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玫瑰的朋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有一天,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从土堆中散发出非常芬芳的香味,他就把这堆土带回家去,一时之间,他的家竟满室香气。路人好奇而惊讶地问这堆土:“你是从大城市来的珍宝吗?还是一种稀有的香科?或是价格昂贵的材料?”泥土:“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路人:“那么你身上浓郁的香味从哪里来的?”泥土:“我只是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很长的一段时间。”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有相同的味道。让我们不但是靠近玫瑰的泥土,吸收它的芬芳,更自我期勉,也能够成为可以带给别人香味…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漏网之鱼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练习簿,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回答:“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玫瑰花“汤姆你回家告诉你爸爸妈妈,应该好好地给小费嘉洗洗澡。全班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同他坐在一起!没有一个人忍受得了!”“老师,这关您什么事?我弟弟到您这里来,是为了学习,而不是来让您闻的。他又不是一朵玫瑰花!”后果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减法,比如说,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了3个,结果怎样?”学生:“结果嘛,他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小幽默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自然是“终于没有进学”,更没有捞到做先生的机会.但是,我总觉得他确实有过一次教学实践,不过,是一次失败的实践罢了. 你看,他询问小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以及极力要教他“回”字四种写法的态度,该是多么诚挚而又认真呵! 然而,他失败了,原因何在呢? 记得,当我第一次讲授这篇文章之余,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孔夫子的一段故事: 有一回,孔子的学生子路从外边匆匆跑来问老师:“我有急事,应该马上去办吗?”孔子说道:“不,你有父兄在上,还是先禀报一下吧.”后来,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坚决地说:“对,应该马上去办!”这  相似文献   

5.
批语要具体     
在一个学校里,看到了一些作文本,有好几处的眉批或总批里,都有“语句不通”这类的话。我问一个学生:“老师给你批上‘语句不通’,你知道为什么不通吗?”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打算怎么样去改正呢?”他认乎其真地说:“我以后就不写这句呗!”听了学生这样回答,我不禁想到:老师的批语这样笼统,对学生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我有这样的想法。一则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批语,一般应该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要具体指出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简练的故事     
“逸马杀犬于道”一次,欧阳修和一位朋友闲游,看见一匹狂奔的马把一只躺在路上的狗踩死了,他问朋友,怎样记述这件事?友日:“一犬卧通(?),逸马蹄而死之。”欧阳修说:“照你这样写历史,那卷帙就浩繁。”朋友问:“如何写好?”欧阳修答:“逸  相似文献   

7.
我校每年的开学教师大会,都开成了专题交流会,今年亦如此。我作为校长最后站在讲台上,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香泥。说的是有一天,有个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散发出芬芳香味的泥土,就把它带回家去,他的家竟然立刻满室香气。他好奇地问这堆土:你是从大城市来的珍宝,还是一种稀有的香料,或是其他昂贵的材料?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那你身上的香味是从哪里来的?泥土说:我只是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翟运胜 《山东教育》2004,(16):62-63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8个苹果,给妈妈4个,我留4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4个苹果,妈妈4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做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给妈妈5个苹果,我留3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又问。生2:“妈妈这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8个苹果…  相似文献   

9.
钱财与老虎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出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不”,哲学家说,“它比老虎厉害得多。我是在挖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币。”“在那儿?”两人赶忙问道。“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两个朋友立即跑到哲学家指的地方,果然发现一堆金币。“那个哲学家多蠢啊!”一个  相似文献   

10.
爱好,应该从儿时培养古人说:“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几年前,我曾在山东兖州与中学生座谈。一位学生问我:“怎样做才能成功?”我笑答:“做你最爱做的事。”之所以这样回答我是有深切体会的。  相似文献   

