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追溯犹太人的悲惨历史,大约已有2500年之久,早在公元前585年,新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王在占领亚述之后,即征服了犹太王国,洗劫了耶路撒冷,大量犹太人被放逐,流离失所,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历史.经过几十个世纪的迁徙、繁衍,至二战前夕,全世界的犹太人口已达1600余万人,足迹几遍全球.其中相当数量集中在欧洲一带,分布在苏联、波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及法国等国.  相似文献   

2.
迫害犹太人是希特勒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之一。从1933年希特勒夺取政权到1945年二战结束,纳粹凌辱、迫害、屠杀犹太人的行径从未停止过。从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排挤犹太人到放逐再到集体屠杀,迫害活动愈演愈烈。二战结束时,六百万犹太人(其中包括一百万儿童)被屠杀,相当于犹太民族的三分之一以上;数百个犹太居住区被摧毁。犹太民族遭到了任何一个民族从未经历过的死亡的折磨,整个欧洲大陆浸透了犹太民族的鲜血,变成了一个罕见的犹太人的巨大基地。那  相似文献   

3.
希特勒的排犹不仅引发了在德犹太人对他的痛恨,也激起了万里之外美国纽约犹太黑帮的愤怒。占据美国半壁黑社会江山的犹太人,为了报复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暴虐,私下里制定了刺杀希特勒计划。  相似文献   

4.
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悍然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生存的威胁,开始向世界各地流亡,而中国上海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流亡地。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  相似文献   

5.
苦难中的温暖故事——上海曾接纳三万犹太难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浩然 《档案时空》2015,(11):46-48
有道是:华夏之德,不思远征而不拒远援.近来,德国人接纳、救助叙利亚几十万难民的新闻报道成为热点,殊不知,“二战”时期,上海人民曾接纳过三万多被纳粹追杀的欧洲犹太难民.那么,在旧中国的悲情岁月里,有着怎样的温暖故事呢? 何凤山:核发“救命签证” 1937年,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纳粹德国肆虐横行,掀起反犹恶浪.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不久,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相似文献   

6.
德国总理对着犹太人下跪了。一国总理对着普通人民下跪,这只让人奇怪,但引不起更多的感情;而德国的总理对着犹太人民下跪。却使人们的感情掀起了轩然大波,或许有人为此痛哭失声。这顿时生成的感情,所以这么强烈,就因为对比,对比着德国法西斯举起的举世惊骇的滴着殷红鲜血的杀犹太人的屠刀,对比着焚炉中那无数的犹太人的冤魂,对比着美丽的犹太少女在走进毒气室前,  相似文献   

7.
<正>1943年2月18日,一个打击以战时文告的形式向我们袭来。文告命令所有难民都必须搬到许多德国犹太难民刚到上海时居住的位于虹口的一个狭小的指定区域里。那可是远东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不论合法与否却实际存在的"犹太人隔离区"。虽然在新管制下日常生活变得更压抑、更艰难,但与在欧洲发生的针对犹太人的险恶计划比较起来,这还算是小事一桩。负责日本、中国事务的盖世太保约瑟夫·梅辛格上校,曾是德国在华沙的秘密警察头目,被称之为"华沙屠夫",素以凶残杀人著称。1941年他被派来远东督察"非犹太"德国公民对第三帝国的效息隋况。1942年年中,他来到上海协助日本人"解决"犹太人问题。抵沪不久,他旋即向日本驻沪副领事和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的骄傲,就是上海犹太人保护区.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把所有的犹太人抓起来,全部赶出去.当时其他的国家都不敢接受,因为希特勒很猖狂.所以这些人都是流民,没有身份,没有护照.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人,他是驻奥地利总领事,叫何凤山.他斗胆签了一千份犹太人到中国去的护照,结果来了4万犹太人.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悍然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生存的威胁,开始向世界各地流亡,而中国上海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流亡地。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计划最后没有全面实施,但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却成为当时漫无边际的黑暗中弥足珍贵的一抹亮色。笔者最近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馆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犹太民族:新时代中的古文明》是隶属于犹太事务局的耶路撒冷犹太民族政策规划研究所发表的针对中国问题的战略报告。作者沙洛姆·所罗门·瓦尔德是一位法国犹太人,长期以来对中国艺术、哲学和历史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围绕着欧洲犹太人的中国观、开封犹太人问题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2年,加入犹太民族政策规划研究所之后,瓦尔德博士就如何增强犹太民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已归化于德国的犹太人,法兰克福学派成员自然否定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例如阿多诺就去掉了姓名中的犹太标志。但这主要是一个政治行为.因为犹太人身份和犹太教依然会以某种方式出现于他们的思想中。上篇分别探讨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中“最具犹太气质”的本雅明与犹太教和德国思想传统的关系。这倒不仅局限于本雅明深受犹太解经传统之影响这一事实.实际上,他的“救赎”理论的隐蔽来源正是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念。当然,作为德国人.本雅明又同时浸润于德国哲学传统中。这构成了本雅明的独特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12.
最近日本文艺春秋社发行的《马可波罗》月刊在2月号上刊载一篇《纳粹‘毒气室’并非存在过》的文章,受到有关国家的谴责和抵制。文章的作者西冈昌纪为神奈川县的神经内科医师,其文主要论点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展示的纳粹“毒气室”是波兰及前苏联共产主义政权蓄意捏造的;希特勒和纳粹党总部未曾制定过灭绝犹太人的计划。由于该文被认为有意否定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使用毒气室涂炭犹太人的历史罪行,因此招致以色列政府和世界各地犹太团体组织的抗议声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和法国皮革日本分公司等相继通知文艺春秋社,即刻终止与该社的一切广告合同。美国犹太人团体中心甚至呼吁世界各国公司企业在一周之内撤销与该社出版物的所有广告合同。  相似文献   

