,加强政府资助的校内课外培训。国外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上往往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困境、文化传统的惯性、政策工具的矛盾等问题。我国在实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要警惕教育改革助推校外培训,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加强教师自律和校外培训机构行业监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和学校教育一样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校外教育机构普遍缺乏教育活动的评价体系,即使在现有的不甚完善的评价体系中还存在明显的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种状况将影响到校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校外教育机构本身、活动中的学生以及教师三个方面对校外科技教育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等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在社会上以各种方式存在和深入。其中教育市场化的产物之一的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一种校外教育,它们补充了校内教育的功能,同校内教育一起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文以进入辅导机构进行补习的孩子们为研究对象,认为选择进入辅导机构补习可以缓解教育机会不均等带来的教育不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迅速崛起,且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导致校外辅导机构繁荣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据此,需要系统地、全面地对这些因素进行考量。使用生态系统理论可以有效地分析众多因素导致的“辅导热”现象,为研究中小学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最终为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项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习返校后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得出三方面的结论:家教或在辅导机构代课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校外途径;发展实践性知识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根本途径;求职意愿和教师角色认同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设置标准、审批登记、培训行为和监督管理等难点、痛点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意见》的精神,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为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严守办学红线,从择校升学的"主角"回归教育服务的"配角",校外培训辅导只能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由家庭教师为中小学生提供的课外或校外学业辅导,在中国和美国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美国的课外家教辅导在价值观上受到肯定、在教学方法上科学而有效、在政策上得到优惠与鼓励等。深入了解美国的家教辅导状况对我国家庭教师辅导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家庭教师为中小学生提供的课外或校外学业辅导,在中国和美国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美国的课外家教辅导在价值观上受到肯定、在教学方法上科学而有效、在政策上得到优惠与鼓励等。深入了解美国的家教辅导状况对我国家庭教师辅导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一种专门替家长临时照看、接送和辅导孩子的新行当"校外学生托管班""小餐桌"逐渐火了起来,并且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和家长往往把焦点放在这些机构的饮食安全、人身安全方面,把"是否能让孩子吃好、睡好"作为选择的重点,却忽略了这些机构对孩子行为习惯的监管和培养,忽略了孩子在校外小餐桌等托管机构的行为表现。为了"解决学生校内校外两面人"的问题,"彻底铲除学生滋生坏习惯的空间",学校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着眼于注重学生校内、校外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努力提升德育效果,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延伸教育触角,让校外托管机构实现无缝隙德育。  相似文献   

17.
从近代学校的兴起到学校系统在工业化国家的确立再到其他国家的仿效,公共大众学校教育在全球推广普及.然学校教育对学业成绩的残酷投注而其自身在提升学业成绩上的能力不足,驱使家庭购买大量校外辅导及相关服务以助子女取得学业佳绩,这在一些国家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制度化组成部分.通过效法并补充学校教育同时辅以世界教育文化的助推,课外辅导(影子教育)得以在全球扩张并挑战着学校教育.辅导机构有望成为教育组织系统的有机构成;学校在课程设置、运作管理等方面亦呈现与辅导机构相似、兼容之端倪.学校与辅导机构在明争暗合中形影游移、界限模糊,衍生一种混合型教育组织或有可能.依此而论,消除校外“辅导热”大抵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34):176-17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深入,校外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校外舞蹈培训机构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现状出发,从如何提高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着手,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内容,在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为使其向更规范、合理、长远的方向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辅导监督员工作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外教学点、教学班及广大学生与学校、教师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及时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促进继续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作用。为了落实责任和加强辅导监督员的管理,必须明确辅导监督员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辅导监督员队伍建设和工作考核。本文就关于实行校外教学点辅导监督员制度建设提出有关探讨,涉及辅导监督员工作目标和任务、辅导监督员队伍建设及工作考核、辅导监督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服务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校外托管机构不得开展学前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培训和学习辅导活动、不得提供过夜住宿服务、禁止学校自行设立校外托管机构等规定。(2021年11月19日《新京报》)"托管"是代替家长对学生的一种看管服务,以生活类服务为主,不具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