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民生科技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礼  王艳雪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41-1444
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价值选择。充分发挥民生科技对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作用,是现代化建设的新视角和新动力。阐述了民生科技的内涵、重要作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我国民生科技事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提出我国已有能力、有必要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调整科研选题、加强科技培训的途径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相似文献   

2.
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科学的价值取向变化的分析,指出民生科技是在生活科学基础上融合了与民生问题直接相关的技术,是科技与人民生活实际真正结合起来的产物,并进一步界定了民生科技的特征、内容和分类。归纳发达国家民生科技的发展模式.认为中国民生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推动、全民创新和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中国药理学报》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的实践经验为例,对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的意义、方法与努力方向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了从2007年至2011年《中国药理学报》推荐的66篇科技新闻,总结《中国药理学报》推荐科技新闻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结果】此项工作对于科技期刊科普大众、服务作者、扩大期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新闻的选题必须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重;发表前后做好与科学家沟通工作;新闻撰写重点突出医药特色;处理争议性议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商业利用科技新闻要公平公正。多媒体、多渠道、多语种的新闻发布是我国科技期刊扩大国内外影响的努力方向。【结论】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是科技期刊发挥科普功能、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自身科学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价值关系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历来存在“关联论”和“中立论”两种观点。近代以来中立论大为盛行,科学与价值的联系被割裂,这根源在于理性的二元思维方式。要把人为割裂的科学和价值的联系在理性中重新统一起来,必须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行为理性的统一中把握两者的关系。工具理性追求的是“真”;价值理性追求的是“善”;行为理性追求的是真和善的统一“美”。这就是理性把握科学和价值统一的最高境界,也为管理科技活动提供了新的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5.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应根据区域民生需求,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民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在政府积极支持下,通过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组织等区域民生科技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参与,建立民生科技的创新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谐创建的重要意义,立足当前工作,将构建和谐企业融入加强党的建设、关注改善民生、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科学发展与建设和谐文化中去。  相似文献   

7.
王龙  熊兵 《科学学研究》2006,24(Z1):11-13
真与善是科学的两种固有属性。在科学活动中,要将真与善两种价值融合起来。科学活动中真与善的融合就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文化追求真理,人文文化追求终极关怀。在实现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意识,完善科技伦理规范,加强科技立法。  相似文献   

8.
武超伟 《金秋科苑》2009,(6):209-209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谐创建的重要意义,立足当前工作,将构建和谐企业融入加强党的建设、关注改善民生、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科学发展与建设和谐文化中去。  相似文献   

9.
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玉娟  魏屹东 《科学学研究》2009,27(8):1149-1153
 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成为科技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即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科学性和社会性。因而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是历史维度、科学维度和社会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维度分析体现了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客观性、开放性、历时性、共时性、实践性和价值性,对民生科技解决我国当代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智 《科教文汇》2009,(30):238-238
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是医院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需要,更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坚持从制度建设着手,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医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是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民生科技开始成为科技政策的一大亮点,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这为我国科技政策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目前,国内对民生科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科技的内涵、民生科技的特征、发展民生科技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国外发展民生科技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构建民生科技的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切进步的源泉。科技发展对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使人们观念更新,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创新型社会的快速发展又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推动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甘肃省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型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生科技发展的广义语境包括民生科技主语境和支撑语境。广义语境模型反映民生科技发展具有普遍联系性、客观现实性、主体多元性、学科融合性、社会实践性、动态协同性、边界开放性和可评估性等特征。为了加快民生科技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民生科技传播渠道,丰富民生科技学科体系,加快民生科技产业化发展,建立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网络,提高民生科技要素体系支撑力度,扩展民生科技国际合作途径,加强民生科技评估力度。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区民生现状仍处于全国低位,民生问题的改善越来越离不开民生科技的有利支撑。调查发现,现阶段新疆农村、城镇居民对民生科技在使用领域、获取途径、技术种类、推广方式等方面的需求特征存在差异性。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新疆农村、城镇居民民生科技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对民生科技的使用行为主要来自民生科技供给的推动作用,而城镇居民的使用行为则主要来自民生科技需求的拉动作用;民生科技获取的渠道障碍和推广障碍显著负向影响农村居民对民生科技的使用行为,而对城镇居民则无显著影响。结论表明,新疆农村、城镇居民对民生科技的使用行为存在差异性,民生科技的发展政策应避免"一刀切"。据此,分别提出促进新疆农村、城镇地区民生科技发展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科恩的科学观是一种语境论科学观。科学本体来源子历史语境,科学发展是历史和科学语境中科学观、传统与进步的更替,科学价值体现历史、科学和社会语境中科学对相关科学、社会和民众的多元功能性。科恩的语境论科学观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性、语境广义性、证据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民生科技是民生系统的重要基点,其发展的程度与质量直接关涉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众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处理好科技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则是民之幸。当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才刚刚起步,在理论支撑、保障措施、依托力量、评价机制上还多有不足,这也阻碍了民生科技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为此,必须给以充分重视和关照。  相似文献   

17.
韩晋芳 《学会》2014,(5):14-18
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科学的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宽松适宜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学组织和科学家通过其活动和行为规范来影响科学的生存环境。在近代科技社团发展过程中,科技社团通过发挥其功能,为社会的科学化、民主化创造条件,从而也为自己的自组织演化创造着条件。近代科技社团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亦有很多值得当今科技社团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科技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全盟的科技资源通过分析、筛选、编辑、整理等手段,形成集采集、查询、汇总、统计分析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完成和推广应用,将全面提升锡盟科技部门的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文章主要对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思想家、民俗学开拓人。本文将以他的部分小品文为例,探讨其博物学与科普价值。在中国现代科普领域,周作人缘何遇冷,其作品与同时代科普作品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氏作品仅仅只是"闲适小品文"?本文试图论述,在我国现代博物学发展之初,人文与科学之间具有真诚的、深层次交流的意愿与能力;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相互弥补和促进的可能。把周作人那些夹杂着民俗、国学、西方博物学兴味的小品文,置于今天的环境中重新品读,会发现它们对民族、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切的思考和关照,能够给予当代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学传播中存在一些异化形态,如科普专题节目中渲染神秘现象、科幻作品中的迷信色彩、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等。这些科学传播异化形态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人们尊重科学的心理,宣传伪科学、反科学的内容。通过分析科学传播异化形态的成因及对策,有助于媒体发挥科学传播的应有功能,使公众正确理解科学,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