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王阳明和舍勒的教育思想比较分析发现,他们不仅在教育本质、教育意向、教育目的、知识观等方面有相似性,而且舍勒的“精神(Geist)现象学”和王阳明的“心学”在本质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在宋明理学发展中,朱熹较早提出了“心本体”的思想.但由于他理学体系的需要,这一思想没有被最后确定下来.后来,王阳明进一步发展朱熹的心学思想.具体而言,在心、理关系上,王阳明克服了朱熹“心与理为二”的矛盾,把主观和客观融合统一,用先天道德性的内容把心与理沟通,将朱熹的“性即理”引向“心即理”,实现了“心与理一”;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在朱熹知行相须互发说和重行说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在格物致知上,王阳明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说,而接受了朱熹的致知说,并提出了致良知说.朱熹的心学思想经过王阳明的阐发,从而完成了宋明理学中的心学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明中叶以后,经济社会思想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来自各层次要求自由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应运而生。作为一代儒学宗师王阳明,高举反传统大旗,对传统的四民观提出了挑战,积极倡言发展工商业。王学的传播,催生了晚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提到王阳明思想的演变,最为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是"龙场悟道"、"前三变"和"后三变"之说.而往往忽视了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佛学思想的来源--"九华问道".本文就王阳明于弘治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上九华山,与儒、道、佛三家士人交游、交谈等,并结合王阳明的心路历程,试分析九华山佛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在正式开始建立自己宏远深刻而又简易明捷的心学哲学体系之前,曾经长时间对道家持有浓厚的兴趣。几次欲遁世入山,终因世情纠缠而因循未决。本文以《王阳明年谱》为基础,试图通过对王阳明三十七岁之前思想发展历程的初步考证,勾画出王阳明“离道归儒”的思想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人文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是一种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现代人文体育观就是随着人文思想的发展而形成的,通过对人文体育观含义的理解,引发了如何加强现代人文体育观的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彦休是唐代末年的史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唐阙史》.该书记载了唐代大历年间至乾符年间(766—879)的种种逸事.其著书的目的在于补正史之缺失.其内容虽然含有一定的志怪传奇的部分,但多数仍平实可信,为现代学者研究唐代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提供了宝贵史料.其对部分史料所作出的史论也反映出高彦休的历史记述观、史料选取观和史学功用观等史学观念.总结高彦休的史学观对其本身的思想研究和唐代末年的史学观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作为文学家,他的散文创作在其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王阳明散文中道义与担当的传达体现了王阳明士大夫的本色.在其散文理论中,王阳明担当起破心中贼的社会重任,主张诗文创作应当注重内心的道德义理的修养.王阳明散文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了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对道德义理的伸张和对社会重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9.
对思想传达方式的重视使得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亦有着重要意义。归纳起来,王阳明对教育作用的高度重视,对教育的目的充分认识以及对教育规律的全面把握,都对后世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王阳明思想体系的研究,迄今为止,多半还囿于他的哲学方面。然而王阳明在经济方面的阅历和心得也同样具有真知烁见。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人的身份地位,从而对职业的尊崇荣辱也必然有一个认识的渐进过程。从管仲的“四民分业”世袭制度到王阳明的“四民平等”观念,不仅说明了王阳明思想的先进性,更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长期缓慢发展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不盲目崇拜,主张自由思考。他对程朱理学有继承有批判。他的“心学”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他继承前人“理”、“欲”观的基本精神,强调“去人欲,存天理”;他“知行合一”的理论比较接近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生态文明观的要求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相结合,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真谛落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孔子儒家体育思想是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思想及现代人文体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继承孔子儒家体育思想的方法上,只有深入理解其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含,并将之融入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之中,才能使现代人文体育观更具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楚中王门蒋信为王阳明在龙场及门最早的亲炙弟子,其学兼王阳明、湛甘泉,又受湖湘学派传统的影响。他心学视野中的理气、心性思想独特,其即用即体、体用合一重功夫又不忽视本体的理路,在一定意义上都开启了王学后学论心、性、气,本体、功夫主要议题。在王门后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把它的思想精髓融入现代体育养生中,对促进体育养生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对和文化探源,借此分析了现代体育养生存在未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健康观念的问题,得出了现代体育养生中应注重身心和谐健康观、注重顺应自然和谐健康观以及以防为主的自我健康管理观的启示以及现代体育养生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6.
以后现代思潮为背景,根据叙事疗法在西方及港台的发展,探讨了叙事疗法的心理治疗观及其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概述自我观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转变及作为叙事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提供了当前叙事疗法的雏形,提出简明叙事疗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主流法律观,是主导新中国不同发展时期的法律思想和法制建设方向的法律观,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各自的法律观为主线,经历了从"工具"观到"制度"观再到"价值"观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领导集体对法律解读的状况和水平,也厘清了我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克拉克·克尔建构的现代大学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从历史逻辑出发,界定了现代大学的独特内涵,考察了现代大学的现状及模式,理性地审视了现代大学的两难处境,同时也乐观地预测了现代大学的未来发展。客观地分析和评述克拉克.克尔的现代大学观,充分挖掘其合理内核,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现代大学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现代大学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用寂和感表示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寂即是指自在存在,感相当于自为存在,这与萨特的存在理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思想具有很大区别.主客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基础是寂,这对雅斯贝尔斯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现代教学论的贡献。他提出了与传统教学思想有别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强调以情感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整体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思想,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学现状,促使学生的人格素质向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