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不能只归结于学生"计算马虎",作为教师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加强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计算出错通常不是法则错误,而是口算错误.  相似文献   

2.
<正>小数计算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在计算小数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率非常高,堪称教学"老大难"问题。有没有什么破解之道,使小数计算不再难?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和思考。一、常见错误1.算法理解不清算理和法则是学生计算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算理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计算。有些计算错误是  相似文献   

3.
作为数学教师,应认真反思学生计算过程中错误产生的成因,并把"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了解学生的切入点,形成系统性的及其矫正错误的策略。一、错误原因分析1.知觉直观性错误。为了更好地找到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在自己所教班级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找计算错误原因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在计算中经常犯错误事例,看谁找得认真,错因找得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错误的原因也被罗列出来:(1)题目抄写错误,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年来所收集的题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发现使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视觉错误造成计算错误。一些学生在计算时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造成观察不仔细,结果形成对数字、运算符号的感知错误。如把109看成190,把6 6看成6×6,把"除"或"乘"简单地看成"除以"或"乘以"等,从而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的学习是和错误相伴的过程,错误恰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或是出错了不予关注。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出错,包容、接纳他们的错误,更要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学生修正错误。一、当学生出现认知偏差时巧妙引导比如,教学"数一数与乘法"起始课,在课末小结时,我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谁知一位学生冒冒失失地回答:"我学会了加法。"我不由得一愣,真有点哭  相似文献   

6.
学生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存在共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原有知识的负迁移、学生思维强化训练后造成的"思维定势"以及学生对简便计算的认知错误等诸多因素都是催生学生形成简便计算错误的原因。因此,笔者尝试从分析学生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入手,研究提高简便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要注重形式的比较、合理的体验、积累的辨别、算理的理解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如同心理学家盖耶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不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那他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真实的课堂一定会存在错误,那教师是让这错误稍纵即逝,还是把错误当宝贵的资源去加以利用呢?我觉得教师要善于开发错误资源并合理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错误资源的纠错中找寻方法,发展思维,充分演绎"错误"这道风景的美丽.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演绎"错误"这道风景时的一点体会. 一、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形形色色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除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要解决学生除法计算中的诸多困惑,还要查明原因。笔者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领会法则,解决理解错误""提高能力,解决估商错误"和"审辨竖式,解决对位错误"等方法针对学生的错误逐个分析,以解除学生除法计算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叶茶花 《学子》2013,(5):66
"你怎么又错了,我都讲了无数次了!"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抱怨,为什么学生总是犯我们觉得不应该犯的错误。其实,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会使用错误资源.我以课堂为中心点,从课前"预设"、课中"将错就错"、课后形成"错题链"三个阶段来进行.一、课前预设"错题"在备课时,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预设为错题点,通过对错题的辨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错点"变为"亮点",提高学习效果.如我在进行"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时,想到学生对倒数的概念容易辨析不清,便预设了一组概念辨析题: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出错,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正确"正是从"错误"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我们要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利用好这一资源,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纠正错误.这样,学生在错误中开启了智慧,迈入了知识的殿堂,课堂"错误"就会演绎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冯明慧 《辅导员》2012,(Z2):80-81
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只是简单地归咎为"粗心大意"就轻易地过去了。结果,这次错了下次还是这样错。其实,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难事,只要改掉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孩子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都会提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一、正确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业中出错源于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他们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或是思维方式等出现了某种偏差,直接反映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这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作为教师应把学生的错误这一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做到重视学生的错误,容忍学生的错误,课前充分预设错误,课中善于捕捉错误,课后认真反思学生的错误,关注生成,因势利导,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在学生的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让"错误"美丽起来,为数学课堂添上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重视计算错误并非仅仅止步于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应进一步分析产生错误的合理性,使错误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因此,需要在确定计算错误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探寻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1.从学生的角度看(1)感知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如看错题目、书写潦草、遗漏符号、忘记小数点、数位没对齐以及加法做成减法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学生从反复的错误中解脱出来?有效利用这些错题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夯实学习基础、创造优秀成绩呢?1.反思自己的教学,减少学生错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觅得一个个所谓的"教学核心","真心"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个个所谓的"绝招"。如:学生说:"老师我这道题没错啊,不是说括号前面是除号,打开括号要变号,而括号里面是加号,当然要变成减号了,难道要变  相似文献   

16.
"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注重、开发错误,更要善于利用错误,生成非良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或考试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的"错误"类型及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检查错误、纠正错误.此现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教学要从学生检查错误、纠正错误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入手,剖析5种"错误"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根据"错误"产生的类型和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来培养学生查错纠错习惯.  相似文献   

18.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水平参差不齐,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怎样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为此,我针对一些典型错例,深入思考并分析其实质性原因,以对症下药,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或者失误,教师也会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错误,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错误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错误、善于预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从错误到正确,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基本功,还需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变的教学机智.教师要有一种前瞻意识,常换位思考,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验,对学生的"错误"早预防;面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错误通过望、闻、问、切及时纠错,纠错中要讲艺术,纠错形式要多样化,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