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诗歌让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诗歌美育更是培养"完全之人物"不可缺少的环节。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从四方面入手:朗读吟诵,感知"美";入境悟象,理解"美";激发情感,感悟"美";驱动想象,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3.
审美就是能动的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它是伴随着人一生的重要素质.通过探索"如何欣赏服饰美"中"形式美"的原理,来提高学生认识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同时来旁通其他艺术门类;通过"时代感"的论述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调整学生的审美取向,挖掘服饰与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剑川白族本主神话传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人物体系庞杂,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剑川白族民间故事中的本主艺术形象性格鲜明、人物类型多样,蕴含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剑川白族人在历史的发展中将"守善求美"的审美原则加以积淀,在审美形式和审美内容的互相契合中生成了具体的文化存在物——剑川本主艺术形象。剑川白族本主形象是民族审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文化符号,这个符号的存在体现了白族审美世界的内在文化密码和审美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5.
“图书漂流”:分享“悦”读的快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上最大的图书俱乐部里,来自全球145个地区的60万网民正在玩图书追踪游戏.他们把书悄悄留在公共场合,等待幸运的后来者把它带回家,然后再次将它传递下去.一本书的环球旅行或许将从此开启,爱书的人,正在分享"悦"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多读多写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如何让学生"悦"读"乐"写-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小策略:1.变"罚"为"奖";2.多多赞美;3.化"闷"为"趣";4.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7.
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积淀着人类的审美心理。新闻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新闻作品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也理应将新闻纳入自己的视野,研究新闻美,建构新闻美学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正纵观艺术历史,有的人因曼妙的歌声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歌者,有的人因不拘一格的艺术创作,开启了一个新的审美潮流,历史铭记的似乎永远是那些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特殊的艺术才能创造了伟大作品的人。但在百年来的音乐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例外。一个女人凭借着五音不全的嗓音和从来不在调上的歌声,成为了她那个时代最有名的歌手,可以称得上是"非主流"和"我型我秀"的鼻祖,她就是佛罗伦斯·佛斯特·珍金丝。  相似文献   

9.
曹懿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65-166
布洛是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原为瑞士人,后入英国籍,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授,兼通意、德、法、俄、西班牙、中等六种文字,著述涉及文化、文学、美学等许多方面。他在1912年的论文《作为艺术要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提出"心理距离说",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认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只有保持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扩展开来,"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统称为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心理距离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距离产生美"进行粗浅分析,进而强调"距离产生美"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07,(2):86-87
阅读可以使自己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日积月累的那种"书卷气"。这种"气"必须靠坚持阅读,才能慢慢积蓄而成。这种"气"散发着书香而不呆蛮。这种"气"从人的灵魂与血液里、从人的神情和眼底里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这种"气"是伪装不出来的,也是模仿不到的。这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气息——"悦"读之美。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非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学法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丹 《科教文汇》2012,(13):93-94
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加强对古诗词的习学,对于个人人文素养、审美观念和情感品质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结合学生思想情感特点选读和精讲作品,结合学生不同专业背景赏读作品并突出对重点字词的讲解,对于提高学生接受古诗词的兴趣、实现教学目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学位论文作为高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aTeX是一种格式化的排版系统,将它应用于学位论文的撰写,真正做到编辑、排版、校对一体化,在较高层次上实现学位论文排版的美感。讨论了如何采用LaTeX系统来撰写学位论文。如果将此作为学位论文模板共享将大大节省学位论文的排版时间,提高高校学位论文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然生漆的构成成分分析入手,更加科学的说明生漆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再从化学的角度详细的叙述生漆的成膜过程,最后从微观结构上分析漆材料的美感。这对我们理解生漆的材料特点更加科学化,进而更有利于我们对生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人的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意识和主观思想倾向.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有充沛精力的高智群体,在行为上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取向进行调查分析,为指导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工作:引导学生向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艺堃 《科教文汇》2011,(19):131-131,135
本文拟把科学的发展同美学的进展结合起来,通过现代科学解读美学最基本的问题,再以时间为序指出历史上美学和当时科学体系的关系,进而说明美学是以科学为基础,与时俱进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吴力 《科技广场》2012,(6):230-232
海南省琼中县有奇巧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还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黎苗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用现代精品意识来开发琼中的旅游,依靠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实现琼中旅游的腾飞。  相似文献   

17.
公民教育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受到当代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教育成为其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通过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科技悬赏奖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发挥人们的智力潜能,最大程度促进科技创新、以及为最迫切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1714年至今,科技悬赏奖已经有近300年的发展史。科技悬赏奖在设奖主体,获奖对象以及被悬赏的技术方面各具特点。设立科技悬赏奖对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奖励与政府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的不足。我国具有设立科技悬赏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作为人类学核心思想之一的“地方性知识”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的科学史研究案例,探讨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并分析了由于此概念的引进而带来的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说法。作者认为,带有文化相对主义特征的引进“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是对多元的历史的承认和尊重,是对其他民族和智力方式之合法性的认同,也更加有益于科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蔡家谱 《科教文汇》2014,(14):136-137
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和延续现象,它以其特有的流行音乐思想在中国内地歌坛开花扎根,中国流行音乐是一种现代精神的折射,反映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方式在不断变化。关注初中音乐教学里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