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平菇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Fe^2+在其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中铁的含量最高为1.4mg/100g干重;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mg/L和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吸收铁的效率最高为2.0%;固体培养基Fe^2+浓度为125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子实体中添加5gFeSO4.7H2O时能明显提高其产量,子实体中添加2.5gFeSO4.7H2O时吸收Fe^2+的效率最高,为1.19%.  相似文献   

2.
灵芝液体培养富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种食用菌和药用菌富锗能力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灵芝的富锗能力最强。通过对在不同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锗对灵芝富锗量、菌丝干重、菌丝体SOD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添加2000mg/L的GeO2,灵芝菌丝干重、SOD、蛋白质含量、菌丝含锗量可分别达到31.6g/L,175.6μ/g,225mg/g,7951μ/g。  相似文献   

3.
在PDA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0.06mg/L或0.06mg/L~0.10mg/L的芸苔素内酯,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延缓菌丝体衰老,延长菌种保藏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平菇天达300液体培养基中加入VB1作为刺激因子,测量其对平菇天达300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B1对平菇天达300菌丝体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加入不同浓度的VB1对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明显,当浓度为0.75mg/L时,胞外多糖的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含药PDA平板培养平菇菌丝体的方法测得锐劲特对平菇的EC50为1.3718 mg/g,表明该药剂对平菇菌丝的生长抑制力较弱;对平菇子实体进一步喷药试验,未发现锐劲特对平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由此使用锐劲特防治平菇虫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红平菇的深层发酵培养及其色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红平菇深层发酵培养的原料对菌丝形成的影响,以及用碱水解红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然后用比色法测定它们的色氨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深层发酵培养以玉米浆为原料时,浓度2.5%对菌丝体形成较有利,菌容可达34.27g/100ml。红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色氨酸含量分别为0.3238%和0.4038%。  相似文献   

7.
初步探讨了红平菇深层发酵培养的原料对菌丝形成的影响,以及用碱水解红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然后用比色法测定它们的色氨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深层发酵培养以玉米浆为原料时,浓度 2.5%对菌丝体形成较有利,菌容可达 34.27g/100ml。红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色氨酸含量分别为 0.3238%和 0.403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灵芝酸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玉米粉、小麦粉、荞麦粉下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灵芝酸含量及产量。结果:培养基玉米粉浓度4g/L时,菌丝体干重和灵芝酸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1.11和1.26倍;培养基小麦粉浓度10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73和0.87倍;培养基荞麦粉浓度7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97和1.15倍。培养基玉米粉浓度7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23.538mg/g。培养基中玉米粉浓度为4、5、7、10g/L时,灵芝酸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从生产实际考虑,应使用4g/L的玉米粉优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硫酸锌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分析研究平菇苏云6号、夏王、9400菌丝生长的最佳锌浓度.结果发现,3种供试菌株对锌营养的需求相同;低浓度的硫酸锌(1×107~1×10-6/mL)明显促进菌丝的生长发育,且1×10-7 g/mL为菌丝生长发育的最佳锌营养条件;高浓度的硫酸锌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泡桐花浸液代替P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 ,培养平菇和毛木耳菌丝体 ,结果表明 :平菇菌丝体生长较弱 ;毛木耳菌丝体生长良好 .2次传代培养 ,平菇菌丝体生长速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黑泥对平菇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黑泥的抗氧化机理,通过单因子对照组试验研究了平菇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黑泥(0、0.5%、1%、2%)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培养基中添加2%黑泥,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最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最高,丙二醛的含量最低。黑泥可提高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平菇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几种真菌菌丝体生长及SOD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比较了11种药用及食用真菌菌丝体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测定了菌丝体中的SOD活力。结果表明:云芝菌丝体生长最迅速,4d后的生物量可达4.2g/L,其次为草菇和平菇;单位质量菌丝体中SOD活力以茶薪菇为最高,达到2.84U/mg,其发酵液中SOD总活力达到5.07U/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栽培黑豆和野生黑豆粉末对深层发酵灵芝菌丝生长、灵芝酸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菌丝活化、种子液培养、液体深层发酵培养3阶段获得灵芝菌丝体,用乙醇提取灵芝酸,香草醛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产量。结果:当培养基栽培黑豆浓度为10g/L时,灵芝酸含量和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9和2.66倍;当培养基野生黑豆浓度为10g/L时,灵芝菌丝体生物量和灵芝酸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5和3.89倍;当培养基野生黑豆浓度为4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39.845mg/g。当培养基中野生黑豆浓度为6、8、10g/L时试验组灵芝酸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添加4g/L野生黑豆优化培养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本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猴头菇菌丝体,并对菌丝体生长量和发酵液中的多糖物质进行测量和比较。最终得出结果,以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量最高;以马铃薯为氮源的液体发酵液中多糖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黄豆芽汁。最终的结论为,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和产生多糖物质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菌丝的长速、长势、干重为检验指标,研究了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的不同用量比例对平菇菌种的影响,经过试验分析,确定了平菇母种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用量比例,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平菇菌种生长的四因素组合.  相似文献   

16.
阮少江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5):93-94,96
三十烷醇是天然存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全生料拌料栽培实验结果表明:0.1—1.5mg/L浓度三十烷醇能明显促进菌丝萌发和生长,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杂菌污染,每千克培养料添加0.5—1.0mg三十烷醇能使平菇生物学效率提高近60%。因此,添加适当浓度的三十烷醇在平菇菌种生产和生料栽培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几种食用真菌对甘蔗渣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床发酵和固体平板培养技术,以甘蔗渣为唯一碳源,研究灵芝、大球盖菇、金针菇、柱状田头菇四种食用真菌对甘蔗渣的利用情况.测定在四种不同甘蔗渣含量的培养基中各食用真菌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菌丝干重,同时测定了四种茵在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灵芝在35g/L液体培养基中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831U,所生长茵丝最重达1.162g.固体培养时,金针菇在30g/L生长速度最快达15mm/d.  相似文献   

18.
本次试验用L-谷氨酸作为刺激因子,对平菇变异40的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得率的研究,证明在浓度小于2.5mg/L范围内,对平菇变异40的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得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测出作用最强浓度为1.0mg/L,为这两项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霉克对木霉、根霉、毛霉的抑制效果及对平菇生料栽培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在含药平板试验中,16 mg/L的霉克可以完全抑制根霉菌丝的生长;32 mg/L的霉克对木霉和毛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该质量浓度的霉克对平菇菌丝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在平菇生料栽培试验中,32 mg/kg的霉克可显著降低染杂率至4.3%,平菇产量提高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平菇菌丝体的最佳转化条件。方法:以平菇ACCC52857为受体,利用潮霉素B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平菇菌丝遗传转化体系;探讨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根癌农杆菌的浓度,共培养的时间和共培养的温度这四个条件对转化的影响。结果: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6~0.7,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0μmol/L AS,25℃共培养3~5d,其转化效率最高。结论:对根癌农杆菌介导平菇菌丝转化体系条件的优化,为提高遗传转化效率,以及菌株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