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奥林匹克运动“职业化”的趋势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直存在着业余与职业运动员之争。顾拜旦在1894年巴黎国际会议上制订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以业余主义的定义作了说明:“凡以竞技运动为职业及曾经或现在靠运动获得金钱者不得参加奥运会,为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永远不设金钱  相似文献   

2.
<正> 在我们学习和宣传奥林匹克运动的时候,不能不首先对它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Coubertin)的体育思想有所了解。《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第四讲 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并指出“由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所谓奥林匹克主义既是一种学术主张,又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是这  相似文献   

4.
鲜为人知的珍罕体育文献《奥林匹克宣言》在被尘封一百多年后,终于得以从北京开始向全球传播,这对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奥林匹克精神不断光大都具重要意义。一、产生1894年6月23日,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共12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由顾拜旦起草的《奥林匹克宪章》。宪章内容包括:业余主义和职业化、比赛项目、组织工作等等。从此,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在《奥林匹克宪章》的指导下,在不断壮大和辉煌中度过了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5.
本期刊载法国顾拜旦委员会副主任伊夫·布隆勒(yves Bonlongne)的两篇短文:《顾拜旦与体育教育》和《顾拜旦与“大众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顾拜旦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他曾说过:“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而是为了教育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完善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所以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是他复兴奥运会最根本的宗旨。“一切体育为大众”这一口号首先出自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之口也鲜为人知。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奥林匹克宪章》就不难发现,在基本原则第7条明文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经常的、普遍的。活动的高潮是全世界运动员相聚在一起的盛大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法文版,与国内翻译出版的译文略有出入。)所以大众体育即我国所推行的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解读“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顾拜旦男爵首先使用的,他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之有不同的表述。1991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国内外学者对此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6,(1):54-62
立足于"回到历史事实"的现象学方法论的指导,从本体论层面对顾拜旦曾提倡的"业余主义"进行器物层面的意义阐释;从认识论层面对奥运会"业余"原则面临的"现代性"困境事实进行历史空间维度的探源。顾拜旦"业余主义"理念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的促发、古希腊竞戏中业余精神的启示、中世纪"骑士精神"的灵感和英国"强身基督教"的理念助力等历史因素;奥林匹克运动"业余"原则的历史变迁与对历史进程中体育运动的属人目的和其行为方式的辩证把握有关;罗兰·巴特业余主义的意义能指启示我们:"业余主义"理念具有形而上的理想意境,业余主义价值遮蔽是体育运动世俗化发展过程中运动手段的利用问题。奥运会职业化过程中运动员的职业精神与业余主义观念是契合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遭到一些别有用心政治组织及个人的无端抵制,这种抵制行为与《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相违背,也违反了作为国际习惯法的《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破坏了国际法律秩序,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损害了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违背。这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逆国际社会主流民意的行为终究是不得人心的,更是难以得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作为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盛会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9.
顾拜旦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皮埃尔·德·顾拜旦所推崇的一句名言“参加比取胜更重要”的考证谈起,探索顾拜旦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继而对顾拜旦体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加以论述。作者从顾拜旦的历史和论著、奥林匹克宪章和古代奥林匹克宗旨等方面来论述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  相似文献   

10.
第一本中文版《奥林匹克宪章》在我国北京全力以赴申办2000年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最近由中国奥林匹党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的倡议和起草者是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始人法国教育家皮埃而·德·顾拜旦(1863~1937),并在1894年6月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通过。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宪章曾多次作了补充和修改,但奥林匹克宪章的原则和精神并未改变。这次的中文版是根据1991年的英文本译出的。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宪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宪章》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它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订的总章程或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以及洲或世界性的国家奥委会协会所遵守。 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在1894年6月16日至24日于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上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主持制订的,这次代表大会是由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林匹克主义(美)康拉德·杜兰特兹奥林匹克主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二条基本原则,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  相似文献   

15.
<正>《奥林匹克宪章》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全面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行为准则。《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指定的总章程和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以及洲际或世界性的国家奥运会协会所遵守。因此,我们要全面学习和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我们必须对《宪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1.国际奥委会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1)国际奥委会指导思想的变革通常而言,组织变革的内容受组织指导思想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后者对前者起宏观指导作用。此阶段国际奥委会奉行的指导思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革,但业余主义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顾拜旦呼吁对业余运动员做出“更加明智、更加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标志,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可以是一种颜色或几种颜色。若用颜色,五环的颜色规定为蓝黃、黑、绿、红,黄环从左至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五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国际奥委会的专用标志,未经国际奥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商业性活动。奥林匹克会旗和标志的颜色,系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的。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出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首次正式使用“奥林匹克主义”这一名词,并作了明确的界定。奥林匹克主义是世界体育发展的精神结晶,是时代的要求,不但是主宰体育的最高纲领,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活哲学。大力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对坚持体育运动的正确方向,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版《奥林匹克宪章》解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一百多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宪章》(简称《宪章》)曾多次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但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并未改变。我国奥林匹克出版社从1991年开始翻译出版了《宪章》的中文本,1992年和1993年该社又相继出版两次《宪章》。最新版本是在2001年2月由国际奥委会授权出版的中英文对照本。这些《宪章》的出版对于在我国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教学研究工作非常重  相似文献   

20.
顾拜旦体育思想是继承前人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对体育、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总结。它的来源有 :希腊哲学与古代奥运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人类和平与理想主义。顾拜旦体育思想也是适应世界潮流而不断发展的 ,有的是在他去世后 ,继承者在业余主义、妇女参加和政治干预等问题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