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从目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出发,对北京市海淀区3 172名初一和初二的男女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体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体育锻炼习惯的人群按照能否自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频度、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学生在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提出该年龄段体育锻炼的最佳模式及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国民体质监测提供科学数据,进而提高国民的体质,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健身锻炼形式、场地、锻炼持续时间、频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微乎其微。在客观分析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重视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吉林省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生存的资本,它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4.
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靡全社会的运动类APP对于人们体育锻炼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当前国内的运动类APP产品种类和功能。结果表明运动类APP简单便携,绝大多数运动类APP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深受运动健身爱好者喜欢;在众多功能中,轨迹记录、数据统计与呈现、训练计划是最常被使用的三个功能;本文实证了运动类APP对于人们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养成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其中运动类APP在身体改变、运动表现数据和社交互动三个方面的成就感表现突出;从而佐证了作者提出的基于运动类APP暗示、体育锻炼惯常行为、奖赏、对于刺激感和成就感的运动渴求为四要素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模型图。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体育意识、体育动机、体育行为等多角度、多方位对福建省各高校800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对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自觉参与的程度较低.仅1.55%的群体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其他都属于无规律或不锻炼状态,表现为体育意识和行为的不一致性;(2)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大多集中在跑步、羽毛球、排球、篮球、乒乓球和跳绳,项目覆盖面不广;(3)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态度是共同影响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观因素,"增体促健"是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体系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德性形成的标志,也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通常而言,我们一般把习惯视为人的“第二自然”、视为一种适应且熟练的行为模式。而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对常规的习惯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主动的习惯”的概念,揭示了主动的习惯的能动性、过程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启发了学校关注基于学生经验的知行合一的行为培养模式,为学生习惯养成构建多样的、开放的环境,激发受教育者生长的愿望,以促进学生“主动的习惯”养成,达到提高学生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重要性指数分忻,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所产生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行为的动机目标,并在一定的条件保障下,就会促使锻炼行为不断重复、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体育认识水平、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效果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科教工作者生活运动习惯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省科教工作者的生活运动习惯的调查表明,科教工作者群体的生活运动习惯有待进一步的改善。有一定比例的人在饮食、体息、起居等方面无良好的习惯与规律;只有少数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且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特点。根据调查结论,提出加强科教工作者的健身意识,改善健康状况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进行探析。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受中学生个体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受学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及家长、朋友、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培养中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时,要从多层面考虑。  相似文献   

11.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2.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我国关于房屋租赁合同中的登记备案制度的内涵及实质 ,并阐述了该制度对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盗窃罪既未遂界定标准新探--从犯罪目的切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的标准,理论界各执一词,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相同的情节却因为执法者认识不同而有差别悬殊的处理结果。尽管理论界允许“百家争鸣”,但司法界的当务之急却是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结束司法混乱,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本文试从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标准之争议入手,通过对有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分析,提出自己关于盗窃罪既遂的界定标准的思考,为统一标准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