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操动作的连接,是自选动作编排,动作难度发展和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体操动作连接的基本结构和组合形式的分析为自选动作的编排和动作连接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女子自由体操自选动作中的“三串”技巧跟斗动作,是衡量个人和全队技术水平及难度高低的标志。本文分析了我国运动员“三串”技巧跟斗动作的难度和质量,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女子自由体操自选动作中,需发展“NV、RV”难度动作等等。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合建的成套动作编排不仅能帮助运动员顺利、流畅地完成比赛,而且能直接冬高成套动作难度得分。一套自选动作由10个不同的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就是构成成套动作的基本单位,离开这些具体的动作,蹦床的成套动作也就不存在了。选用单个动作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前言 将自选动作中不同难度的动作合理搭配可以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和动作质量,从而使运动员能够选用更多高难动作使全套动作的难度分提高,所以此方面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自选动作的成绩有很大意义。虽然国内有部分研究已涉及此方面内容,但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统一界定高难动作的方法,每次要根据运动员水平暂定一个难度水平线,高于这个难度分的动作即为“核心难度”,这样不利于标准的统一和操作。  相似文献   

5.
男子蹦床网上自选成套动作的编排规律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8蹦床世界杯系列赛(丹麦站)男子蹦床运动员完成的37套网上自选动作的录像解析和统计分析,探讨男子蹦床网上自选成套动作编排的规律与特点。结果显示,自选成套动作的编排,应考虑到难度值计入成套最后得分这一因素;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单个难度动作选择,不应低于1.0难度值以下,1.6难度值的高难动作在成套编排中应具备;为了增加成套动作难度,除每个动作加转体外,还应增加转体度数。  相似文献   

6.
1997年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97 年芬兰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规定、自选共32 套动作进行难度与编排统计分析,得出:1) 在规定动作编排时,把对规则有特定要求的两组动作宜放在成套动作的起始和结束部分;2) 在自选动作的编排时难度值大的动作一般放在成套动作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而中间部分多用于中等难度和较高难度的动作;3) 获奖牌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分值明显高于未获奖运动员。4) 成套动作可以有2~3 个高潮。  相似文献   

7.
通过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对十运会蹦床网上决赛男子单人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运动员预跳能力、动作时间已有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差异;位移方面存在不足;高度加分目前仍然不足。动作难度、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我国男子运动员整体水平发展不均,竞技水平发挥不稳定。应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增强动作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的难度储备。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基础训练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蹦床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两个方面对蹦床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难度动作的发展、姿态错误的扣分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合理有效地进行基本动作、基本技术训练能够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基本动作的训练水平决定了难度动作的发展水平;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是减少由于动作技术错误而导致的姿态错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新周期规则下第51届利物浦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操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及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索新规则下自由操项目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运动员提升自由操项目整体竞技实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成套动作编排上优秀运动员多以E组、F组的高难度大空翻动作作为开场,以提升起评分,之后为单周空翻转体与单周空翻转体之间的连接串,中间为简单的单周空翻转体和非技巧动作进行过渡,而结束动作多为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2)连接串的选择上,8套动作中仅有4串使用了单周空翻转体和多周空翻的连接,但有3串出现坐地的重大失误;其余4串连接均为后直900°+前直的简单连接。运动员对新规则的运用还有所欠缺,对成套动作的执行能力还有待加强。(3)竞技实力上,运动员整体难度相差无几,完成情况上除了两位运动员出现坐地的重大失误和土井凌辅完成稍差,其余选手没有太大的差距。整体来看,运动员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规则,但优秀运动员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蹦床队5名一线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与足底压力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的预跳和5个基本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研究男子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基本技术动作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分布的特征及足底压力分布的一般规律。为蹦床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蹦床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提供客观指标。研究结论:运动员完成不同基本技术动作足底压力分布特征规律相同,足底压力合力变化、压强峰值分布和压力中心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触网起跳过程双足压力合力呈单峰曲线网面达最低点时双足压力合力最大,双足压力合力最大值可达体重的3.04倍。压强峰值表现为双足第五趾骨区较高。运动员在起网蹬伸阶段双足呈现出压力中心偏移现象,与运动员起跳过程中双足用力不均有关。  相似文献   

