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方言文化丰富多彩,加之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各有特点,就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要想唱好民歌,就要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特点。才能让作品的涵义得到诠释,让听众一饱耳福,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民歌的概念以及特点.演唱者除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更要注重民族风格以及个性化.民族歌曲要善于表现民族的气质与特色.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轻轻推开一扇窗》是一首现代的中国艺术歌由,最开始是运用民族唱法演唱,在新的观念下,运用了民歌羹唱的演绎方法来演唱,本文就是针对民歌莫唱来分析和理解《轻轻推开一扇窗》这首歌曲的。这首歌曲线条柔和,感情丰富,由浅入深的将歌由情赢带八人心,这首作品也成为了声乐演唱中对情感把握和演唱技巧历练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民歌七首》是西班牙语艺术歌曲中非常优秀的作品,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很重要。要学习歌唱,就必须大量地演唱音乐作品;要把歌唱好,就必须演唱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音乐作品。国内现阶段的声乐演唱中接触较多的是意文、德文、法文等,对于西班牙语这样的语种很少被演绎。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对西班牙民族音乐中的奇葩《西班牙民歌七首》的艺术风格特征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析,为《西班牙民歌七首》的演唱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5.
《小河淌水》是由尹宜公于1947年根据弥渡民歌收集、整理并创作的一首云南民歌,是现代流传比较广泛的民族声乐表演与教学领域女高音声部的代表曲目之一。本文将从歌曲的演唱分析这个方面来阐述,其中将分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分析两个要点进行详细论述,以便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和演唱我国优秀的民族作品。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由两者融会贯通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音乐体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化、风俗、自然环境、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写照。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个人的创作。近年来,许多音乐爱好甚至音乐工作对民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具有民族风味的和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就是民歌。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民歌,关键是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符合民歌的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爱尔兰     
在英国各岛屿中,爱尔兰自古以来就居住着凯尔特系的民族,使用起源于盖尔语的爱尔兰语,英语是第二公用语。因此,民族也分为两类:以爱尔兰语演唱的民歌和以英语演唱的民歌。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民歌作为其独特的一个分支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民歌演唱各具特色。章结合作多年的演唱实践,从民族歌曲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的风格以及独特的韵味等几方面,探讨如何把握民歌的演唱风格,从而提高民歌表演和演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冀东民歌的曲调丰富优美而又口语化,要掌握其风格与演唱技巧,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以字行腔是把握冀东民歌风格的基础,口传心授是把握冀东民歌风格的方式,韵味是把握冀东民歌风格的灵魂,声乐演唱技巧的正确运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民歌的演唱,是民族声乐工作者最为根本性的问题。今天的时代,我们大多数声乐表演者和学习者都脱离了地方民歌产生的当时实际劳动环境或地方独特风情,所以有些时候,对一首民歌的理解会欠缺深刻,演唱会表达的不那么合体;或者也会由于一首民歌看上去很简单,就只很表面的按记下来的谱子将它的旋律和歌词演唱出来,虽然节奏音准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却感觉很肤浅而很难打动听众,将教师的口传身教逐步过渡为学生们拥有自主自创的歌曲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包楞调》作为一首经典民歌,在演唱中体现了民族唱法的审美个性与艺术魅力。既包括传统的民族唱法,也包括在传统民族唱法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呼吸方法、共鸣方式等技巧而形成的"民族新唱法"。在当前"民族新唱法"已成为民族歌曲演唱主流技法的情况下,选取传统民族唱法中的特定技法与之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彰显民族声乐审美情韵的表演方式,是笔者演唱民族歌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勤劳勇敢,且能歌善舞,羌族民歌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艺术灵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初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羌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  相似文献   

14.
“戏歌综合”是中国民族歌剧将戏曲、民歌演唱特色进行辩证综合、风格独异的演唱艺术。它既有民歌演唱的亲切、自然,戏曲演唱的运腔、韵味,但又不同于戏曲演员和民歌手的演唱。它通过“字、声、情、韵”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极为鲜明地反映出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创造的民族品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了解民歌的产地、掌握民歌产地的方言特点,掌握民歌的风格色彩;民歌的产生背景、准确把握民歌的主题思想;唱好民歌的装饰音、正词和衬词以及尾音、拖腔;融入其它演唱方法;身临其境去采风等几方面来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底蕴,民歌的特点与风格不同,演唱技巧各异,只有了解地域文化特征,掌握民歌演唱的要领才能领唱民歌。  相似文献   

17.
唱好民歌要掌握哪些技巧?这个问题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掌握好民族演唱的语言技巧和发声技巧是比较关键的两个方面。学习相掌握各种民族的语言技巧十分重要,因为民歌的(?)明风格,主要是由它的语言特色来体现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渊远历史,风土人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言,这些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音乐相结合而形成了绚丽多采,如诗如画的各地民歌。据最新统计,我国的56个民族中,除回、满两个民族已经转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其中部分民族还分別使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形成了目前我国的78种民族语言。如汉语,因地域的不同,方言千差万別。各种民歌的不同风格,正是和其使用不同语言密切关连的。  相似文献   

18.
寻找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契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课的铃声结束了教室里的喧嚣,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期待着这节音乐课的新内容。在复习完上节课的内容后,我请几个同学给大家演唱几首他们熟悉、喜爱的外国歌曲,以导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随着几名同学的演唱,我发现了自己导课设计的失误,我原设计由几首外国民歌导入英格兰民歌,可学生唱的几乎全部是韩国、日本的流行歌曲,而且大多数是用原文演唱,随着同学们一遍遍的喝彩声,我深知这节课不可能再违背同学们的意志而强加给他们所谓的英格兰民歌了。  相似文献   

19.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音乐体裁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写照。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不是个人的创作。近年来 ,许多音乐爱好者甚至音乐工作者对民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具有民族风味的和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就是民歌。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民歌 ,关键是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符合民歌的 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地方民歌中的歌词,几乎都是以作品所代表的地域和民间风情及地方方言为主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个性,它是因为符合了当地百姓的艺术欣赏而流传下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各地方言的差异,我国的民歌才如此的多姿多彩,民歌才各具独特音调及唱腔。所以,用方言歌唱民歌,是将民歌的区域特点和韵味通过语言方式加以展现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以著名西南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歌词处理为例,从语言处理、语气和速度处理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将这首民歌的歌词处理得当,并希望能将这样的分析思维模式推广到教学和学习中,希望学生能自觉地进入到歌曲演唱的前期分析中去,改掉肤浅演唱的毛病,养成良好的歌曲分析演唱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