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响,外宣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外宣代表着对外宣传。而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所以外宣文本的翻译就更加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外宣文本的译文要既能体现翻译的美,又能使外国读者能读懂文本的意思。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全面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本土文化又要顾及他国文化,做到美美与共。外宣文本在中译英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典故加以解释,让外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要了解外国文化,比如外国的一些俗语,多考虑直译和意译,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而在英译中的时候,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对于英文某些词和句子要多多商榷。新闻文本是非常典型的外宣文本,因此,该文以新闻文本为例来分析外宣文本的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66):24-25
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中国希望向世界更好地展示"自我",国际社会也有了解中国的热切需求,翻译活动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外宣翻译是一条沟通两者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展开外宣翻译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探讨了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及其翻译原则,以期能够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7,(2):77-79
归化与异化是文化翻译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翻译策略。从旅游文化外宣资料中的汉英翻译来探讨归化、异化策略的优劣点,并从优化归化、异化策略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障旅游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发展的日益频繁,外宣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外宣翻译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素质,才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才能更好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本文详细分析了外宣翻译人才应该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全球化的时代意识和"外国人不是中国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湖北外宣翻译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当前湖北外宣翻译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达”的困境,荆楚文化并未得到有效传播。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外宣翻译呈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对外宣误译实例进行溯因,提出湖北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即一名合格的文化旅游翻译者,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和“名副其实”这两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异化与归化策略,并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与方法,完成湖北外宣翻译的根本任务,取得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传播荆楚文化。  相似文献   

6.
唐燕 《文教资料》2014,(25):26-2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宣翻译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当前中国外宣翻译有时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达”的困境,华夏文化因之未能得到有效传播。为了更好地传播华夏文化,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文本内容、受众对象等,合理选择异化和归化策略,使外宣翻译实现“通”、“传”、“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外宣翻译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旨在对外展现中国,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接受、理解并认同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及其基本方略。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译本为例,分析探讨无主句翻译时如何利用被动语态、主语从句及增补主语的方法,应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及准确搭配以及汉语多动词流水句的断句等问题的具体翻译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外宣笔译技巧,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声音,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采用归化译作应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异化也可通过直译和音译实现译文的通顺易懂。译者在外宣翻译中扬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有利于在对外宣传中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其外宣翻译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外宣材料可以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张家口,但语用失误的存在使外宣材料的理解不是那么顺畅,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加入语用分析,在充分熟知目的语文化背景的情况下,采用顺应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对原文信息进行重构,以期获得更好地翻译效果,提升张家口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10.
四川茶叶种植广泛,茶文化历史悠久,而现今在外宣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川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发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川茶文化的特点、川茶文化外宣翻译的现存问题以及改进对策,希望有助于川茶文化外宣翻译的改善,让川茶文化更好被外界接受,实现传播效果最大限度优化。  相似文献   

11.
伍梦琪 《英语广场》2023,(29):15-18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大部分红色景区、纪念馆、博物馆仍缺少英文解说翻译,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红色旅游的对外宣传推广。笔者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例,采用“宏中微”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分析红色旅游外宣翻译方法,例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旨在提升红色旅游外宣文本翻译质量,以帮助国际友人更好地理解中国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传媒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只有加强对外宣传,才能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获得更好的国际生存环境.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宣传中存在的"时效性差"、"传播观念滞后"和"外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及探讨在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认识误区,笔者结合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更新传播观念,健全外宣管理体制,并确定行之有效的对外宣传及翻译策略,才能使我国媒体与国际性媒体展开积极竞争,进而在对外宣传中争得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龙江旅游外宣品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深入探讨旅游外宣品的汉英翻译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外宣翻译工作的建议。黑龙江具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好对外宣传是龙江旅游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旅游外宣品在对外宣传形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介绍旅游景点、开拓旅游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旅游外宣品的汉英翻译工作要求翻译人员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反映出旅游景点的特色,还要让外国游客看得懂。翻译人员要针对翻译中常见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高自身翻译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外宣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汪小祥 《考试周刊》2011,(62):39-42
外宣翻译对常州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合格的外宣译文应该在形式上符合目的语语法.内容上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在翻译常州外宣材料时.首先要认真理解原文的内容.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义.采取直译、意译及拼音加注等多种翻译方法;在进行译文表达时,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词法、句法及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国内"纸老虎"似的异化翻译,"梁祝"似的归化翻译,还是国外媒体的经典翻译,都有其优势。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外宣的目的,我们应采取以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主动译出中国特色词汇。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对外宣传中不仅要推广其产品及服务,更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以增强国外市场的信任,从而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发展;而企业想要对外宣传,翻译又是重中之重。通过对比研究,从语篇重构的角度出发,针对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进而完善我国的企业外宣翻译。  相似文献   

17.
外宣翻译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中国国际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山东旅游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宣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旅游外宣翻译信息突出、语言简明、文化内涵丰富,译者可以采用简生化、补生化和原生化翻译策略,删减冗余内容,补充文化空缺,达到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对外宣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翻译教学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谈旅游外宣文本中闽南特色文化词语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世界文化趋于全球化,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马可·波罗笔下“东方第一大港”这一辉煌历史,再加上泉州现有的经济实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闽南独特的文化民俗,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泉旅游观光。根据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原则,旅游外宣文本中闽南特色文化词语英译时既要考虑翻译的交际效果,也要注意适时、适当地推广闽南特色文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翻译时要做到归化与异化的动态统一。  相似文献   

19.
汪春秀 《考试周刊》2013,(35):25-26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几乎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涉及的各项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进程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河南更好地走向世界,对外宣传翻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大力促进高校外宣翻译专业课程师资培养和教材改革的角度,探讨推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进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温泉旅游外宣的英译资料是宣传旅游资源和吸引国外游客的主要途径。为了让国外受众更好地了解温泉旅游,提升温泉旅游城市外宣资料的翻译质量,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讨论最典型的问题和翻译策略,包括中国特色句子翻译、广告翻译、中医术语翻译和题名翻译,以期为温泉旅游的翻译工作提供分析方法和参考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