11.
屈体前空翻两周转体540°是女子蹦床比赛中难度较高的动作,也是国内运动员在自选动作中用得最多同时失败率也是最高的动作之一.本研究对2011年蹦床世界杯无锡站进行了现场拍摄,解析了获得冠、亚、季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的该动作,同时以该动作失败的运动员动作为对比,主要从空中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结论,希冀能在今后的训练与比赛中给运动员及教练员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完成动作规格和质量影响整套动作的效果和比赛的成绩。因此.加强基本动作训练是提高健美操成套动作质量的关键。本文是作者在多年的健美操教学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与强化的重要性、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期间,我对参加自由体操比赛的133名男运动员(其中国家集训队员20名)第一轮自选动作的技术和完成情况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现据此就当前我国男子自由体操的技术现状谈些粗浅看法。一、动作难度大在这次比赛中,运动员开始串与结束串的动作难度大(表1、2),这说明各队在第五届全运会后,普遍注重了提高动作难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最近几届世界大赛平衡木决赛选手为主要对象,系统研究了当今世界平衡木技术动作发展的特点:运动员都选用稳健而简单的动作作为完成整套动作的良好的开端;木中动作难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3个技巧串动作的连接;下法动作类型表现出多样化特点,但仍以后空翻二周和直体后空翻多度转体为主流,前空翻二周下也被欧美一些选手所青睐;运动员取胜的关键是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质量,尤其是下法落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上半年两次全国蹦床比赛女子第一套动作赛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出台后的第一套动作初显自选动作特征,成套编排呈多样化趋向。建议我国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性质及个人能力选择动作并根据个人风格特点进行成套编排,并希望能为我国蹦床训练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十运会蹦床(网上)决赛的女子单人成套动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对十运会蹦床网上决赛女子单人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运动员预跳能力,动作时间已有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差异;位移方面存在不足;动作难度,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整体水平发展不均,竞技水平发挥不稳定。应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增强动作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的难度储备。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动作难度及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 2 0 0 3年中国蹦床冠军赛及第 2 3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决赛前 6名运动员自选动作的难度及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是动作腾空高度高 ,动作间高度波动小 ;其问题是整套动作难度低 ,差距主要体现在转体难度及姿势难度上 ,动作水平位移较大 ,身体姿态错误较明显 ,整套动作的成功率低。建议我国运动员在努力发展 3周空翻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在两周空翻的转体度数和姿势难度上挖掘潜力 ,并且在动作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姿态上下更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上半年两次全国蹦床比赛女子第一套动作赛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出台后的第一套动作初显自选动作特征,成套编排呈多样化趋向,笔者建议我国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性质及个人能力选择动作并根据个人风格特点进行成套编排,并希望此文能为我国蹦床训练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一点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对影响运动员最终成绩排名的D分与E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绩结构、难度动作选择以及编排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上法动作单一,大多采用安全系数大、符合规则要求的A组上法,趋于简单化,充分体现出运动员求稳的心态;(2)选用舞蹈动作难度较大的运动员逐渐增多,都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3)技巧动作以向前、向侧单个动作为主,向后类动作多以连接形式出现,且连接串呈现多样性的特点;(4)下法的主要特点均为后空翻一种类型,大多数运动员都采取提高后空翻类型的下法;(5)木上动作呈现出单个动作难度价值高,且动作连接以两个或三个动作连接为主;(6)合理处理难度与完成的关系、难度动作连接直接化、增加连接串、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则成为运动员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十运会蹦床网上决赛男子单人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优秀男子运动员预跳能力,动作时间已有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异:位移方面仍有欠缺;高度加分目前仍然不足;动作难度、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中国男子运动员整体水平发展不均,竞技水平发挥不稳定,应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增强成套动作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的难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