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师:我们来读读课本上的"资料袋"。生:(自由读)"1934年10月……"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生:长征的路程有二万五千里。生:……师:那么大家知道教材编者为什么要编上这个"资料袋"吗?  相似文献   

2.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师:老师先来考考你们——"鸢",认识这个字吗? 生:这个字读yuān. 师:真了不起,连"鸢"字都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遇到这个字不认识,就问爸爸,是爸爸告诉我的. 师: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能在看报纸时学习识字.再来考考你们. (出示)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告诉于老师,通过预习,你又交了哪些新朋友——认识哪几个生字了? 生:"妻子"的"妻". 生:"脸庞"的"庞". 师:(指两名学生)请你把"脸庞"的"庞"写到黑板上,请你把"妻子"的"妻"写上去,写大一点啊.第3自然段中"镢头"的"镢",你们认识吗? 生:(齐)认识. 师:刚认识的,还是以前就认识的? 生:刚认识的.  相似文献   

4.
孙艳 《语文知识》2015,(2):16-22
师:今天我们穿越到90年前,走进鲁迅回忆故乡春二月放风筝的情景中。首先,我想听一听同学们是怎样朗读这一段文字的。生:集体读文章第二小节。(平淡而无感觉)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以后,你们读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我觉得是一种祥和温馨的画面。师:很好。你通过哪些字眼读出来的呢?生:比如"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作了修改的主题图:师:上节课,我们走进风筝加工厂,共同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加工厂。看情境图,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红布64米,平均分给2个车间;生:做一只孔雀风筝需要4米绿布,绿布有84米;……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红布64米,平均分给两个车间,  相似文献   

6.
赵显一 《家教世界》2014,(6X):25-26
<正>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验小狮子激动、威风、兴奋、疑惑的情绪变化。2.尝试给诗歌添加拟声词,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情绪、情节的感受。3.感受朗诵活动的愉悦。活动准备:1.认识狮子、乌贼。2.诗歌课件。活动过程:一、经验回顾——我去理发师:"你们理过头发吗?谁来说说你去理发的事?"师:"有一只小狮子它也想理发,猜一猜小狮子为什么去理发?小狮子理发会发生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初次欣赏——哪儿有趣师:"你听到了什么?"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小狮子理发做了什  相似文献   

7.
一、回顾情节,感受"思念"课前板书:22.理想的风筝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投影: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师:结合课文片段读读这三组词语,说说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词,想象画面。师:读书就要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三个画面?生:我仿佛看到刘老师正拄着他的圆木棍站在讲台前,靠着健壮的右腿为学生们上课、写板书呢!  相似文献   

8.
陈新福 《江西教育》2012,(11):36-37
<正>【片段一】角色换位——"我是水果娃娃"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互动游戏,好不好?请注意,从现在起,你们的名字都请改一改,改成什么呢?改成你最喜欢的那种水果的名称。想好了吗?请问你叫什么呀?生:我叫西瓜。生:我是橘子。师:把你的新名字轻轻地告诉同  相似文献   

9.
一、交流资料,质疑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生:孔子。师:(板书:孔子)课前同学们阅读了资料袋,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师: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为他学问高,品行好,所以人们称他为孔子。子是古代对学问高、品行好的男子的一种尊称。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生:像老子、孟子、庄子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导入——直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师:(板书课题)我必须去。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我"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我"到哪儿去?生:我想知道"我"去了没有?生:我想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1.
案例描述:又是一堂语文课,当我信步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时候,忽然听见下面有人轻轻地说:“哇,外面有风筝!”我看窗外,在操场上空果然飘扬着几只风筝,其漂亮程度已足够勾走学生的魂。看到孩子们那羡慕的目光,我意识到我的教学是不能正常进行了。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师:同学们,你们也想放风筝吗?生:想——(学生的回答特别响亮,每个人的眼睛都闪着光芒)师:你为什么这么想放风筝?生:现在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放风筝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生: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活动,不但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师:好处真多啊!生:如果风筝…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师揭题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  相似文献   

13.
第一步:巧提问,认识你我 师:初次见面,谁有办法让我们快速认识? 生:自我介绍. 师:是个好办法.怎么介绍既快又好呢? 生:大家写在纸上,老师您一看就知道了. 师:太耗时间了,需要写的时间,还需要看的时间. 生:我们问,您回答;然后您问我们,我们回答. 师:就听你的意见吧.我问大家两个问题,就能了解你们了.第一个问题——我们班谁胆子最大?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片段) `活动(一):猜一猜. 师:同学们,你喜欢放风筝吗? 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尔后出现金鱼、蜻蜓、蝴蝶、脸谱风筝的一半画面.  相似文献   

15.
赵飞 《贵州教育》2013,(2):30-32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生接)。刷子李是一位手艺人的绰号,通过这个绰号你明白了哪些信息?生:他是刷浆的。(强调生字"浆"的读音)师:你知道了他的行当。生:他姓李。师:你知道了他的姓氏。生:他粉刷技术肯定很好,才会得到这样的绰号。师:听听,他说得有理有据。是的,在当时的天津,人们用行当加姓氏来称呼在这一行技艺高超之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片段) `活动(一):猜一猜.   师:同学们,你喜欢放风筝吗?   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尔后出现金鱼、蜻蜓、蝴蝶、脸谱风筝的一半画面.……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与束缚     
在空中,一只小鸟遇见了一只风筝。小鸟拍拍翅膀打招呼说:"风筝老弟,你看我多自由啊,想怎么飞就怎么飞!"风筝瞧瞧身旁的小鸟,平静地说:"我也一样啊。"话音未落,小鸟就哈哈大笑起来:"你那也叫自由?  相似文献   

18.
张强  宋道晔 《山东教育》2012,(Z4):49-51
一、检查预习(一)解读课题,初识鲁迅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请看课题(师板书课题)。师:从课题中你看出作者和鲁迅是什么关系吗?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师:对!作者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叫周晔。既然是伯侄关系,那课题直接写"我的伯父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先生"呢?生:这是对他的尊敬。师:对!"先生"是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本组四篇课文都是与鲁迅有关的文章。昨天我们一起阅读了单元导读和课后资料袋。通过初步学习,我们知道鲁迅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不但他的侄女称他先生,所有尊敬他的人都称他为先生。师:让我们带着尊敬之情齐读一下课题。师  相似文献   

19.
放风筝     
<正>星期天的早上,天气特别晴朗,洋洋、军军和小林拿着风筝开心地来到郊外的草地上。洋洋手里拿着蝴蝶风筝对军军和小林说:"我不会放风筝,我看你们放吧。"军军对洋洋说:"好,你好好看着。"小林对军军说:"那我们现在开始放吧。"军军说:"好的。"军军把燕子风筝举过头顶对小林说:"你开始跑吧!"话音未落小林便飞快地跑了起来,小林一边跑,一边放线,一边回头看风筝。小林大喊一声:"放——"军军  相似文献   

20.
正(课前讲"罗斯福保守秘密"和"周总理妙答外国官员"的机智故事)一揭题释题师:今天,宋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很会说话的小孩,愿意一同前往吗?——(出示课题"杨氏之子")他是谁?(生齐答"杨氏之子")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杨氏的儿子。生:姓杨的女人的儿子。不对,应该是姓杨人家的儿子。师:对的,在这里"氏"是姓氏的意思。杨氏之子就是杨家的儿子,杨家的儿子就是杨氏之子。师:(指名两个男同学)你是——(生:李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