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辽宁教育》2012,(10):83
1.我喜欢读书,而且读书时喜欢喜欢想自己,与自己的思想、工作"挂钩"。我总是换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去读的。而且,一旦我认识到了,便会立即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非我     
读书是为了寻找自己,而不单单是为了习得一门生活的技艺.寻找自己,意味着我是非我.正因为我是非我,我才行走在沧桑之途.沧桑是我人生的限定,沧桑是非我.人们通过读书认识沧桑,从而实现读书的目标:习得技艺与寻找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书是养人的。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医愚"前提是"善读"。所谓"善读"就是必须吸收书中的养分,并融  相似文献   

4.
我的读写情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了,成了一名教师,天天与书本打交道,并没有让我厌倦了书,相反,教学之余,我仍然喜欢读书。书读的多了,也拿起笔写读书心得或者生活随笔,渐渐地,我喜欢用读书与写作充实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读书是快乐的,读书是幸福的。可是现在我不敢坦然面对读书问题,更不敢说:我已把读书当作一天中的第四餐,做到天天加餐。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有点害怕自己有一天不敢兑现自己的诺言。但在这样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我又不得不给自己施加这样的压力,否则我会愧对自己的学生,愧对自己的发展,愧对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不仅自己酷爱读书,还在各种场合提倡、鼓励他人多读书。他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曾经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又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曾留下了自己宝贵的读书方法以示后人。鲁迅有"跳读法",老舍有"印象法",华罗庚有"厚薄法",爱因斯坦有"总、分、合三步法"。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名人的读书方法未必就适合自己。因为时代的不同,环境的差异,性格的出入,都会影响到读书方法。个人觉得,读书最重要的还是专心致志,沉思其中。所以为了做到自己读书时心无杂念,我便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心度,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一方面,我读书时手中必定要拿一支笔,边读边思考,有时有了一点不同的观点,便及时地写在书的旁边;另一方面,当自己心思  相似文献   

8.
我觉得读书说白了,就是让我们自己心理有了一个任何的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想法。读书在我们生活安定时是锦上添花,在生活挫折时是雪中送炭。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有时间、年轻的时候把自己懂的、不懂的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坎坷和境遇,真正想到用的时候调出来,就像反刍。  相似文献   

9.
5%的差别     
严格来说,我真正读书的时间已有十多年了,那是在为自己读书,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可你让我讲都读了什么,我还真的说不出来。我承认自己记忆力特别  相似文献   

10.
正读书让我们有一个任何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想法。读书在我们生活安定时是锦上添花,在生活挫折时是雪中送炭。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的时候把自己懂的、不懂的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坎坷和境遇,真正用的时候调出来,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我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想读书对于我以及所有像我一样想活得更好一些的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就像吃饭和喝水一样必需。我读书的目的很自私,不是要把自己变得多么高尚,而是要使自己活得更明白、更好、更愉快一些。因此,我读一些我爱读并能使我快乐的书。如果读书是为了改变什么什么,或为了贡献什么什么,我宁肯不读。否则累  相似文献   

12.
朋友都是镜子,这是我的择友与交友动机。文如其人之说是古人总结的,我经过自己的验证也觉得基本正确。所以我的读书便也和交友差不多了,寻书选书读书也成了择友与交友的过程。朋友是镜子,读书不也就是为自己的灵魂寻找镜子,或者说是给自己的灵魂照镜子吗?而人生的不同阶段里,灵魂也是在成长变化着的,那么寻找的镜子或者说朋友的结构也就会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我是北京小学六年级七班的学生段卓然。我是一个小“书迷”,到现在已经读了约1亿4千万字了。在这几年的读书生活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自己读书的经历,跟大家说说读书的感受吧。 第一、读书让我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读书,有人称之为第二生活,足见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读书呢?读怎样的书呢?这是摆在每一个读者面前的实际问题。从我自己20余年的读书体验来看,我以为读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选择,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好书来读,这样才会开卷有益。下面我着重从阅读文学作品并与写作相联系的角度,给同学们提出10点建议:1.首先要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形成习惯好读书,是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也是关键。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我最欣赏的读书名句: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高尔基的“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  相似文献   

15.
作为管理者,作为中国移动四川自贡分公司的“领头雁”,面对新形势,我意识到:要带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必须认真读书。因此在公司的全程管理和企业文化打造中,给自己明确了读书的“三个带头”,即自己带头读书、带头倡导读好书、带头与员工一起读书。这使我和员工们始终把握了时代前沿知识,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厚,员工的创新更加有效,企业发展的前景也愈加喜人。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读书的第十个年头,与邓老师读书的时间大致相当;但与邓老师读书的情况大不相同。现在读书条件很好——有明亮的电灯,有丰富的读物,有繁多的资料,有方便的网络……但繁重的课业负担使我曾经对读书望而生畏。现在,读了邓老师介绍自己学生时代的文章,感受邓老师的现身说法,聆听邓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对读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读书为我们插上翅膀。在邓老师给我们上课之前,我不曾感知语文课可以让人快乐。在小学与初中,语文课便是笔记课,手  相似文献   

17.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为激励我们好好读书,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人从书里乖。一晃自己现在也已年近半百,仔细想想,这句再朴素不过的话里确有深意存焉。虽然世上总有一些不读书或很少读书的天才能人,但就一般的凡人来讲,我以为绝大多数的知识、见解、能力还是与读书有关。后来又学到了另一句更文雅也更豪气的话,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一直非常喜欢,也曾借花献佛,赠送给自己的学生。我觉  相似文献   

18.
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我结识《人民教育》已经8年了。回顾自己工作的每一天,我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尤其是读了《人民教育》上众多名师的文章,催生我读书的志趣。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如何读书”等道理。现在,我每年都自费订阅20多种教育报刊,连同平时购买的书籍,花费不少于1500元。读书已成为我生活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读书——多美好的日常习惯!这是许多热爱读书的人共同发出的感叹。我也有同感,几十年的读书生活使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几乎每天都要阅读,几乎每天都要记录自己的思考,不但自己读书,而且教育学生读书,担任语文老师的时候,从高一接手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20.
    
钟申昌 《当代学生》2011,(24):47-48
我承认自己是个浮躁的人,也承认自己是个粗心的人。古人为读书悬梁刺股,我做不到;古人为读书凿壁偷光,我做不到。我甚至是一个无法始终对读书充满兴趣的人,但我这样的人,也并不拒绝读书给人带来的快乐。我没有古人"一卷书、半盏茶"的闲情逸趣,我耐不住寂寞。我所能做的,只是在兴致高昂的时候,翻开某本书,或靠在床头,或席地而坐,细细品味这字里行间的情趣。也许我会读错字,也许我的理解差之千里,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