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打硬气功     
排打硬气功,是峨嵋功法内功、外功练习的有机结合。内功练到相当“火候”以后,硬气功会自然地因内气充实而功成。内功通过形体、呼吸、意念的运作,可使内气运聚,形成动力核心,并借此以气运力,发动体内真气产生爆发力,从而提高人体承受力和抗外力。 排打硬气功共有四步功法:一是“丹田功”,亦称气功散;二是“腹背功”;三是“胸助功”;四是“浑元功”。排打硬气功要经过三层功夫的磨练:一层功夫是练其形似,使动作协调、连贯、准确。即反复地练习体验,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二层功夫是练气自然畅达,每一个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准确,使呼吸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以气摧力、以力助势,形、气、力、势合一的功效。三层功夫是用意领气,是前二层功  相似文献   

2.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9):27-30
一、桩功(一)动桩功动桩功是九宫八卦拳的桩功系列功法,原传名为“揉球功”, 亦称“云球功”,共八式。此功是在练好静桩功,获得充足内气后,在内气的催动下以意念传神达形,引动手臂带及身体,云球打圈,行气传力,外动内静的内功功法。动作歌诀曰:舒顺自然,妙生意趣,静动慢快,刚柔相济,拧摇翻展,缓中寓急,内气运行,乾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武当武术动作要领、特点与道教内丹养生术以及三丰丹法功法进行分析。认为:武当武术中"沉肩垂肘,虚心实腹""细长深勻,气沉丹田""心息相依,任其自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要领、特点分别是道教内丹养生术筑基阶段炼形、炼气、炼心的整套功法的要诀。  相似文献   

4.
岳武 《武当》2012,(12):17-19
(接上期)四、动作要领1、吐纳方法(1)"抱圆守一"为功前调息动作。吸气的同时环抱双手呈阴阳子午诀,自然放于小腹前。然后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通俗说法是肚脐眼下一寸三的区位)60秒钟为度。感受小腹部随呼吸一起一伏。也叫胎息动。(2)"朝山望月"整组动作要随呼吸的快慢节奏来调整动作的速度。一般地说,吸气舒缓;呼气速度相对  相似文献   

5.
马杰 《武当》2014,(5):10-12
武当内功太极拳,系武当玄门丹派道家修炼摄卫大法中的“内功太极”动功,是武当气功太极拳的高层次上乘摄生方术。它根据《易经》太极阴阳的精髓,天人合一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武当养生功     
上官少侠 《武当》2007,(9):48-48
本功法具有独特的养生长寿之功效,民间称为南功,是一种速成,自然,专炼内气的武当内功。该功法动静兼备,炼修并重,招式精简,易学易练,得气快,安全可靠无偏差,百日即可功成,速通周天,  相似文献   

7.
活量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必测项目,其操作方法简要概括为:受试者手持吹气口嘴,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地吸一口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像闻花式的慢吸气),屏住气向口嘴处以中等速度和力度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以上动作要领至关重要,为技巧运用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意念身体训练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意念导引,调动本身的内气力量,作用于运动器官,使之意、气、力充分地发挥,来提高身体素质。训练时要做到:心静用意,始终保持心平气和,完全用“意念”来引导动作。要内外相合:外合是要求动作非常协调,左右上下前后配合得当,姿势自然、舒展。内合是要用心意来指导气与力的运用,意到何处,内气也随之运到:外形随之而动,力亦随之而至,达到内外合一,心身合一。在身体训练时,注意呼吸的深度,要求气从小腹(丹田)发出,掌握好发力的顺序。避免用气过猛,动作僵硬。开始训练时,动作可稍慢些,体会用意、运气、发力的过程,然后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熟练地把意念应用到身体训练中去,使之提高运动  相似文献   

9.
岳武 《武当》2010,(3):10-12
武当五行养生桩是武当道学专家、全真教龙门派第22代传人武当纯阳门一代宗师刘理航所传承的正宗长寿养生功法之一。它的特色在于运用后天八卦之理,应对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特殊的肢体运动方式,作用于五脏(心肝脾肺肾),使身体得到综合性保健。有云:“骨者肾所主,力者心所主,筋者肝所主,气者肺所主,肌肉者脾所主。”练好此功,可达到筋壮、骨壮、肌壮、气壮、力壮等内壮强身,还可达到精足、气充、神溢而祛病延年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晖 《武当》2004,(1):13-14
“武当太极三丰掌”者,乃内家拳之绝学,由当代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掌门人郭兆凤老师所首创。他上承河南赵堡太极之正宗嫡传,以武当传统太极十三式及古易河洛先后天之变化为基础,博采众长,融陈、杨、武、吴等行气运功之精要于一炉,而独树“武当太极三丰掌”之一帜。其所以冠  相似文献   

