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三至六年级开设,旨在让小学阶段的儿童初步认识家庭、社会、民族、祖国、历史、文化等,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注重课程开设的有效性。一、学习在课内,行动在课外对于小学品社课的学习,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儿童生活实践,用以规范学生言行,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这门课的开设才会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是德育显性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在生命教育中更是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责任,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要让一个孩子了解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笔者认为,必须让品社课回归儿童的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让孩子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的交往中让孩子生成与感悟,才能真正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养分,但小学音乐教育一直不被重视,大部分人认为小学音乐教育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课程,甚至有很多老师想占用音乐课来上别的课,这是很偏激的做法。小学阶段是各种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不能忽略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重要性音乐可以开发学生的左脑,让人更明智。小学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愉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是儿童的语文启蒙教育阶段,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尊重儿童文化即是尊重人、相信人,张扬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只有让语文课程成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才能让学生享受语文,让他们在学习中放飞自我,找到学习语文的最大乐趣。教师如果走进多彩的儿童文化,在充满儿童文化的课堂中,一定能与孩子的心灵一起飞翔。下面结合我校教师执教的低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5.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对于教活《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的课程教学应尽可能把学生置于真实的生命世界中,使学生具有真实的生命体验。科学教学应该引导儿童关注身边的生命世界,同时关注儿童自身的生命成长。儿童行知田园课程努力让科学教学走向田园、回归本真,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动机出发,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则着重偏向于学习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学习方式,值得品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英语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成为热点和重点话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和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对小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在英语教学中,以关键能力培养为导向的“4E”课型是一种通过绘本课、语法课、写作课、自然拼读课等课程与学生关键能力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高年级为例,通过采用以关键能力培养为导向的“4E”课型,对相关的课程进行研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关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课堂旨在凸显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激发探究热情,提高探究能力。小学科学作为启蒙课程,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形成科学的态度及价值观。以《纸的力量》一课为例,分析教师是如何从儿童立场出发,让学生真正"卷入"探究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明晰的认识.开设一门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绘本阅读课程,既拓展了小学教材资源,也创新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可以通过整合绘本资源,运用教学策略,家校联手共育,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绘制属于自己的人生蓝图.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让小学综合实践课扎根校园,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扎根校园.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相似文献   

14.
儿童时期是人初级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理应成为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中关村第四小学引入职业体验的教学方式,在职业体验课程中,让学生经历职业兴趣认知、职业内容认知、职业情境认知、职业价值认知四个阶段,从而实现职业的自我认知,最终使得学生拥有职业启蒙认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职业认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支持儿童研究行动100条》相关理念的支撑下,"儿童"与"研究"成为重新解读课程的关键视角,成为重新设计力学课程的重要路径,常态课程与"大小课""长短课""快乐童年+1"课程以及"小米粒"课程等各美其美,报告厅课程、博物馆课程、图书馆课程、彩虹豆艺术课程、儿童电影课程、大剧院课程等应运而生。同时,一起开发课程、一起研究课程、一起设计面向未来的课程,成为我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周围不乏有许多数学老师会这样探讨:所有课程当中,当属复习课最不容易进行。如何才可以提高小学数学复习题的高效性,成为了老师当前教学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小学时期,对于数学复习题而言,是对学生在此阶段对知识的总结,让学会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在复习的过程里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完善构造,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的高效性,为复习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在组织复习时,除了对总复习的重要意义应有明确的认识外,还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一忌无的放矢。总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如果复习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周密的计划,只是简单地以教材复习题为内容,让学生“过电影”,其效果一定不佳。复习前,教师应全面地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同时应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分析研究,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使复习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冯硕万 《教师》2013,(21):56-56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型、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课标也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阶段,是教师帮助小学生对六年来数学学习的一个系统的整理,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一个重构,更是一种提升。因此,上好总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总复习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总复习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让复习课真正成为学生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小学思品课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教会学生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思品课教学作为小学道德教育的主导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