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解读我国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2月下旬,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指出:“今后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  相似文献   

3.
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始实行,确定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这一原则的确立,避免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等缺陷,是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从体制上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关于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小健 《教育探索》2008,(11):71-7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财政经费严重短缺、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地方政府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不统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约束力软化等原因造成的。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分地区、分级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以“地市级财政收支缺口”为标准的农村义务教育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系统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监督和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经费短缺是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普九”巩固率的提高,妨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现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于对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并对教育质量构成巨大的威胁。而要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首先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使中央及省一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村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为了解新形势下各县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临沂市教育局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兰山、罗庄、莒南、费县、沂南、临沭等县区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面临一些困境:中小学学生大幅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历达标率偏低;办学条件艰苦,学校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摆脱农村教育困境,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调整,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后5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到2182亿元。围绕这一目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成为“两会”代表热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昨天召开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前一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今天,我们在这里继续开会,研究部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最近,国务院决定,在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刚才,谢旭人同志和周济同志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讲得很清楚,我都同意。4个省的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正确理解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与完善的关键因素。“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但在实施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以下思考:由“以乡镇为主”彻底转变为“以县为主”涉及到县、乡镇两级财政与事权的重新划分;目前仍有许多县不具备实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本条件;县级如何管理广大农村中小学;“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管理事务与经费筹措的职责一同交给县级政府,这种体制从总体上看仍囿于现行体制框架之内,未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城乡分割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以下简称保障机制资金.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等)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从制度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制度和措施包括:落实各级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经费分担责任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上下级之间经费投入的约束反馈机制,对保障机制资金的预算安排和执行实行“下管一级”,  相似文献   

12.
新春开学,我省近千万中小学生首次享受了全免学杂费的农村义务教育,标志我省向本真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贯彻中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定,我省从今年起,似在5年内,全面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在广西召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场汇报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两基”攻坚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两基”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费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义务教育试行“一费制”后 ,规范了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 ,减轻了农民负担 ,提高了入学率 ,降低了辍学率。但是 ,“一费制”也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加大 ,公用教育经费减少 ,贫困生救助难度增大。为解决“一费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问题 ,亟须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体制 ,实行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贫困生资助制度。“一费制”的具体内容是 :在全面清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严格核定杂费和课本费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两项收费 ,核定一个最高标准 ,只向学生收取一项费用 ,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一费制”最高限额标准由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入与支出失衡、经费投入结构失衡、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模糊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二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制度;三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益;四要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县级财政承担起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主要责任。但由于教育赖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教育自身资产存量的差异,农村特别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瓶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始终未能实现重大突破和根本缓解。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其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是起点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文章从当前江西省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城乡经费投入情况、生均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在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经费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实现了“三大转变”: 投入主体由“农民”转向“政府”;投入管理体制由“乡镇为主”转向“以县为主”;收费办法由“多费制”转向“一费制”,并进一步向“免费制”过渡。但为确保政策实效,还必须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民间资本的投入水平,改革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2006,(12):4-4
11月23日至24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场汇报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两基”攻坚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两基”攻坚任务,顺利推进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展、问题、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实“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目的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保证经费投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从根本上实现两个转变:即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重点是解决好教育管理的权责结合、人财事相对统一的问题.提高教育资源的统筹和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