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永远年轻     
爱永远年轻余禾惠编译我的父母结婚50周年纪念即将到来。母亲打电话对我说,"你爸给我买了十几朵白玫瑰!"那声音好不激动,真像一位妙龄少女被邀请参加学生舞会一般的兴奋。通过这次庆祝活动,我发现了以前从不知晓的父母的一个秘密,他们的结婚戒指上都刻有一行诗,...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2014,(4):35-37
她的脸上有一种神秘而典雅的感觉。我说的就是波伏瓦。一个作家、哲学家,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她有着“高雅的外貌”,她是“最美的存在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灯下闲聊     
赠人以笑 没事的时候,常常站在窗前观看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偶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人走过来走过去,脸上的表情或矜持或麻木,或愁绪或轻漫,却没有一个是微笑着的.他们一个个满腹心事的样子,脸上挂满了生活的冰霜.再到外面看一看,商场里,公共汽车上,到处是拥挤呆板的面容.没有谁肯把自己脸上的皮肤放松一下露出笑容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古代帛画阎秀芝当你走进绘画艺术的殿堂,去了解中国画的渊源和成就时,就会注意到古代帛画,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帛,是丝织物的总称。中国人很早就用帛作书写材料了,韩非子说:"先王寄理于竹帛",墨子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古...  相似文献   

5.
已经是前年的事了,瑞士汉学家胜雅律先生来华考察中国当代歌词,我曾与他作了一次长谈,向他提供了比较翔实的研究资料。他会唱许多正在流行的中国歌曲,说他注意到了中国当代歌曲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想从歌词的角度上对这个领域进行一些研究。虽然事隔两年,我还木知道他的研究成果若何,但西方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歌词,这确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与时代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并且反映最迅速的,大概就属歌曲了。因此,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歌。人们从这些歌中可以真切地领会到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文化圈子里,能和张岱年教授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都觉得脸上有光,能和他攀上点关系则更让人羡慕,如果能抖落出张老的几个字的题词那就更让人嫉妒、更让人眼红。无论什么文化活动一旦和张岱年有点什么联系,那就意味着高水准、高档次、高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7.
寻访延陵吴     
吴福辉 《寻根》2002,(6):90-92
2001年1月在台湾南部客家集聚地看到“延陵堂”的匾额时,我真是惊喜交加,居然呆在那里了。说来惭愧,虽然翻阅过《史记》,读过一些篇章,但我无法确切地说是否在《吴太伯世家第一》里(这可是“世家”的首篇),注意到延陵这个地名。待我知道延陵同我自身有关,实在已经太迟了。  相似文献   

8.
刘淑丽 《寻根》2009,(6):40-43
周代对于女性的论述在《周易》中较为集中,尤其是其中的《家人》、《恒》、《成》等卦。战国时代的荀子就已经注意到了《周易》有关女性与男女关系的论述,《荀子·大略》说:“《易》之成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周易》者,“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10,(4):11-13
当伊拉克流亡诗人萨迪·优素福在英国女诗人乔安娜和为他们出资来华访问交流的中国年轻企业家、诗人倪联斌陪同下,走进学术交流会场时,我们就注意到他敞开的半旧的西服里,黑色绒线衫紧贴着心脏的部位,那枚金灿灿的项练坠了。一般人也许不会注意到,那不是普通的项练坠,那分明是萨迪·优素福的祖国伊拉克的图形。  相似文献   

10.
形形色色的座右铭砚铭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有一方砚,背面刻有铭文"坚持守白,不磷不淄。"意思是保持玉石一般坚硬、洁白的本质,决不让黑色所玷污,象征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柱铭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曾在墙柱子上面题写座右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遇人而问,少有宁...  相似文献   

11.
于光远 《寻根》2003,(4):88-91
我注意到“姓氏学”这门学问,倒是有许多年了。但从自己不注意到注意“姓氏学”还是有一个过程。我想不妨把这个过程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12.
时值春夏之交,我们在友人陪同下驱车来到宝鸡市南清姜河东岸,参观传说中的中华始祖之一炎帝的诞生地.这里原有炎帝沐浴过的九龙泉、神农词、姜炎圣母庙等规模恢宏的建筑.岁月沧桑,现在只有一汪古老的泉水和明代所立的刻有“浴圣九龙泉”的残碑.遗址虽荒凉,却激起我的百般感叹:古人说“炎帝以姜水成”,看来确有遗址存在嘛!友人补充说,这是《国语·晋语》一书  相似文献   

