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借助工作中几件事情分析中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从中我们感知到:学生在成长中,难免会做出一些不成熟、不理智的事来,对于学生身上的现象,我们不仅仅要从学生本身找原因,更应该从学生所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找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寻找原因首先必须要搞清楚问题是在哪里产生的。学生的过错行为是由于一些不良外部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也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观察和教学实践,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等三个方面,剖析和探究造成学生写作水平的深层原因,并尝试一些新的作文教法,以期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写作的主体。写作水平低,首先要从学生自身找原因  相似文献   

4.
庄稼长势不好,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农民知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学生犯错了,老师们应该像农民对待庄稼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从自身找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黄茂清 《教师》2014,(16):94-94
当我们毫无保留地将我们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时候,有些学生似乎并不买账,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学生并没认真听讲。难道是学生不给老师面子?或许我们也该反思下自己的教学,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我们的讲授是否生动有趣?我们的知识讲解是否与生活联系紧密?我们的讲解是否到位,是否易于理解?多找办法,多找原因,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6.
教研目的在审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专业发展好的教师,在反思教学经历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找自身的原因,从主观上反思自己的教学;相反,许多老师在发生教学问题时,习惯于找一些客观的原因,充满抱怨。因此,让教师改变反思的归因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树立"改变自己,影响学生"的互动理念,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学习存在诸多不适应.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学习状况。究其原因,过错不在于学生,教师要从自身找原因。是我们习惯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机械、单一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程邦华 《教育文汇》2014,(11):39-40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物理这门课,一听就懂,一考就糟”。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不认真听,知识掌握不牢固然是一方面,而教师也应找一下自已的原因。本文从教师角度,分析一些出现该“异常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田丽霞 《班主任》2014,(5):63-66
学生总是不完成作业怎么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要破解这个难题,既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还要从教师身上找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5):72-74
初中数学潜能生是初中学习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学习困难的状态,教师与学生要正视这一现象,从学习障碍中找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找策略。本文根植于初中数学潜能生产生的原因,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寻找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分别从基础的夯实,"学讲"合作人、信息化教法等方面入手提出立德树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潜能生的转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们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把教学遇到的问题推到学生身上,抱怨学生学习不认真、贪玩、不听话等等。为什么我们不从自身找原因呢?难道说自己的教学就非常完美吗?学生对教师.对学科知识是喜欢还是厌恶呢?归根结底,教学要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学习.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先人为主”的意识是教学顺利开展.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湖南教育》1989年7期的征评课例《“从问题中找”和“不能从问题中找”》,我们以为是两个上得很糟糕的教学片断,原因有二: (1) 教法考虑不周。在前一个片断(“从问题中找”)中,教师没采用多种方法,去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也没提出任何问题让学生分析、思考,仅凭某个学生回答的语言和个别例子,就匆忙、草率地作  相似文献   

13.
张晓蓉 《考试周刊》2010,(22):66-67
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制、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都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成功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涨.这些现象造成的原因究竞是什么呢?也许是受现行高考选科制度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应该更多地从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去找找原因。本文作者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效开创高中数学教学的新局面谈了一些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影响教学过程的责任推卸给学生,一旦教学过程受阻,总是从学生方面找原因,认为是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诚然,学生行为会影响教学过程,但从教学的另一方面看,我们也应该从教师身上找找受阻的原因。一、影响教学过程的原因在看待学生行为时,不同教师的反应是有差别的。一种教师在看待学生行为时往往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表现为:尊重学生作为自己一样的人的尊严和权力,不强迫学生接受他们对是非的看法,不轻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这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时较为宽容、较具弹性,能够比…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通过近3年的观察,发现一个问题总是困扰着学生——养蚕的成活率不高。由于这个原因,大大打消了学生养蚕的信心。养蚕本是一项简单的饲养活动,可我们学生的养蚕"成活率"为什么就不高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实践性探索,现将本人的思考与探索就"从学生养蚕的实践中找原因""从实验班养蚕的尝试中找答案""让成功与经验与学生们一起来分享"这几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物理这门课,一听就懂,一考就糟"。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不认真听,知识掌握不牢固然是一方面,而教师也应找一下自已的原因。本文从教师角度,分析一些出现该"异常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它必  相似文献   

17.
方颖 《物理教师》2003,24(7):17-18
我们平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我们教师认为是简单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但是学生那头的情况往往和我们教师估计的正好相反;有的学生常说“我上课听懂,作业会做的,为何考试考不出?”,我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有30%左右的学生中存在这种情况。碰到这种情况有的教师往往会批评和埋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知识掌握的不好,我认为学生这一头固然有原因,但我们教师应该好好地找一下自己的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的知识难点,要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样我们就能看出更多的问题和学生掌握不好的真正原因,下面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分析一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学困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发现的确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学生 ,关系着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否 ,关系到我们的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现。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 ,从而找的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一、观察"不好讲",从课情入手政治课不好讲,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感同身受。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政治课固有的一些属性和特点找原因。1.从学科属性看政治课首先是理论课,有着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思维薄弱的学生自然感到"难学"。学习仅因为考试的需要,欠缺自觉性、主动性。我为此专门调查过学生,政治课为什么"爱你不容易"?其中有这样一个说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作文“克隆”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非偶然现象,也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生作文的不认真、不严肃、素质低下等原因。我们既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又要从教师的作文教学上总结经验教训,对我们整个作文教学做一番审慎的思考和检查。学生作文的凭空捏造、抄袭,当然首先是由于他们头脑中没有可写的东西,平时缺乏素材积累,是在教师的强迫下生硬“做”出来的一篇篇的东西,于是他们便不得不硬着头皮敷衍出一篇来,或者把别人的现成的东西顺手牵羊地拿来用,既是应付检查,又无形中欺骗了教师,这的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苦差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