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溶于水中的氯气有部分与水反应(实为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生成的盐酸安全电离:HCl=H^+Cl^-;次氯酸部分电离(比碳酸酸性还弱);HClO→←H^+ +ClO^-.由此可见,氯水含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OH^-的浓度非常小).由于氯水的组成成分多样化,所以氯水的性质必然多样化.这种认识是学好、用好氯水的性质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2.
1除去CO2气体中的HCl、SO2等酸性杂质时,为什么不能用Na2CO3溶液? 简单说,是因为Na2CO3水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Na2CO3+H2O+CO2=2NaHCO3.固然,Na2CO3会优先跟酸性更强的HCl、SO2等杂质气体反应,但毕竟HCl、SO2等属于杂质,含量很少,当它们被吸收完全后,主体物质CO2就会被吸收,这不符合除杂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田鸿鸠 《甘肃教育》2006,(6B):57-57
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氯水。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在氯水中存在以下反应:Cl2+H2O→←HCl+HClO;HClO→←H^++ClO^-;HCl→←H^++Cl^-;2HClO=^光2HCl+O2↑;H2O→←H^++OH^-。所以在新制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及少量的OH^-。  相似文献   

4.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反应原理 CO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2CO2)与NaOH的反应。当n(CO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2+2NaOH=Na2CO3+H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或只有Na2CO3;再向其中通入CO2,则发生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  相似文献   

6.
一、对反应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讨论 例1将CO2通入1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完成后NaOH已无剩余,且溶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3.2g.求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主要依据。同学们应熟练掌握规律,学会灵活应用。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由强到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二、金属与酸、盐反应的规律1.金属与酸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如:Zn+H2SO4=ZnSO4+H2↑,Mg+2HCl=MgCl2+H2↑。2.金属与盐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  相似文献   

8.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几种技巧,以便同学们快速、准确地判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一、图示法快速书写质子守恒式1.质子守恒的概念以Na2CO3溶液为例,Na2CO3溶于水可电离出Na+和CO2-3,CO2-3是弱酸H2CO3的酸根离子,因而CO2-3可发生水解——结合水电离出来的H+(即质子)生成HCO-3;HCO-3还会进一步结合H+生成H2CO3。除此之外,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都会与另一部分H2O结合成H3O+(通常仍写为H+)。  相似文献   

9.
新制氯水是由Cl2、H2O、HClO和H^+、Cl、ClO^-及少量的OH^-组成的混合物.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O、ClO^-的强氧化性;③HCl的强酸性;④HClO的弱酸性;⑤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中起作用的成分不同,一般有以下6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柴勇 《高中数理化》2014,(17):50-52
硫代硫酸钠是一类重要的含硫化合物,在中学教材中却没有硫代硫酸钠,但是今年的高考中有许多省市考查了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使硫代硫酸钠成为2014年高考的"超级新星".下面将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中有关硫代硫酸钠制备的试题总结如下.例1(海南卷)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作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中试剂为.(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为澄清,此浑浊物是.  相似文献   

11.
1 巧用氯水的成分推测其性质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通常情况下为浅黄色溶液,氯水中只有部分Cl2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l2 H2O=HCl HClO.(因为HClO是弱酸,所以新制的氯水中含Cl2、H2O、HClO等分子和H 、Cl-、ClO-、OH-等离子.)氯水具有多种物质的性质:Cl2、HClO具有强氧化性,HCl具有强酸性,HClO具有弱酸性.氯水的性质比较复杂,有可能存在多种成分同时作用于一种物质.在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溶液中氯分子的性质.若为盐酸或次氯酸的性质,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1 以过氧化钠为主体的知识总结 问题1:标出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解析:(失2×e-) 2Na2O2+4H2O=4NaOH+O2↑+2H2O(得2×e-) (失2e-)2Na2O2+2CO2=2Na2CO3+O2(得2×e-) 问题2:由2Na2O2+2CO2=2Na2CO3+ O2知,2Na2O2+2SO2=2Na2SO3+O2对吗?  相似文献   

13.
例1 (海南)在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HCO3=△Na2CO3+H2O+CO2↑中,“↑”表示_____,“△”表示______.  相似文献   

14.
一、判断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例1 (2005年河南省)下列做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Fe2O3+4HCl=2FeCl2+3H2O (B)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Na2CO3+Ca(OH)2=CaCO3↓+2NaOH (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相似文献   

15.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换2 Na2O与Na2O2Na2O和Na2O2都是氧气和金属钠反应的产物,但二者的性质却不同.Na2O是白色的固体,而Na2O2则是淡黄色的粉末.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Na2O2是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和同一种物质反应的产物是不同的.如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再如与二氧化硫的反应:Na2O+SO2=Na2SO3,Na2O2+SO2=Na2SO4;又如与盐酸的反应Na2O+2HCI=2NaCI+H2O,2Na2P2+4HaCI=4NaCI+2H2O+O2↑.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提出 CaSO4溶于(>1 mol·L-1)HCl是生成HSO4-(Ka~10-2)之故[1].若从生成弱电解质角度考虑,那么这个反应的本质和CaCO3、CaC2O4溶于HCl是相似的,只是HSO4-是较强于HC2O4-、H2CO3的弱电解质.  相似文献   

17.
在镍渣粉体中单掺或复掺NaOH、Na2SiO3、Na2CO3等碱激发剂,探究不同碱激发剂和H2O/Na2O摩尔比值变化对镍渣聚合物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压汞测孔法对镍渣聚合物净浆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掺Na2SiO3和Na2CO3条件下,H2O/Na2O摩尔比值位于22~24时,镍渣聚合物砂浆具有较低的孔隙率和较高的抗压和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一、性质正与反 1.FZ、C12、B几、1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F一、cl一、Br一、I一的还原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为 2.Li、Na、K、Rb、CS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是,Li 、Na‘、K 、Rb十、Cs 的氧化 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3.N。、Mg、Al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Na‘、Mg,  相似文献   

19.
该类题型涉及到以下反应:2NaOH CO2=Na2CO3 H2O当CO2过量时又发生Na2CO3 CO2 H2O=2NaHCO3  相似文献   

20.
一、定“1”法所谓定“1”法,就是找出反应式中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其系数为1,再根据这种化学式的原子个数,按顺序确定其他化学式的系数。如果系数中出现分数,须通分,再去分母。配平的原则是先配化合物,最后配单质;配平关键是定哪一个化学式的系数为1;配平要领是掌握配干的规律。规律1一般把最复杂的化学式的系数定为1。例1配平C2H6+O2-CO2+H2O解析步骤:(1)1C2H6+O2-CO2+H2O(2)1C2H6+O2-2CO2+H2O(3)1C2H6+O2-2CO2+3H2O规律2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复杂程度相似,一股定反应物的化学式的系数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