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志云 《广西教育》2014,(35):26-27
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背景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广阔;开发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加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导游的培养,成为实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前景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试析桂林旅游“黄金名片”的打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打造和精制桂林旅游的四张黄金名片——安全桂林、山水桂林、文化桂林、国际桂林入手,探讨和分析了桂林旅游的市场现状、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以期桂林早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为广西旅游增添新的亮点和闪光点,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广西旅游总体上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背景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广阔;开发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加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导游的培养,成为实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前景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是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广西原生态少数民族建筑,民间旅游商品及民族人文活动三类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内涵、空间类别、规模三个方面具有很好的民族优势,其展现出来的特色决定了广西文化旅游属于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并且制约着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空间结构及市场开发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以旅游节庆为载体,可以推动县域旅游的发展,所以对民族县域旅游节庆游客行为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第七届桂林恭城桃花节为个案,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发现:恭城桃花节以桂林市民和广西区内散客为主;与亲朋结伴、单位组织是最主要的游览组织方式;游客参与桃花节主要以观赏桃花为主;游客满意度总体一般。要真正提高民族县域旅游的质量.让游客更多更满意,得进一步探讨有关的游客行为在节庆策划中的应用,从文化挖掘、运作模式、基础设施、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运筹谋划。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文旅融合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必然要求。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前桂林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深挖红色资源,筑牢红色阵地;打造红色地标,讲好红色故事;丰富红色教材,创新红色载体;开发红色项目,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等。本文针对桂林传承红色文化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红色文化发展高地,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等对策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7.
追逐"朝阳"--桂林历史文化旅游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历史起源早,文化开发早,文化密集,文化质量高,在中国的南疆撑起了一个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从政治转向经济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桂林以山水的名望赢得了旅游业的辉煌,形成了桂林人对旅游业发展思想认识的基础。桂林发展旅游业,从山水风光旅游到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化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全面总结桂林30年进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教训,构筑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桂林历史文化旅游体系,迎接新世纪桂林旅游业全面发展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民族旅游是以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奇异的民族文化为吸引物的观光旅游。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民族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价值的项目和形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和百越文化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民族原生文化,在县域旅游开发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旅游。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述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彩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从当前民族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上的不足入手,总结了导致彩调衰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彩调旅游开发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桂林彩调实施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彩调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以此为鉴,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民族旅游是以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奇异的民族文化为吸引物的观光旅游.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民族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价值的项目和形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和百越文化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民族原生文化,在县域旅游开发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旅游.  相似文献   

11.
发展桂林文化游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的思考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誉满全球,又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将桂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是全市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桂林的建设不能忽视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并有选择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古迹,兴建历史文化博览城,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的作用,加强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发出桂北五条历史文化线路,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遵循旅游发展中的历史文化性,将为创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开辟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英译旅游资料是为了通俗易懂地让目的读者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有可能导致旅游信息的表达失误。以广西著名景点为例,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应用增添信息、文化借用、改写信息等策略做好广西著名景点的旅游资料英译。  相似文献   

13.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发展为广西高校旅游管理重点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认为广西高校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发展中保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过程中可基于系统理论构建有效的合作联动机制,包括建立泛北部湾区域高校旅游管理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校衔接落实制度等措施。其次在提升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质量方面,要重视教师的观念更新、创新人事管理制度、通过"三个重点"完善培养和培训体系。最后建议广西高校国际化,尝试在泛北部湾8个国家开办海外分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营造泛北部湾地区各国的文化氛围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向生态化、文化性和内涵式方向发展,旅游者不再局限于单纯追寻观光游览性质的风景名胜区,逐步转向追求原生态的文化意境和休闲情调,讲究文化与旅游相互交融的体验享受。广西平乐县地处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圈最南端,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具有创新创意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县城船商老街是平乐县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核心,合理利用千年州府、船商老街文化资源和桂林阳朔旅游市场优势,通过创意性景观环境改造、旅游功能分区和活动项目策划,可迅速盘活船商老街的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基础,了解游客和当地居民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行为偏好,以及保护和开发现状,以便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七玄乐府"文化传承项目是在抢救、收集、整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改良工程。该项目顺应文化发展繁荣大趋势,在实现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服务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促进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服务学校整体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规划建设,并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各方都在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也成为多方共识,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应先行处理好与接壤国家越南方面的区域旅游合作,扫清两国间旅游往来的人为障碍,以进一步推动与东盟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中越两国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补性强,且两国间的交通便利,双方的区域旅游合作具备良好的基础。广西地处与东盟国家往来的便利位置,加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举办,广西与东盟各国交流加深。广西与越南同在连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前沿地带,如何发挥其在中越旅游合作上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将通过对中越双方旅游合作条件的分析,就合作的对策及广西在其中应发挥如何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