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王如君 《教育》2007,(4S):50-51
这是一家媒体的驻外记者对美国小学教育的讲述: 提起美国的大学,许多中国人都赞许有加。可说到美国的小学,大多数人免不了要摇头。我把儿子带到华盛顿,在当地的斯汤德特公立小学从学前班上到了二年级上半年。孩子学了多少东西谈不上,但我亲身体会了一番美国的小学课程。美国小学大体上分为公立、私立、家庭几种,公立学校占主流,是面向大众的免费学校。  相似文献   

2.
刘东初到美国的时候,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那段经历让她见识了美国家庭的国际教育。她做家庭教师的那户人家姓罗格,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上中学,两个上小学。他们都是她的家教对象。刘东出国前在上海上大学时,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辅导过数学、语文和外语,年级从小学到高中不等。但那时候,她每家只辅导一个孩子的一门课程。即便是那样,那些课程和习题已经让她觉得很头疼了,现在却要同时辅导这么多孩子,刘东觉得自己吃不消,有些为难,要不是约期只有三个月,肯定会打退堂鼓。第一次去罗格家,刘东见到了罗格一家人,特别…  相似文献   

3.
《西江教育论丛》2005,(3):31-31
小学语文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掌握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一位国外教育专家曾经这样评价我国现代的教育:现在中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应试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这个评价也许很不全面,但也客观地揭示了现时我国教育的弊端——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案例上说: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老师要求他们画一棵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副画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教育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一向不被看,在国际评比中经常名落孙山,尤是数学。但令人奇怪的是,还是帮中小学生,升入大学以后,居发展的特别好,以至于美国的高教育雄霸世界,一枝独秀,无人敌。中国则正相反,中小学教育世界上还算占优势,可一到大,就一塌糊涂了。这不能不令我的教育界人士深思。在对待中小学教育上,中美两国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美国被称为孩的天堂。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现了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造性的特。美国的小学基本上都没有正式的本,老师安排最多的是各种活动,代替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就中国与美国艺术教育思想的差异指出:“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而相信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美国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能力,风险是也许以后对基本技能的发展有影响,以后在表述上力不从心。中国教育的长处在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但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造的事情。”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  相似文献   

7.
李金敏  于冰 《山东教育》2005,(19):15-15
美国小学教育的特点是什么?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比较热衷而且说透了的一个话题。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创造性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自由自在玩的教育。而创造性与自产自强都是建立在自由玩耍的基础之上的。似乎造成了一种印象,在美国上小学基本就等于闹玩儿。学校就是一个游乐场,学校的教师一天到晚想法子陪着孩子玩儿。于是,小孩子们都向往美国,认为到太平洋彼岸那里就快活了。  相似文献   

8.
赵京坦 《教书育人》2006,(11):31-32
教育周刊报道:“英语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范围最广,教育持续时间最长的部分。从最初接受教育开始,我们的学生就被告知英语很重要,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还有中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民英语教育系统。”幼儿园英语、小学、初中学英语,已经成为最基础的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高中、大学和今后的英语学习。在中小学教课的教师就起着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方面尤其重要。面对中国的教育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的情况,有些学校教师的基础较低或知识需要更新。他们首先要打好基本功。然后,经常陛学习新的知识进行补充。一个英语教师不仅要背好所教课程,还要懂得如何在实际中指导教学。英语教师要懂得如何把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准确而科学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极力倡导批判性思维的国家。在美国,无论是教育、科研或是其他领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种普遍应用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像一面旗帜,在美国的大学上空高高飘扬。美国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打开着,一本朝下盖着,据说,哈佛通过这个标志就是要告诉她的师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要不惟书,不惟上。哈佛精神追求的就是教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国神童教育(天赋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是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了。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08,(1):64-64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相似文献   

