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西省实验小学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进行活力教研、活力课堂、活力作业、活力环境、活力体育、活力艺术等活动,形成了"活力教育"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进入瓶颈阶段,固守"老一套",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呈现出活力。本文从三个方向出发,对中职学校教育创新作简单探究: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亮点化,用特色热门专业"笼络"学生;二是职业技能教育与德育和谐发展,加强德育课程;三是办学与工厂接轨,自主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是一所大型寄宿制学校,按照"办学条件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学校在18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坚持在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机制、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探索创新,激发办学活力,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职院校教育工作已进入瓶颈阶段,固守"老一套",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呈现出活力。本文尝试从三个方向出发,对中职学校教育创新做一简单探究:专业课程设置亮点化,用特色热门专业"笼络"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与德育和谐发展,加强德育课程;办学与工厂接轨,自主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5.
翟博 《教书育人》2006,(8):M0002-M0002
1.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办学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2.教育创新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建立相互竞争机制,不断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是教育均衡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带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教师和校长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3.弱势群体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弱势群体教育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势群体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难点,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特色办学能够激发学校的活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可靠的保障,为学生提供多个层面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学生特长与能力的培养。特色办学既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又是彰显学校个性、整合学校办学资源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定位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科学定位是构建特色学校、发展学校特色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章丘市第四中学位于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章丘市政府驻地——明水,是济南市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秉持"面向世界、着眼未来,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和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研教改,拓展办学特色,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杰出单位、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特色办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发展追求,作为学校管理,要抓住办学特色展开实践活动,需要对特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宽特色视野,形成更多办学成长点,促进学校管理走上新台阶。书法教育、科技发明、发展银行、stem试点,让学校管理迎来快速发展契机,管理者要看到办学的优势条件,也要关注学校的发展潜力,将特色做到极致,才能打造教育品牌,塑造名校。  相似文献   

9.
孔昭娟 《辽宁教育》2012,(16):48-50
教育理念是对"办怎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系统、成熟的思考。十二五期间,我校提出了让活力涌动,让生命绽放,让身心愉悦;润泽生命,激活潜能的"活力教育"理念,从开发特色课程、加强教师研训、培育校园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需要,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惠安第五中学,以"科教引航,艺体见长"为办学特色,同时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开展了科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总结出一条科教引航的特色办学之路,从而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安维民 《辽宁教育》2013,(7X):46-47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好特色。"这句话帮助我们对"办学特色"进行了准确定位:办学特色应当以正确的理论体系为支撑;办学特色具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能力;注重特色表达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形成办学特色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在发展中实现;办学特色要有标识性,有很强的识别度。这一切又都要基于全体师生思想的统一与传承,这种统一与传承就是不断创新、不断积淀的过程,只有学校领导与全体师生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并且这种共识不会因为队伍的变动轻易动摇,一所学校才有可能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国新 《辽宁教育》2013,(7X):62-62
<正>一所学校要打造精品办学,就必须注重学校内涵的发展,以深厚的文化和鲜明的特色,精心塑造在省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办学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就是抚顺市第五十中学创新发展的教育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什么,依靠"创新教育"如何打造学校自身的特色品牌,是许多基础教育学校寻求的突破口。五十中学经过17年的"科技创新教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特色发展之路。五十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始于1986年,曾经历了"偶然中起步——争论中崛起——创新中腾飞"的三部曲。20年来,学校牢牢坚守"科技创新教育"这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6):F0002-F0002
<正>学校以"致远"为校训,坚持"开发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办学理念,遵循"以规范办学为前提,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特色建设为品牌"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了"生命化教育"的特色。江苏省重点课题"高中生命化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取得初期成果,美丽宁静的校园内蕴含着生命气息,宽敞灵动的教室里充满着生命活力;办学质量和品位不断提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  相似文献   

14.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素有"晋疆锁钥、山西屏障"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左权县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凝民心、聚合力,多措并举保证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抓内涵,创特色,办"精"教育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的独特之处,是学校办学个性的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沈河区朝阳一校既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沉淀,又有超前办学理念的引领。基于学校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我们把"十一五"期间的学校发展聚焦在"活力教育"上,凝练出"活力教育"的办学思想。"活力教育"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学校管理者的智慧惠及教师的幸福,让教师的激情彰显学生的活力,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如何为"活力教育"的实施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共享教育"是人民路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的特色定位是由自身现实特点和历史发展积淀等内在条件决定的。人民路小学是重庆市渝中区确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之一。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87%。学校从公平教育、平民教育理念出发,形成了"共享教育"的办学  相似文献   

17.
学校创办特色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独到的科学办学思想,对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远见卓识,对办学的创新意识,也体现了学校广大教师刻意追求的成就时机、忠诚于教育事业坚定信念,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坚韧不拔的刻苦努力等品质和品性。特色教育的刻苦努力等品质和品性。特色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相比较,具备以下一些主要的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刘文辉 《教育》2011,(36):28-29
<正>2008年,笔者所在学校确立了以美术学科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围绕创建美术特色学校开展工作。2011年4月,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南省首批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反思几年来学校由"学科特色"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强化行政效能是学校快速步入美术特色教育轨道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质量与特色: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是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民族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二者均不可忽视,也不可偏废.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都是系统性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选择、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都与之密切关联,都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与发展特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办学特色成为高中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教育体质不断改革、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各类学校面临如何以特色办学来提升学校品位和内涵的挑战.特色办学能够提高办学的效率,形成办学的活力,进而使学校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