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魔芋多糖(KGM)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Mb-KGM膜修饰电极.包埋在KGM膜中的肌红蛋白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0.2V~0.8V循环扫描,可得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403V,这是肌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其式电势随溶液pH值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7.6mV/pH,说明肌红蛋白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研究了Mb-KGM膜修饰电极对O2、H2O2、NO电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血红素蛋白质在甲基纤维素膜中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甲基纤维素(MC)水凝胶将肌红蛋白(Mb)、血红蛋白(H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过氧化氢酶(Cat)四种血红素蛋白质固定在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血红素蛋白质-MC膜修饰电极,在MC膜中,Mb、Hb、HRP和Cat直接与电极之间传递电子,四种血红素蛋白质的式电势都随溶液pH的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表明电子传递过程伴随着质子转移,这种氧化还原玻尔效应反应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琼脂糖(agarose)将过氧化氢酶(Cat)固定在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Cat—agarose膜修饰电极.包埋在琼脂糖中妁过氧化氢酶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6.0的缓冲溶液中可得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43V(vs SCE),这是过氧化氢酶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36.8mV/pH,说明过氧化氢酶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过氧化氢酶修饰电极.在16.5—278μmol/L的范围内,催化电流与过氧化氢浓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甲基纤维素(MC)水凝胶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成了稳定的Hb-MC膜修饰电极.包埋在甲基纤维素膜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12V(vs SCE).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1.0mV/pH,说明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藻酸钠(SA)水凝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HRP-SA膜修饰电极.包埋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磷酸盐,乙醇混合溶液中均可得到一对辣根过氧化物酶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可逆氧化还原峰.研究了HRP-SA膜修饰电极对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氢过氧化叔丁基、氢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丁酮)和亚硝酸盐的电催化性质,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上述物质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N一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EBuPy]PF6和壳聚糖(Chi)作为修饰剂,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稳定性较强的自组装膜修饰电极[BuPy]PF4-Chi/GC.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自组装膜在K3[Fe(CN)4]-K4E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形成的自组装膜对溶液与基底间的界面电子转移有强烈的阻碍作用,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的1/2次方在20~100mV/s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该修饰电极对铜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响应灵敏度相比于未修饰的电极提高60倍,铜离子的溶出线性伏安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56×10“~6.25×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6).  相似文献   

7.
制备以水作为分散剂的单壁碳纳米管-刚果红(SWCNTs—cR)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山莨菪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修饰剂对山莨菪碱的氧化具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山莨菪碱的氧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其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速率常数分别为6.49×10^2cm2/s,6.52×10^3moL/(L·S).基于实验优化分析条件,建立直接测定山莨菪碱的电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73×10-5.17×10^-4mol/L和6.31X10^-5-L 14X10-4mol/L,检出限为1.74×10-4mol/L,同支电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6%.该方法也可用于山莨菪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用甲基纤维素(MC)将过氧化氢酶(Cat)固载于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Cat-MC膜修饰电极.甲基纤维素膜中的过氧化氢酶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过氧化氢酶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31V(vsSCE).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38.0mV/pH,说明过氧化氢酶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并研究了过氧化氢酶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性能.在H2O2一定浓度范围(15.6~110.1μmol/L)内,催化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八羧基酞菁钴(Ⅱ)低聚物修饰电极(CoOCPc/GCE);循环伏安(CV)图表明它对氧的电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活性,与未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相比,在NaHCO3溶液中O2在CoOCPc/GCE上的还原峰电位正移240mV,且出现第二步还原特征,用旋转园环盘电极(RRDE)技术初步讨论了氧的电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聚合物修饰电极因具有三维反应空间以及多相微结构而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及催化活性。它对由GC/AQ/Os(bpy)3^2-阳离子交换聚合物及PVP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组成的双层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对酸性溶液中NO2^-的电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11.
