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物理内容标准与考试之间的一致性进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借鉴美国SEC一致性分析方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2011年N市中考物理试卷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内容标准和中考物理试卷的一致性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两者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重心不同.本文还从课程标准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一致性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对济宁市2011—2013年3年中考物理试卷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90、0.546、0.577,均低于参考值0.82;3年物理试卷的地形图与物理课程内容的地形图都存在较大差异;3年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认知水平的侧重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3年物理试卷均加大了对"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以及"电磁能"的考查力度,偏重于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考察.总的来看,3年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不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业成就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借鉴美国SEC一致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间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物理课程内容标准和中考物理试卷的一致性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两者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试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了许多学者和专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基于SEC模式和一致性系数判断方法,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试题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2021年7套高考试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从题型分值、呈现形式、考查内容、试题难度、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试题的特点。研究发现,7套试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在情境的陌生程度、情境与核心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信息的呈现方式、认知水平、推理步骤、定量化水平、多重表征转换水平、开放性水平难度指标上各有侧重;在素养考查方面,针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考查频次相对较高,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频次相对较低;在素养考查水平方面,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考查整体上在较低水平和较高水平上分布较为均衡,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考查整体上集中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正 《中学物理》2024,(8):25-29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与新课标为研究对象,利用SEC一致性分析工具,分别从SEC总体一致性、内容主题分布和认知水平分布三个层面研究苏科版教材3W习题与新课标的适切程度,发现八上、八下和九上物理教材与新课标在内容主题上显著相关;九下教材与新课标在内容主题方面不存在显著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结构相同的二维矩阵,分别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山东省济宁市201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进行编码,通过计算两者的一致性系数来研究两者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内容主题、认知水平还是一致性系数上来说,两者的一致性程度都不够,  相似文献   

8.
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分别从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对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Ⅱ理科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卷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一般,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的考查力度均与课程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重新审视试卷的结构,以充分发挥高考试题对课程教学的导向作用,全方位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可有效促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采用一致性分析方法,从总体比较、内容主题分布比较、认知水平分布比较三方面判别四类试卷与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其结果表明均不具备一致性。试卷和物理内容标准在内容主题的侧重和认知水平的侧重上均有偏差,体现了考试内容的不规范,依据课程标准构建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借鉴美国SEC一致性分析方法,对3套新课标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间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一致性程度不高,主要是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的侧重点不同。并从高考命题与课标、高考改革的基础性与选择性、实施发展性评价制度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适应即将出台的技能型、学术型新高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考物理试卷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应体现四个指标:落实基础知识考查;凸显基础学力考查;重视考查学习方式;重视考查科学素养。本文对2012年有代表性的五份高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考物理试卷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高考物理试卷也尚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SEC一致性定量分析模型,从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两方面研究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高一化学期末联考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教研室试题”还是“联盟考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两份试题在一些内容主题所考查比率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偏差;“联盟考试题”在认知水平总体要求上要高于课程标准.“教研室试题”在认知水平总体要求上与课程标准之间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有利于新课标、新教材的顺利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13.
基于SOLO分类理论,采用SEC分析,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以及知识样本的平衡性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的各省市的高考物理测试进行一致性分析,定量研究了2008年至2011年各省市高考物理试卷之间一致性系数。结果显示:些试卷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省市高考物理试卷在知识种类方面主要考查了力学、电学知识,在知识深度方面主要考查处于多元和单一结构的认知水平,而保持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知识广度和知识样本的平衡度是影响试卷间一致性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我国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查包括两个层面,“识记”与“应用”。“识记”考核的内容是汉字的字音、字形。识记,靠的是平日语言知识的积累,是长期课内学习、课外阅读,日积月累的成果。在此我们略去不谈。“应用”属于“语言表达”的范围。从近年高考试卷的实际来看,《考试说明》所列这一部分的考查内容分别在“客观型题”和“主观型题”两大类别之内,见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宋词中的南京书写,大概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上的地标书写、微观层面上的景观书写,以及“金陵怀古”主题的历史书写。这三个书写层面,取决于词人对南京城体认的深刻程度。宏观层面上的地标书写表现词人对南京城初体验之后的认知,微观层面上的景物书写注重刻画秦淮沿岸的宋词实景,而“金陵怀古”的历史书写则寄予了词人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相似文献   

16.
<正>考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主要看学校的整体风貌,微观层面主要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在宏观层面上,整体设计和建设学校的组织机构、文化样态和运行机制,使学校展现出优质而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在微观层面上,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培养担当学校教学主力的教学能手和引领学校教学发展的教学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学业评价领域的热点课题.基于本土化的韦伯模式,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四个维度,对2019年桂林、贵港两地中考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两份试卷在各维度一致性整体上良好;第二,两份试卷在各学习领域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表现不一.未来中考命题要更加重视课程标准,确保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尤其是要适当地提高知识的考查广度,降低部分考查内容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高考化学试卷非选择题部分5个大题的考查类型较为固定,常考题型有“物质结构类”“工业流程类”“速率与平衡类”“有机推断类”“化学实验类”.其中“物质结构类”题型相对来说难度适中,此类题型体现了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本文从考点分析、题例分析、解题模型构建、备考策略等方面阐述对此类题型的认知.近年来物质结构类题型考查的高频考点有:  相似文献   

19.
唐挈 《考试》2000,(Z2)
2000年高考中,物理试卷体现了“注意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两个特点。一、在利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考查能力物理学科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层次、实验能力层次、再学习能力层次等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考核。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上:①理解能力②推理能力③分析综合能力④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⑤实验能力。2000年高考试卷不仅独立地考查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能力,而且“独具匠心”地将上述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即在利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考查能力。第10题:这道题实际考查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物理原理,只是物理原理运用的情景是在“如何改变空间探测器的运动状态”这一实际问题中。因此如何从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原理,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继续坚持“两个有利”的命题原则,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规定,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在能力考查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开拓.试卷力求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结构上也做了适当调整,使之更趋科学合理.1 试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