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持人语     
2005年8月31日四川《天府早报》报道:成都磨子桥小学开学第一天,酝酿了半年而成的“男子汉教育”行动方案开始启动。9月1日,该校还将举行打造“男子汉”行动的誓师大会,全校800余名小男生将当着1000多名女同学和家长的面,誓言“雄起”,实施“男子汉教育”。男子汉誓词是这样的:我是男孩,我必须勇敢;我是男孩,我必须坚强;我是男孩,我必须宽容;我是男孩,我必须坦荡;我是男孩,我承担责任;我是男孩,我照顾他人;我是男孩,我独立自主;我是男孩,我播撒阳光。我为我是男孩而骄傲;我为我是男孩而自豪!从9月1日开始,该校每周都将开设专题讲座,邀请国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但没有改变、消除这种倾向,反而以不科学的心态对待这一问题:他们渴望要男孩,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又觉得男孩教育麻烦,培养困难。于是,常给男孩这样的评价: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胆小懦弱,学习不勤奋、成绩不如女孩好,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少老师也反映;在学校里,男孩的主要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坚毅和冲劲儿;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总是辩解和推诿;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居多等。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的样子。人们不禁要问:一些男孩为什么会这样?有专家分析指出:家长呵护过度是导致男孩低能的重要原因;男孩不男,确实和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往往无视男孩的性别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育上常常自相矛盾:一方面对男孩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支撑门户,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又一味地娇宠、溺爱,舍不得让男孩去经历生活风雨,接受艰苦磨炼。试想,独生子女在家里本来就缺乏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和锻炼,再加上如此教育,还能造就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吗?那么,男孩究竟该如何教育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特意推出《聚焦男孩教...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出现了更严重的成长危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绩普遍落后于女生;近20年来,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各种成长热线、咨询机构、网瘾戒除机构中,需要帮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在工读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数量也要远远多于女孩。男孩危机凸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危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是造成男孩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与母亲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与男孩危机密切相关。应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应尊重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同时要平衡教师性别比,充分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 ,学校教育职责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必须从分析学生入手。尽管“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呼喊声已经遍布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但它们的共同特征———“学为主体”的思想并未渗透进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先请看下面三个事实 :事实1 :一位高级教师与一位5岁男孩的对话。教师 :“你是谁的儿子 ?”男孩 :“我是我爸的儿子” ;教师 :“你爸是谁的儿子?”男孩 :“我爸是我妈的儿子” ;教师 :“你妈又是谁的儿子?”男孩 :“我妈是我的儿子。”于是这位高级教师就得出结论 :这孩子长大后绝对自私…  相似文献   

5.
"女性化"教育是目前中国小学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女性化"教育的弊端就是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小学"阳刚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男孩危机"的产生。欲拯救男孩于危机,应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小学教育队伍,为小学教育注入阳刚气息或是最直接的办法;占目前小学教师队伍绝大比例的女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现实办法;家庭教育的回归是更为关键而且比较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5月5日晴男孩是勇敢的,敢用石头砸野狗;男孩是调皮的,经常会搞些恶作剧;男孩是贪玩的,一进游乐园不等到打烊绝不出来。男孩的胆子天生比女孩大,还总爱出风头。那次是刚过完年,我揣着100元钱就去找董佳毅和王朋义了。王朋义说:"他和董佳毅一共有150元。"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决定  相似文献   

7.
正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拯救男孩,势在必行正方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称,男孩危机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性危机,主要体现为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四大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更是全线性的危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着重重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研究》2010,(11):21-23
孙云晓教育感悟21: 为什么要因性施教?因为男女有别,年龄越小差别越大,特点不同需求不同。比如,五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只相当于三岁半女孩的水平,但男孩的运动能力与需求高于女孩。  相似文献   

9.
专辑:因性施教,化解男孩危机女孩崛起、男孩节节败退的学业现象近几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男孩的各项素质都在降低,男孩危机凸显。专家呼吁关注男孩,拯救男孩,塑造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社会栋梁。这既是男孩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家有小弟     
楼下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每天总有三个快乐嬉戏的小孩——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女孩是对面洗衣店老板娘的女儿;两个男孩,一个是邻居大爷的孙子,另一个就是我的小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幼儿园男孩的科学保教问题。目前,愈来愈泛滥的"伪娘"现象已对男孩的科学保教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流价值观必须归位,错位的性别观必须厘清。教育男孩,首先要进入男孩世界。男性的大脑与女性的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在"因材施教"中,也应因"性"施教,充分发挥男孩的潜力与特长;男孩的学习特别要...  相似文献   

12.
由"男孩手上的刀痕"引发的个别辅导与对生命教育的思考,以此思考为基点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对生命教育的再思考,体现为如下三点:1.自伤行为不同于自杀行为,但容易成瘾,要高度关注;2.生命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生命理解为前提;3.生命教育的开展方向需要由生存困顿走向生命安顿.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2011,(3):4-5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但没有改变、消除这种倾向,反而以不科学的心态对待这一问题:他们渴望要男孩,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又觉得男孩教育“麻烦”.培养“困难”。于是,常给男孩这样的评价: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胆小懦弱,学习不勤奋、成绩不如女孩好,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少老师也反映:在学校里,男孩的主要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坚毅和冲劲儿;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总是辩解和推诿: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居多等。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陈德运 《生物学教学》2010,35(12):64-65
在求某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时,常要求计算该对夫妇再生一个患两种疾病的男孩(女孩)的概率;或计算再生一男孩(女孩),患两种疾病的概率;或计算生下一个男孩(女孩)患两种疾病的概率。好多学生以为这三种情况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是不同的,通过下面两个例题来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成都磨子桥小学开学第一天,酝酿了半年而成的“男子汉教育”行动方案开始启动。9月1日,该校还将举行打造“男子汉”行动的誓师大会,全校800余名小男生将当着1000多名女同学和家长的面,誓言“雄起”,实施“男子汉教育”。男子汉誓词是这样的:我是男孩,我必须勇敢;我是男孩,我必须坚强;我是男孩,我必须宽容;我是男孩,我必须坦荡;我是男孩,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其中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成分。在现实情况下,我认为首先要进行性别认同的教育,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近来因市八中学进行男子班教育试点,再次引发了对所谓"男孩危机"的论争。男孩危机究竟存在吗?女生成绩优于男生就是男孩危机吗?办男校可取吗?一时间议论纷纷。其实这些议论的背后话题就是男孩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策划人语:近些年,"男孩危机"被轰轰烈烈地摆上台面热议。当我们看到男孩性别认识的误区时,也不可忽视女孩可能面临的困境。校园里,男孩哭鼻子,女孩挥拳头;男孩说话腼腆、动作扭捏,女孩打扮中性、言行粗犷的现象似乎并不少见。一场"性别危机"正袭来。而危机的根源,是社会各界对性别教育的忽视。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分工、角色扮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就,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洲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目前"男孩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重点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春光灿烂的三月,注定会铭刻在我和一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因为从那时起,我用自己写下的一篇篇教育日记,逐渐走进一个男孩的内心世界;因为从那时起,我和这个孩子的生命便逐渐融合在一起,相恋相依,密不可分;因为从那时起,我和这个男孩用教育日记的小伞,共同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我们一起在这片晴空下呼吸新鲜的空气,畅享成长的快乐……这男孩叫颖辉,聪明、听话、不善言辞,是一个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半年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是一篇老课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中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