13.
殷周青铜器怪异动物纹饰的意蕴●刘志荣据考古发现,青铜器最早出土于马家窑遗址,而青铜器纹饰最早出现于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纹饰渊源于石器时代。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是正反两方面均刻有兽面纹饰的石器,与殷商时青铜器上的纹饰极为相似,从中可以看...  相似文献   

14.
陈美林 《寻根》2012,(5):17-21
危兆盖先生在《寻根要有度》《寻根》,2012年第1期)文中指出有些人总要“寻找到一个有名头的人物来认作老祖宗”,而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心理浑水摸鱼,专门在弄不清楚的事上出成果,往自己脸上贴金”,“这种毛病,过去有,现在也有,甚至也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此言极是,笔者深表赞同,手边正好有一例,不妨一说。  相似文献   

15.
安宁大地     
正一、生命篇鸟雀据说乌鸦能提早闻到腐肉的气息。村庄的人们说,听到乌鸦啊啊叫,村庄里就要有人去世了。为此,人们又把说不好的事应验的人骂为"乌鸦嘴"。乡村世界,各种鸟儿都有,这当中自然少不了乌鸦。可是在平时,人们似乎不容易听到乌鸦叫,又或者是听到乌鸦叫两声而并不在意。只有当村庄里有人病入膏肓了,人们这才注意到了乌鸦,  相似文献   

16.
正东阳字库塔,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北新村的嘉陵江边,因其第五层刻有"文星阁"三字,又名文星阁。据现存文献记载,该塔始建于清代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于道光初年。东阳字库塔第二层刻有"惜字藏"三字,清楚地说明了该塔的用途是焚烧字纸,反映了清代北碚地区民众的敬惜字纸信仰。该塔经过340多年的风雨,总体保存完好,塔身底部因岩石风化和树根缠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寻根》2012,(5):53-54
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铜鱼符,此符为铜质,鱼形,长5.1厘米、宽1.8厘米,头部有一圆孔,可以穿绳系挂。外侧凸起,刻有鱼鳞纹,内侧平整,阳刻一“同”字及阴刻“九仙门外右神策军”八字铭文。该件文物系东营市广饶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普查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微笑的神韵     
据说,在非洲丛林地带,生长着一种笑鸽,淡淡的红褐色羽毛,翅上略有几许翠蓝色斑纹,甚是好看。每当求偶期,雌雄相对,互相鞠躬,欣喜盈面,并发出悦耳动听的笑声,显然是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笑,是从脸上流露出的一种表情,借以展示内心的喜悦、欢畅。一个新生儿降临人世,当学会笑之后,即与周围的人产生了情感的交流,也讨得了人们的喜欢。到了成年以后,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把笑运用得那么随心所欲、神韵自如了。于是,笑得好也自有一些讲究。现代都市女性,十分注重化妆美容。她们不时地往脸上扑粉、涂口红、绘眼影等,岂不知“微笑”…  相似文献   

19.
凡到过侗家山寨的人都会注意到,这里许多溪流上都架着一座座美丽的桥,当地人谓之曰“风雨桥”。这种桥梁不仅结构精巧,美观适用,而且也是侗族人民美德的体现。另一种侗族独特的建筑是鼓楼,还有就是凉亭。侗族人民有一种风俗,就是经常义务架桥铺路,并在逢年过节或过...  相似文献   

20.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歌声浑厚、深沉、悠扬、抒情c唱歌的是安徽省文化厅厅长陈发仁。童年的他就非常喜欢唱歌,爹妈给了他一副好嗓子,他象只快活的小鸟不停地唱啊唱。他永远不会忘记,小学三年级时那位高个儿,平头顶,白净脸上架一副眼镜的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会唱那么多的歌:《太阳就是毛泽东》、《秋收》、《赶牲灵》、《春天哩哩哩》……,小发仁简直被他迷住了,象着了魔似地只要有机会就往他那儿跑。吴老师天天教他唱歌,还教会了他识简谱。老师说他嗓子好,将来一定能当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