13.
希特勒说过,他闻得出犹太人的昧道。就是说,某个人从他身边走过,他连看都不看,就知道是不是犹太人了。希特勒认为,犹太人身上有一股贪婪的味道。希特勒的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犹太人的深刻仇恨。身上满是粪臭的人,自然对花香格外敏感。反之,也成立。希特勒满身邪恶,所以容易闻到邪恶之外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刘涛 《中国档案》2013,(12):12-12
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档案近日从美国加州向华沙的波兰裔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移交。这些档案是从57个国家的52000名受访者中收集而来,它反映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大屠杀情况,还涉及二战前犹太人的生活场景和希特勒与政敌的恩怨,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影片拍摄期间,斯皮尔伯格被大屠杀幸存者讲述的故事所震撼,后成立大屠杀真相历史基金会,收集和保管相关档案材料,以示后世。  相似文献   

15.
欧元当家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正式成为欧元区12国的法定货币。1月28日、2月9日、2月17日,荷兰、爱尔兰、法国3国的货币先退出本国流通领域;2月28日,其他9国——德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奥地利、葡萄牙、芬兰——也全部放弃旧币,本国货币完全停止在市场上流通。从这一天起,这12个欧洲国家使用的货币只有一种:欧元。 1月1日,就在欧元流通的第一天,法国总统希拉克分别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德国前总理科尔通了电话。他们一致认为,欧元的流通“是欧洲的成功”,也是法德两国在欧洲建设中发挥“发动机”作用的成功。希拉克说,欧元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史学》1999,(3):7-9
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报告收入华中联络部调查报告系列(华中调查资料)第155号,犹太人问题调查报告书(1941年6月,103页,16开打印本),封面左上角盖有"秘"字章,序言为该院嘱托中重喜一担当,下分八章:1.犹太问题再检讨所以必要及私见,2.上海犹太系宣传机关,3.避难犹太人来沪状况及在上海彼等生活和其他,4.从人口问题及邦人权益等关系看避难犹太人的增多倾向,5.在沪犹太人的宗教,6.在支英经济力与犹太资本的关系及犹太经济力的分析--以上海为中心的犹太经济力的分析,7.对犹问题的指导意见调查,8.犹太人诸团体及机构关联图.  相似文献   

17.
席静 《大观周刊》2012,(43):16-16,28
“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于“犹太精神的相关论述促使本文作者通过对“犹太精神”特性的分析以及从“犹太精神”与资本主义--基督教世界息息相关的经济异化和拜物本性的关系出发。逐步、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犹太精神”的内涵、形成背景和宗教特性以及它与人类解放的关系等等,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犹太精神"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由约瑟夫·列维慈善基金会出资建立的欧洲犹太出版物学会(European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EJPS)于今年年初在英国成立。学会会长为弗莱德·沃姆斯。学会宗旨是资助与犹太人有关的书籍的出版,包括文学类、历史类、教育类、宗教类和哲学类。另外该学会还资助年轻作家或学者的创作活动以期培养社会对犹太文化的兴趣。此外该学会还将组织编辑出版有关书籍。  相似文献   

19.
"来到上海下船后,我惊呆了,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一家住在上海一条小弄堂里,只要家里的窗户玻璃没涂上黑漆,巡逻的日军就会朝我们大骂‘八格牙路’; "我们这些犹太小孩喜欢坐在屋顶上,看美国战斗机与日军战斗机缠斗; "后来我才知道,和欧洲的犹太人比起来,我们就仿佛生活在天堂里." 二战期间,沦陷于日寇之手的上海,却意外地成为欧洲遭迫害的犹太人的避难所.关于这段经历,能从美国和以色列档案馆中大量获取资料的美国"Rebel Child"制片公司,新近推出纪录片《上海犹太区》,向世人展现了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的真实遭遇.  相似文献   

20.
维也纳:美英特工的窃听天堂 1945年4月13日,苏联红军解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由于被纳粹德国吞并的奥地利参与了希特勒的对外侵略,所以包括维也纳在内的奥地利全境被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长达10年之久.直到1955年才恢复国家主权。地处欧洲腹地的维也纳就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间谍战的中心。冷战时期活跃在维也纳的各国间谍人数最多时竞达2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