11.
孙存周 《精武》2005,(11):30-30
今之学拳术者,每好高骛远,辄以练气凝神,毋须拘拘于形式。这种理论同极高深,但它不切合于初学者。因为拳术无论少林武当,欲舍姿势之外,是无其他致力之途。且拳术贵在顺中用逆,导气下沉,动中求动,神不外散,则自然气聚神凝。其姿势纯正者,呼吸即调;其形态乖谬者,则呼吸已如其形态而形成散乱:余闻之先贤云:拳术练气凝神须向姿势平正中求之。形正则气和,  相似文献   

12.
陈理胜 《武当》2012,(3):6-9
武当五行养生功是众多武当修炼功法中的一种,仅在武当山道门内秘传。功法分为静功和动功。静功中有站功、坐功和睡功的练法,动功中有龟、蛇、虎、龙、鹤五形的练法。武当养生功的动功是以道家内丹功夫为基础,经过筑基炼气,元气生发,有了内功基础后,对五种形象的动物,象其形,取其意,以自然界珍禽灵兽中的生命规律,服务于自身修炼,达到练骨、练形、练筋、练精、炼气、炼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家小周天功是武当内家拳筑基功,由赵信慧道长传授。他精通内家拳术,内功造诣很深。常习此功,精神旺盛,内气充盈,河车小周天运转,百脉俱通,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御侮防敌,修炼铁布衫功,并对慢性疾病疗效甚好。一、功法姿势:以半跏趺坐为主,(单盘坐,左腿压于右腿之上)手掐子午连环决,以左掌内拇  相似文献   

14.
武当吐纳功     
张祖仁 《精武》2007,(3):49-49
一、源流武当吐纳功,是笔者汲取张三丰的太极图精华,系统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后,创编出的一套内功修炼功法。二、功理功效其以炼气、调气、行气、调血等方法,通过意念和呼吸配合来达到强身治病的  相似文献   

15.
简化太极拳     
学习内容简化太极拳第八组动作(21~24动)。搬拳、拦掌、打拳的动作规格。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及全套练习要领。动作提要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代体育》编辑部转来本省和外省许多关于气功问题的读者来信,未及一一作答.这里,就科学地对待气功有关认识问题,做简要答复,供气功锻炼和研究参考. 问:怎样正确理解气功的含意? 答:气功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有人说,气功是练气的功夫,是呼吸功,这不够完全.气功不光讲气,讲呼吸,还讲形、讲意.形指练功时采取甚么姿势,意指练功时注意力集中到什么地方.形、气、意,三者要求密切结合,首要是意、其次是气,再次是形.通  相似文献   

17.
阎彬 《武当》2009,(12):8-10
武当内功易筋经以外动辅以内功,内外兼修,是武当内家功夫的代表功法。本功练习时,不仅能对外在筋骨产生扩张、缩挣、绷拉及撕分等锻炼效验,而且全身内外均可体会到松与紧的弹性感应。另外,其练法也不仅仅是在直线上的,其中还包括有拧旋转动、翻滚与伸曲、缩小放大、吞吐开合,以及上身与下肢的相反转动等动形。  相似文献   

18.
八卦吸魂掌     
吴冲锋 《武当》2007,(10):27-27
"八卦吸魂掌"是武当气功绝技,为武当派中秘不外传的功法,本功主要以修炼内气为基础,以意屏气,发气击人。此掌功习成之后威力甚大,功成之后,单掌可开砖破石,故不可随意与人试手,以免伤人。  相似文献   

19.
回春一丹功     
此功结合气而动,屏气而吸,畅入呼吸自然,如入无物之中,心中所想之事尽善尽美,无喜无忧,回归自然,气动而移。此功可通经络,止痛,坚持练尽,对各种疾病皆有治疗作用。准备式双脚自然分开立站,完成中天动作后双手在腹前相叠,左手在上,掌心皆朝上,两手大拇指相对,双臂略向外撑,眼轻闭,舌顶上颚(图1)。第一式台日归来1头渐渐向左转(图2】。随之上忙也略问王传,同的双腿屈膝路下蹲,双手出开始回三到方伸出《图引。2上体渐渐在转,双腿保持屈膝,双肩自然间召转动,用动方手向在、同上\向后弧形运动,甚胃屈的抬至胸后*闯,…  相似文献   

20.
陈理圣 《武当》2011,(12):5-6
武当派无极站桩功,俗称站桩功,或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称谓不同,其实质目的是一回事。站无极桩的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要是开发人体内的潜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劲力),使我们身体里的气劲力都能得到开发和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