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安徽省2002—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同期普通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比较,发现就业人口中受高职教育年限大于受本科教育年限,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小于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人力资本-教育收益率测算法”,来定量研究1978—2006年中国教育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采用侯风云教授的形成基础法来度量中国人力资本奇量,从而也是对“人力资本一教育收益率测算法”的补充与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了1978—2006年间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48%。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综合指数法,计算2005~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发现广西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投入经费不足、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依赖性不强等因素,导致广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提出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是21世纪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运用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受教育年限法和基尼系数法分别测度了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及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人力资本总体水平没有明显改善;东、中、西部教育人力资本增长存在明显差异,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和西部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增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是21世纪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运用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受教育年限法和基尼系数法分别测度了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及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人力资本总体水平没有明显改善;东、中、西部教育人力资本增长存在明显差异,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和西部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增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和有效劳动模型为基础,通过教育年限法分析了青岛市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资本推动型特征,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低,溢出效应不明显。据此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青岛应加大教育投入,并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以加快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运用劳动简化法对青海省教育投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青海省1982—199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8%,1990—200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17%,2000—2004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64%,因此,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等工具,选取上海1990—2013年的数据,测度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得出:1990—2013年间,劳动力投入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处于10%以下的低水平;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起初虽占绝对优势,但自1994年起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直至稳定在18%左右,而与此相对应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则从1994年开始持续增长并基本稳定在75%左右的水平。同时,上海市1993—2008年间的数据回归分析也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左右,说明技术进步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贡献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技能型人力资本对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测算表明,1995-2014年间,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物质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为51.5%,对GDP的贡献率为11%。其中,高职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中职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完善并优化技能型人力资本的积累路径、层次结构、投资结构和技术结构,是今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1-2009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过分析后得出高等职业教育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明显,能够积极推动经济增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1990-2004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采用受教育年限法计算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力资本,然后运用基尼系数法测算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系数;在此基础上,将1990-2004年各地区的有关数据组成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处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的作用只在少数地区是显著的;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每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25%-0.52%,人力资本结构系数每减少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18%-0.51%。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结合人力资本理论,采用2001-2011年间的数据计算出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8%。研究表明,虽然高职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教育产出仍不能满足中长期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职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对宁夏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人力资本在宁夏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全新的阐释.由实证结果可知:在1985-2002年,宁夏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达到了36.64%,它仅次于物质资本,成为促进宁夏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人力资本对宁夏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创新人才——创新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关系基础上,利用安徽省2001—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经济产出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投入、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关系的回归模型.运用SPSS19.0计量软件,实证分析上述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入是安徽省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劳动力数量投入贡献率低、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投入.提出树立人才为先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人才投资力度、加快创新人才平台建设等,实现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模型,结合教育综合指数法,对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2001-2011年间,高等教育贡献率为3.62%,仅相当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进一步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生均高等教育支出、高等教育的研发队伍与科技产出等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且各省域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现象.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就必须继续提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强化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业教育,增加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逐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升高等教育的研发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保障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被视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河北省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在人力资本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北省教育投资效果,提高我省人力资本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卢卡斯人力资本外溢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内蒙古自治区1978-20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内蒙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内蒙古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较低,人力资本外溢效应显著程度较低。而相较于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本投入更为敏感;因内蒙古的科技教育较为落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比较低,物质资本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重视积累人力资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6-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表明:1996-2013年间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正向驱动作用,经济增长过程中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弹性产出为0.025,要素驱动份额为0.85,对年均GDP增长贡献值为8.07%;研究生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促进作用虽有小幅攀升但仍旧低于物质资本的驱动性;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增强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使其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匹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个百分点,以1990—2000年间为例,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到17%。对此,文章从中国劳动力人均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教育的投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对其贡献力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全民族劳动力素质,是提高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