11.
有关调查表明,就小学、中学阶段的教育质量来说,美国在世界排名仅为第30位左右,可一到大学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开始凭借他们的创造性大显身手。美国的教育为什么有后劲?为什么美国学生有那么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为什么美国的高考没有导致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2.
燕子姐姐:我今年10岁,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有一点,我特别爱生气,比如和同学闹了点小矛盾,人家一会儿就忘了,我却老记着,就是放不下。这样不仅与同学相处别扭,自己也特别不开心,我该怎样改正呢?广丰县实验小学五(5)班吴琳吴琳同学:人由于性格方面的差异,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是很正常的。有的人比较粗枝大叶,有的人则显得细致小心一些。和同学偶尔闹点小矛盾是常有的事,老放在心上就不好了。你想,人家都早忘了,你还记着多没劲呀,人家还会说你小心眼呢。这样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也许…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就指出:“我们为学生前途计,为社会计,在中学的课程内,须有职业的预备,选择职业的指导。”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人生规划要趁早,职业发展指导要贯穿小学至大学整个教育序列;二是除了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还可以利用现有课程中的相关资源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14.
扫描     
美国“奖杯教育”的变化美国人把体育视为教育的一部分,美国的社会精英,都要经过体育教育的洗礼。美国的总人口为2.8亿,5-19岁的孩子有7000多万,2005年18岁以下人口登记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竟达4100万。如果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话,美国简直就没救了。事实正好相反,美国的家长,把体育当作教育孩子的一个最重要、最严肃的手段。曾经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奖杯美国人喜欢娇纵孩子,教育不严格。从小学到大学,从哈佛到社区的夜校,分数膨胀无所不在。甚至明明答错了的题,也要打折扣给贬值分,理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家尽了努力。2000年哈…  相似文献   

15.
昨天下午,一个老师到教研室交材料,应酬几句话之后就问人家:“最近写了点啥?”人家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没写什么,这个学期就在《中国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听说有东西发表,心里一陈高兴。之后又建议人家有空要多进入“教育在线”看看,平时要多写点随笔。见人就劝写点东西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毛病。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私立大学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美国教育使节团和占领军的敦促下,日本政府认真检讨了二战前对待私立大学政策上的失误,公开承认:日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私立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1947年3月31日,日本政府颁布了《教育基本法》,这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法第六条规定:“(学校教育)法律所承认的学校,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因此,除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外,只有法律所规定的法人,才能开办学校”。①这就首次明确规定了私立大学的公共性。为保障私立大学的行政独立,该法第十条规定:“(教育行政)教育应对全体国民直接负责,不服从不当的支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搞好教学设计”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过去中国人习惯把教育和读书等同起来,因此多年来教学一直是“以本为本”,从小学到大学无一例外地把课本视为神圣物,教师总是在传授课本知识上下功夫,缺少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的要求。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教学上“以人为本”应该由以下四个方面来表征:第一,教学目标要综合化。教学要把学好知识、发展能力、转化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教育教学一体…  相似文献   

18.
沈晓恒 《神州学人》2004,(12):38-39
第一次见到波尔和南希这对美国老夫妇是在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学生会”)举办的“国庆·中秋”晚会上,至今仍有印象的是当时南希穿着中国传统的唐装,在所有来宾中(包括中国学生),她的着装最中国化。当时我刚来到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读书,遇见老外总是比较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主要是想锻炼自己的口语。在自我介绍时听到他们用中文说:“你好!”并不觉得惊讶,好比国内的人见到不管来自哪个国家的老外,都冲人家喊:“Hello!”但接下来南希说了一句:“你贵姓?”着实让我楞了一下,我还记得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脑袋里想的是到…  相似文献   

19.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在哈佛校园中广泛流传,人们并为此而指责哈佛人的狂妄,原因只有一个: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不容动摇。哈佛大学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地。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可以发现我们在重视大学的知识传播功能的同时,忽视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本文从中国的大学教育现状入手。提出了在中国大学教育中重塑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李汐 《青海教育》2002,(11):27-28
我5岁时跟父母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斯顿,在Alisal小学上学。这所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采取了开放式的学玩结合的教育方法,大家都特别喜欢。学英语的乐趣我刚到美国时除了“Hi”和“Goodbye.”以外,对英文是一无所知。到学校的第一天,是在妈妈陪伴下战战兢兢走进教室的。老师连我的名字都叫不好,她说:“IsthisZai(xi)Li?”妈妈用英文告诉了我的名字。老师微笑着:“唔,是李汐,你在这儿会很快乐!”周围同学用英文跟我说话:“你从哪儿来?”“叫什么?几岁了?”我的生疏感很快就消退了。教室墙上贴着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