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截取西部十二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横截面数据,选取衡量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水平的八项指标,按照多元统计原理,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从中找出了三个反映原始数据信息的公共因子,即发展享受性支出因子、基本生活支出因子和衣着支出因子,并以此对西部十二省、市、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省际差异及结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2002,(11):33-37
第Ⅰ卷 (共 81分 )  一、下列图表反映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1.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B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 .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上述图表还反映出 (  )。A .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有上升趋势B .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有下降趋势C .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不变D .人均消费性支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逐年下降3.这个趋势告诉我们 (  )。…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会福利可以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示。从城市化经济的基本定义出发,它的增长依存于两个要素,分别是城镇公共经济的增长和私人经济的增长。这两个要素可以由城镇财政人均支出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表示。比较两者增长速度,城镇人均财政支出远远快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但如果比较两者对城市社会福利的作用大小,即引发的城市化经济福利效应,前者却小于后者。为此,政府通过增加新兴产业财政支出等方式,调整我国城镇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之间的矛盾,使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是我国城市化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消息,在一切都迅猛变化的中国,有一项统计数字20年来却几乎没变,那就是人均图书消费量。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下同)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过去了,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在最近10年来出书种类、销售码洋等指标相继翻番的背景下,这个20年徘徊不前的数字显得格外刺眼。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567.1元增长到1358.26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9%。但这里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房价预测方法主要是按时间序列进行的,而房价的走势除与历史房价有关外,还由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市区人口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通过对影响厦门房价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这些数据的走势,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得出厦门市房价的预测值,结果表明用此模型进行房价预测是十分精确的。  相似文献   

6.
何星钢 《考试周刊》2012,(18):190-192
作者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内陆的19个省、市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省际差异及结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随着内陆省、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其中用于发展享受性的支出比重不断攀升,更加注重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用于基本生活部分的支出比重则不断下降。内陆各省份之间在消费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1-01~2005—11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月度数据,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非参数模型,并用不变窗宽的核估计、不变窗宽的局部线性估计、k-近邻估计、正交序列估计以及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分别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优于线性模型;在4种非线性估计方法中,局部线性估计方法优于其它3种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西安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总体情况,依据绝对收入假说建立消费函数模型,进行了数据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经济预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可支配收入是导致消费性支出变动的重要原因,实际收入每增加1%会使得实际消费增加0.885276%,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0.62974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根据回归结果预测,2014年到2017年之间的可支配收人依次为:36574元、40070元、43566元、47061元;消费性支出依次为:25960元、28145元、30308元、32451元。  相似文献   

9.
以1992-2012年的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与时间序列结合的模型预测、ARIMA模型预测和灰色预测三种单项预测方法,以预测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建立IOWA组合预测模型,并以安徽省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组合预测模型在整体上都优于每一单项预测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预测和研究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分析我国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我们用子女的男女比反映子女的性别结构,分析这一变量对家庭人均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并且控制了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及其它人口学变量。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子女的性别结构对人均子女教育支出没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样本的子女性别结构对人均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农村家庭样本的子女性别结构对人均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显著,说明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影响村镇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有计划生育政策、环境因素、产业结构、行政因素等,然后对常用人口预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南阳新野县李湖小康示范村为例,根据得到的资料,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和规划人员的能力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预测,通过比较综合,得到规划期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2.
马尔科夫预测法在通讯市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科夫预测法是一种适用于随机过程的科学有效的动态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对许多随机现象能有效地做出预测与决策,尤其是对于某些动态问题,应用此法进行预测的效果显著。本文利用马尔科夫链建立了预测模型,分析并预测了通信市场中各种通信手段的动态市场占有率问题,其预测的准确率比较高,这说明了此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为通信运营商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贻民  梁明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6):39-42,45
针对学生在建立预测模型时不能准确判别使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归纳了几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微分方程模型、时间序列方法、灰色预测和BP神经网络。对每种预测模型做了简单的介绍分析和适当地对某些模型进行了改进,总结了相应的优缺点以及各自适用的预测范围。  相似文献   

14.
将过程神经网络应用于GDP预测,可以将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累积效应充分考虑到预测中,能较好地解决传统GDP预测方法中的一些不足。运用黑龙江省1981年至2010年GDP与其影响因素数据,结合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GDP预测模型,对GDP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将过程神经网络应用于GDP预测问题中,可以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顿镇南顿村的经济状况调查,对该村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形势分析并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预测模型,对2001年该村的人均收入作出了定量预测,并结合当地经济特点,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对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与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需水量预测能实现城市供水系统最优控制,以达成供需平衡和节约能耗目的。分析2010-2019年部分有关城市需水量预测相关文献,对现有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与模型进行综述,提出目前需水量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城市需水量预测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跨膜蛋白跨膜螺旋区段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Introduction In existing genome databases ,about 20 %-30 %ofgenetic products have been esti mated as encodedmembrane proteins[1]. However , about 30 % of allproteins are membrane proteins inliving cells .The TMproteins play ani mportant role especiallyi…  相似文献   

18.
准确的物价预测是稳定物价的前提之一,及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措施,对维持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保证居民的生活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别采用回归预测法、ARMA时间序列预测法、VAR模型预测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法四种单项预测方法和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法对我国物价走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方法能够综合各单项预测方法的信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以用作我国物价走势预测的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铁变形预测的三次指数平滑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指数平滑法及三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过程,应用此方法对实测资料进行了预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其平均相对误差都小于1%.由此可见,该方法对城市地铁变形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文中指出了应用指数平滑法的一些优点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前导1判断模块是浮点加法运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实现的方式上有等待运算结果产生后进行判断和在运算结果产生之前就进行预测两种方式。后一种方式被广泛应用,相应的电路叫前导1预判电路。本文在已有的前导1预判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将单通道运算变为双通道运算,可以提高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