乙酰丙酮钴(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乙酰丙酮钴,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组成为Co(C5H7O2)3;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8958(15),α=90;°b=7.4759(8),β=98.4340(10)°;c=16.2242(17),γ=90°;晶胞体积V=1667.2(3)3,Z=4,Mr=356.25,Dc=1.419 Mg/m3;R1=0.0316,wR2=0.0857[I>2sigma(I)]。钴(Ⅱ)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成Co(Ⅲ),与3个乙酰丙酮负离子(acac-)形成了双齿6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中乐油2号和蓉油11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渍害胁迫及恢复进程中油菜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两品种油菜叶片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断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不断下降,说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PSⅡ部分反应中心受到破坏,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发生明显光抑制;从第13d起进行恢复处理,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对照水平.可见,当渍害胁迫超出了油菜机体自我调节的阈值时,油菜叶片的部分光合机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定义了更为广义的双列杂交第1类线性模型。根据4种双列杂交设计(Ⅰ,Ⅱ,Ⅲ,Ⅳ型)的一般配合力、反交效应、特殊配合力的定义,构造零假设H0,导出4种双列杂交的配合力的限制性方程组(Hβ=L),分别生成3种配合力的指定的假设检验模型,并合成4种双列杂交的配合力方差分析表,从而构造了广义双列杂交模型。然后,根据4种双列杂交类型配合力的限制性方程组(Hβ=L)之间的包容性关系,得到的6个"模板矩阵",双列杂交(Ⅱ、Ⅲ、Ⅳ型)的配合力的限制型矩阵可由其"模板矩阵"生成。由于双列杂交(Ⅱ、Ⅲ、Ⅳ型)可看成双列杂交Ⅰ型的"缺失型",故可推广到有少量(10%以下)的数据缺失的不完全的双列杂交假设检验。因此,对假设检验模型的结构进行修改,还可以实现广义双列杂交模型的扩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考虑如下Marcinkiewicz积分交换子在非齐型Herz空间上的有界性Mb(f)(x)=(∫∞0∫x-y≤tK(x,y)b(x)-b(y)f(y)dμ(y)2dt3t)21.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Pt微粒和Fe(Ⅲ)的聚苯胺修饰玻碳电极(Pt-Fe(Ⅲ)/PAni/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硝酸根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t-Fe(Ⅲ)/PAni/GCE对亚硝酸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该性能受聚苯胺、Pt微粒、Fe(Ⅲ)的负载量以及底液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300 mg/kg,高铜Ⅲ组;Cu 400 mg/kg,高铜Ⅳ组;Cu 500 mg/kg,高铜Ⅴ组;Cu 600 mg/kg,高铜Ⅵ组)6周,观察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鸡胸腺、法氏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Ⅰ、Ⅱ组雏鸡胸腺、法氏囊的组织学变化不明显,且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高铜Ⅲ、Ⅳ、Ⅴ、Ⅵ组雏鸡胸腺、法氏囊结构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明显,且体积减小,重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日粮铜含量100~200 mg/kg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有促进作用,日粮铜含量300~600 mg/kg不同程度地损伤了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使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子分型技术,对大理地区60株肺结核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探讨大理地区菌株DNA多态性及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VNTR分子分型技术对60株结核分枝杆菌3个VNTR位点进行检测,应用Quantity one软件和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0株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分为4个基因群(Ⅰ群、Ⅱ群、Ⅲ群、Ⅳ群),28个基因型。Ⅰ群占15.0%,含有5个基因型,Ⅱ群占31.7%,含有8个基因型,Ⅲ群占40.0%,含有11个基因型,Ⅳ群占13.3%,含有4个基因型。结论:大理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群为Ⅲ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选择了制备铁氰化铜修饰铂电极(CuHCF/Pt)的最佳条件,并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CuHCF/Pt对一价阳离子的选择性及VC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CuHCF/Pt在0.4~1.0 V(vs.SCE)范围内有一对可逆性良好的氧化还原峰,该电极对K+有较好地选择性且对VC有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