11.
玫瑰的朋友     
有一天,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从土堆中散发出非常芬芳的香味,他就把这堆土带回家去,一时之间,他的家竟满室香气。路人好奇而惊讶地问这堆土:"你是从大城市来的珍宝吗?还是一种稀有的香料?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煞费苦心,结果收效甚微。一次,我要同学们回家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写下来。第二天,同学们把日记交上来,成绩差的同学千篇一律都是写:早上我起了床,洗了脸,就背着书包来上学,走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我就走进教室上课。然后就是到了什么时间就放学回家了。空洞无味,记流水帐。写作稍好一点的同学就编一些不真实的故事,一不生动,二不具体。当日记快检查完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一位平时话多的男生,坐在座位上默不作声,从神态看,好像有什么心事。我就问他:“杨举志同学,今天怎么这么乖?“还没等他回答,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昨天晚上教室门没关。”这位同学马上站了起来说:“老师,昨天下午我把锁弄坏了。”我问他:“你弄坏了锁当时是什么心情?”他说:“我害怕,怕老师批评。”“那你昨晚的日记是不是写这件事?”“不是。”“你想,这是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件事你是怎样想的,你把它写出来不就是一篇好日记吗?”我由此得到一个启示: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着眼点应该在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上。  相似文献   

13.
说爱国     
一天在大学餐厅吃午饭,看到本系一台湾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就主动过去,坐到他对面,和他聊天。我对台湾同胞向来是有好感的,至今还有两个极要好的朋友在台湾。毕竟同文同种,如一家人一般。但这次的谈话却并不愉快,这位老兄时时表现出一种故作的优越感,时不时就“我们台湾人”怎样怎样,“你们中国人”怎样怎样。后来我索性问他:你不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吗?他的回答很干脆:“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台湾这么发达,我作为台湾人感到很骄傲,你作为中国人感觉怎么样?”感觉怎样?!做中国人就要低人一等吗?一激动,那些“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的道理便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好哥哥     
我的朋友保罗在圣诞节时收到了哥哥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辆崭新的轿车。圣诞前夜,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街上有个穷孩子在围着他的新车打转,羡慕不已。“先生,这是你的车吗?”孩子问。保罗点头说:“这是哥哥送我的圣诞礼物。”男孩很吃惊。他迟疑了一会儿说道:“你是说你的哥哥把它送给了你,没有要一分钱?我希望……”保罗当然知道他想什么,他一定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男孩的话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我希望。”男孩说“:我能够成为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他,问道“:那你愿意上我的车兜风吗?”男孩回答说:“哦,是的,我非…  相似文献   

15.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  相似文献   

17.
我朋友一再告诫我,在国外不要乱说中文。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碰到过外国人懂中文的事,已经有好几次了。就这样,他摇头晃脑地给我讲了起来: 有一个印度同学,一次有人问他,“听说你会说中国话,是吗?”那印度  相似文献   

18.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  相似文献   

19.
冲破阻碍     
我朋友奥格尔索普说:“真正使我难以忍受的是当拨通电话后,秘书以盛气凌人的口气对你说:‘格尔森先生在开会,我可以问问您有何贵干吗?’我在纸上列了许多种回答,并把它贴在墙上,我可以从中选择任何一条我喜欢的来回答她,这要看我的情绪如何了。”“都有些什么呢?”我问。他说:“我最喜欢的一条是:‘当然可以,我正在格尔森先生家里,他从菜市场买了一堆猪肚子,我不知道他想让我把这些东西就堆在地上呢,还是放入地窖。’”  相似文献   

20.
未来能怎样     
前面有一座小屋,不如进去看看,啊,荒原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房子?我好像从没见过。“你要去哪里?”一个沉重的声音突然响在耳边,从小屋的后面出来一个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他再次向我问道:“你想去哪里?”我呆呆地站着,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好奇地看着我,说:“原来你还不知道,这是时光飞船。”他接着问我,“你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已有许多人来过了,他们大多数都想去唐代,去看大唐盛世风光,你是否也要去唐代?”我否定了他:“我不想到历史中漫游,而想看看二十年后我会怎样。”他愣住了,说:“我在发明这个机器的时候,没有设计能去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