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图形的变换1在学习的几种图形变换中,我们怎么确定图形是运用了哪种变换?A图形变换中我们主要接触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三种.在这三种变换过程中,不变的是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改变的仅仅是图形的位置.(1)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包含平移变换,首先要观察该图形是否包含平移所需的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几何中的图形变换主要有平移、轴对称和旋转三种,这三种变换的共同特点是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在求解平面几何题时,适当运用图形的这些变换,可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条件联系起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一、运用平移变换求解几何题  相似文献   

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顺应几何推理要求发生的变化,将以往的"几何"拓广到"空间与图形",增加了图形与变换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从静态的图形转向动态的变化.图形与变换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以及图形的相似变换.前三种变换本质是保持两点间的距离不变,从而使变换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改变;而相似变换会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形状.利用变换解决问题,关键就是利用变换  相似文献   

4.
平移、翻折、旋转是图形全等变换的三种基本变换.教学中,用运动的观点善于灵活运用图形变换解决问题,渗透数学转化思想,让它成为开启学生思维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作为"空间与图形"的四条主线索.轴对称变换(也称直线反射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是保持两点间距离不变的变换(称为合同变换),在这几种变换下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也保持不变,实质上是全等变换.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并不要求从严格的几何变换定义出发来研究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平移、旋转使图形产生了运动,在不同的运动中,图形的对应点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下面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6.
图形变换是数学学科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平面几何课程中,具备图形变换思想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疑难图形的本质,快速找到题目的核心要点,进行发散思考。本文以图形变换的概念为基础,对图形转换的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程增加了图形变化的内容,其中平移、旋转、轴对称这三种变换,在变换过程中只有图形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与大小都不发生变化.这种变换为学生解决问题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相似文献   

8.
"几何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七年级《平面几何》在三角形及全等形的概念之后,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段“读一读”材料:全等变换,在教材中是“了解”内容.教材中指出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形,这样的变换是全等变换.让学生直观认识几个含有以上基本变换的几何图形,而这些基本图形是后面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最常用图形,同时这三种变换又是《平面几何》中最根本的变换规则.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教师一般认为这段材料不易解释清楚,只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此材料的重要作用,因此,此阅读材料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强化了图形变换的内容,将图形变换思想、方法具体化.“对称、平移、旋转”是平面几何的三种基本变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平移、旋转与对称等基本性质”.所以,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图形变换为载体的综合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中考的常见形式.下面结合2009年的抛物线试题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中的图形变换,主要包括轴对称变换(翻折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位似变换).图形变换作为数学课程改革新增加的内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二次函数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和难点.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强化了对图形变换的要求,另一方面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二次函数和图形变换的结合,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经过某种确定的方法转换成另一图形,称为图形变换.常见的图形变换有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和相似变换.在新课程标准下,图形变换是空间与图形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实验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某些几何问题中,条件比较分散,不容易把握各元素的关系,如果以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图形变换,使图形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图形变换一般有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图形变换是一种灵活的解题方法。将图形变换方法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形变换特点,避免教学时死记硬背、脱离实际需要等相关问题,有效运用图形变换,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强化训练与转换思维,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转换与解题能力,也提高学生思维灵活度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图形变换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3):95-96
图形的变换是初中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变换问题是各地中考命题的一大热点。通过运动变换改变图形位置后重新组合,然后作为全等或相似变换,需要在新旧图形之间找到其中的变量和不变量,从而在新图形中分析出有关图形间的关系,进而揭示条件与结论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图形变换中透视投影变换在三维显示中具有桥梁作用。通过推导透视投影变换矩阵的具体过程,为编程和实验提供了最终的应用矩阵。重点介绍了图形变换和透视投影变换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投影变换在图形变换中的作用及在引入过渡坐标系后,其变换矩阵的简化形式,并给出了其详细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5.
平移、旋转、翻折是图形全等变换的三种基本变换,因为一种图形经过其中的一种变换后,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具有形状、大小不变的重要特征,所以图形变换的问题常与正方形、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特殊的多边形综合命题,考查学生用运动变换的思想解决有关几何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思维(逻辑、逆向、发散)能力.关于“点在特殊多边形内”一类问题,往往需要将原来静止的图形,经过某种变换,构成新的图形,寻求解题途经.但学生在运用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变换图形.下面笔就谈谈在教学中对此类问题的一些思考,以发散学生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对称图形     
《数学教学通讯》2010,(6):26-27,61
对称图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有着广泛应用,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主要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这两种对称的实质——全等变换,注意经过对称变换后的图形,对应元素相等,因而掌握图形对称问题的特征,理解对称的性质,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苏教版4-2矩阵与变换中,研究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几何变换及其矩阵表示,即恒等变换、伸压变换、反射变换、旋转变换、投影变换和切变变换.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标教材中,图形的翻折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内容明显增多。图形的这三种变换都属于全等变换,其共同特征是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而在图形的这三种变换中,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相似文献   

19.
在求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因为不能利用公式直接计算,所以往往对图形进行等积变换,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求出面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图形变换有:平移、旋转、翻折,下面就利用这几种变换来求一类以抛物线为背景的图形的面积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信号处理中常用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级数、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等几种重要的变换,从它们的定义、时频域表达式、物理意义、图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这几种变换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