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国 《情报杂志》2001,20(B06):218-219
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存在的信息化差距,依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设想建立西部地区三级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大开发要实现西部大发展,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文章通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东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差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积能转变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西部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是关系全国的发展战略。本文在分析西部自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所应采取的战略模式,并提出实施战略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但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东西部差距仍在继续拉大,西部地区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因素远未形成。研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现阶段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对于正确发挥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缩小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差距,因此,必须加快西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而加快发展主要依靠西部人民的努力,依靠开发西部的智力.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西部的教育事业.为此,提出<关于实施211西部行动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是具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新举措。因此,当前急需就东西部地区合作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具体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结合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青岛市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就东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人才合作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广泛开展东部沿海与西部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西部地区仍然缺乏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条件。在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后,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通过着力深化改革,使西部大开发同时成为西部大改革,从而培育能够实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卢峰中国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而其根本是消除酉部地区较为普遍存在的“落后”现象。从客观上来说,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东西部地区间这种差距的存在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加速西部地...  相似文献   

9.
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是我国重大战略决策,在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西部地区又都是水早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人口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西北地区生态极其脆弱,西南地区又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旱灾害损失将成为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水旱灾害及生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遵循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展西部经济必须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国外、港澳台和东部的资本和技术,制定适合西部地区环境的政策,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开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高校参与西部开发的战略对策,应确定以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提出了高校参与西部开发的对策,如建立区域协作,共建虚拟研究机构,以系统集成方法进行技术转移,采用多元化合作机制,发挥大学科技园孵化作用等,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拓展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对我国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东部经济极化效应愈加明显,东部的低梯度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力度很小,相反西部地区资本、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要素加速向东部地区集中,进一步减缓了东部传统产业的成本压力,使其竞争优势得以继续保持,延长了东部低梯度产业的生命周期,同时延缓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造成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也是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从分析西部地区能源的基本概况入手,对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说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能源生产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同时,又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生态补偿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已有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提出针对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仍是资金、人才的缺乏和转化途径不健全。西部大开发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就成果转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李丹  肖贤勇 《现代情报》2009,29(10):182-184
西部制造企业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已经逐步成长起来,企业自身成长需要企业走出西部到全球市场上去竞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西部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东部企业西进,西部市场竞争变得更加透明、开放和激烈;在波动的经济环境和严峻的成长环境下,西部制造企业需要竞争情报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前驱动力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在应对经济波动、实现"转危为机"的过程中获得前瞻性、重点性和系统性的信息资源的支持,实现企业应对外来竞争、走出西部成为国际化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文探讨了竞争情报对西部制造企业崛起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发挥竞争情报在西部制造企业中的战略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8—2014年西部地区相关数据,从产业结构演变及其与城镇化的耦合度等方面分析其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三次产业支持城镇化发展差异显著,其中,第二产业贡献最为显著,第一产业贡献最弱。从三次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度看,第一产业与城镇化由基本协调变为严重不协调,而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化由基本协调转变为优质协调。基于此,从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产业打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的总体水平低、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西部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投融资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成果法律保护等等方面提出了西部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发展产业簇群增强西部地区竞争力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荣仲  祝建军  蒲云 《软科学》2005,19(1):67-70,77
产业簇群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均得到较好的发展,并且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此,作者从产业簇群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着手,对发展产业簇群增强西部地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西部地区发展产业簇群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经济三大增长极之一,京津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加强京津冀间的产业合作及协调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