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全球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世界音乐教育一部分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亦朝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向发展。音乐理论是中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对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建设的影响加以分析,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探索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中突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基础教育中的新音乐课程改革早已全面展开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纵深推进,而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却出现了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不相适应或与新音乐课程标准相脱节的现象。剖析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目前应从限制扩招、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音乐课程资源的重新开发等几方面着手进行全面改革,以期真正达到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与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是为了适应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新型的课程结构对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对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并提出实践课程操作办法和完善课程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浅析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之流行音乐课程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改革出发,论述了在21世纪这个新媒体多元化的时代,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的必需,面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流行音乐进入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已经势在必行。流行音乐课程该如何设置?它的设置对高师音乐教育有何意义?我们在开设课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在此我们互相探讨交流一下,希望给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之路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浪潮席卷全球,深处浪潮中的德国音乐教育界做出积极回应。德国高校音乐课程建设思路、教学资源的配置,希尔德斯海姆大学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向、音乐课程设置等,对我国高校音乐系学科与课程建设有着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产生重要影响,这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从实际出发,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音乐教育人才素质,使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以适应新的时代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从而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事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保持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力量。  相似文献   

7.
独立意义上的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那以后,一批专业音乐家积极地理性参与,至50年代音乐教育战线就已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高师音乐教育,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过多地非理性地效仿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故使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专多能”教学基本功只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师音乐教育在进一步探求理性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出一批富有学术创新价值的音乐教育学专著。进入21世纪的高师音乐教育,作为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办学主导方向的专业,其发展前景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进入21世纪,预示着科学愈来愈要艺术化,艺术愈来愈要科学化。随着教育与科学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合格的从事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和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姝 《吉林教育》2005,(7):50-51
“音乐新课标”的出台,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理念,还是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了很大创新,为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同时也给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增添了困惑:21世纪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高师音乐人才?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学课程在我国还处于初创阶段,它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加强其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高师特色的音乐教育路子,为新世纪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辊高师音乐教育的当务之前。  相似文献   

11.
覃贤珊 《广西教育》2011,(12):112-113
本文调查与分析了广西崇左民族地区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及本土音乐资源的现状,并对在地方高师公共教育课程中普及本土音乐文化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师音乐教育是以为社会上培养更多的音乐教育者为前提条件的教育工作。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划教学法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培养出合格的从业音乐教育者,提高音乐学生的音乐专业从教能力,以此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更加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这是高师音乐教育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所要重点改革的地方。本文章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可行之处、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并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起到借鉴与帮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高师音乐专业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忽视了对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构建。为此,本文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必须从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入手。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最重要的是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文中提出了开设10门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设想,并在文化类课程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材建设应注意科学性、系统性、易掌握性。此外,还应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薛晓旭 《成人教育》2012,32(3):121-122
高师成人音乐教学关系着我国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当前成人音乐教育存在定位不准确,教学方式单一,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缺乏,特色音乐文化推广困难,必修课和专业课程脱离,成人创新性思维培育不足问题,提高高师成人音乐质量,必须转变高师成人音乐教育观点;改革和扩充高师成人音乐教学内容;创新高师成人音乐教学方法;努力继承民族特色音乐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5.
《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使音乐基础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的变革和突破性的发展。高师音乐教学应尽快实现从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教学的转化,树立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具有超前意识、开放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和育人意识: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探索现代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基础音乐师资绽放高师音乐教育崭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高师音乐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基础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错位、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树立新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观以及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几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需要,必须符合教育改革对人才标准的总体要求,必须符合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见解。在课程结构与设置方面,提出了强化实用技能课程,增设前沿学科课程,补充边沿学科讲座,辐射社会化课堂等设想。  相似文献   

17.
杜艳云 《文教资料》2011,(15):114-115
当前我国高校高师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和进步.专业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然而民间音乐却在无形之中被忽略。现阶段,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选取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明显减少关于民间音乐这部分.由此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不够重视。因此,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高校要对民间音乐更加重视,并且进一步完善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本文分析了民间音乐在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并重点探讨了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的传承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师音乐教育虽然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但高师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工作母机”。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和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进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继承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其他民族音乐优秀文化成果已成为时代潮流。形势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临庞大的教改工程,必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策略: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课程体系,关注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加强综合性课程建设,强化音乐实践课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等.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我们展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系列崭新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母机,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等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成败休戚相关。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立足点,以《标准》为依据,在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