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品牌侵权进行研究,旨在为保护体育品牌不受侵害提供理论参考。我国体育品牌侵权责任承担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责任评定部门及赔偿等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要构建完善的体育合同法律体系来保护体育品牌价值。加强侵权责任认定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司法对品牌侵权行为惩戒力度、严厉打击品牌侵权行为、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增强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合理引导大众消费等途径,是切实保护体育品牌不受侵害、加强体育品牌建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法治视域下加强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社会生活组织化结构的变迁中,活跃在城乡社区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发展及其规范化建设,关乎到广大群众体育健身的权利诉求,决定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全局。阐述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加强和规范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时代需求,介绍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建设概况,从法律保障和现实困境2个方面探讨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制度环境,进而从法律性质与职能方面对全民健身基层组织体系中管理类机构、各种体育协会、公益性实体单位、分散型健身活动组织进行规范化梳理,并从多个方面指出加强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的重要举措,规划建设口袋体育公园意义重大。运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口袋体育公园项目的特征价值与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发展策略。研究认为:口袋体育公园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拓展全民健身设施有机更新,推进城市新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发现:该类项目规划环节缺乏系统性策略作为行动支撑;设计环节缺乏对使用需求的思考,设计介入运作的程度较低;管理维护环节治理主体责任界限不清,区域间管护水平差距较大。研究建议:构建口袋体育公园建设规划体系,实现从项目导向到系统性布局的转变;同时洞察百姓需求,鼓励设计介入运营,完善口袋体育公园设计制度;并进一步理顺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基于多元主体的长效治理机制,形成我国口袋体育公园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运用走访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就目前我国数智社区体育建设的必要性、所处困境及治理路径进行了有针对性研究,发现保障资源覆盖不均、智慧化程度低、建设主体模糊与缺位、融资渠道狭窄等是我国社区全民健身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由此,提出从协同治理的角度,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搭建全民健身智慧小区共享平台,实现以社区为核心、以小区为基本单元的全民健身生态圈,并进一步对平台的建设原则、系统框架及主体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与阐述。在未来,杭州市全民健身数智小区共享平台的推进,需要着力加强政府责任、政策指导、部门协同、多元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方能促进社区智慧体育服务的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多数室外篮球架、单双杠、秋千、云梯等常用健身设施不符合现行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设施管理者和所有人等将在相关的伤害事故中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这给管理者和所有人等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影响大众健身设施建设和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进程,阻碍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对此,应当以“服务体育发展”为取向,编制、更新标准,并通过法治建设,调整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让锻炼者承担更多的健身风险,让政府负起安全监管责任,同时应当注意落实对生产商的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6.
对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责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和"健身路径"为标志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应加大和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公平正义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科学保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责任;提高水平是公共体育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场舞纠纷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存在健身场地尤其是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现有健身项目无法满足中老年妇女的健身需求、全民健身路径实际管理不力、缺乏对群众文明健身的宣传引导、现行全民健身相关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研究认为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国现行全民健身整体情况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的,提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保障、重视老年健身人群需求、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加强文明健身引导工作、加强全民健身法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务例>的颁布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研究认为<全民健身条例>实施过程中的配套制度建设应从公民健身权利保障制度、全民健身组织制度以及全民健身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全民健身条例>配套制度的建设是对务例具体实施制度的完善,它与<全民健身条例>共同组成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制度体系,对全民健身事业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华 《体育学刊》2012,(3):46-49
全民健身公平是指政府通过一定形式向居民提供相对均等的基本健身服务。我国的全民健身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都处于不公平状态,政府责任缺失是我国全民健身不公平的根源。政府责任回归全民健身领域,不仅是政府公共权力的必然结果,也是全民健身产品外部性的客观要求,更是纠正市场失灵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全民健身领域的责任是有限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规划责任与监管责任。经济责任是全民健身公平的首要责任,规划责任是全民健身公平实现的制度条件,监管责任是全民健身公平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为线索,探讨纠纷后的责任认定和赔偿等法律问题,以便为类似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提供一些必要的法规与法律依据.研究认为:在体育伤害事故赔偿问题上绝大多数学校是赔偿者,而且居高不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完善赔偿责任机制,将赔偿纳入社会保险范畴,设立专门赔偿基金、并建立“限额赔偿制度”.依靠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合力,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全民健身地方立法是我国全民健身工程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全民健身地方立法质量提升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地方立法应该特别重视立法重复及法律责任模糊或缺失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全民健身义务主体单一、立法技术技巧不完善、经费缺乏及地方利益本位等原因。据此,从法律关系主体多元化、立法内容强化地方特色、立法技术技巧规范化、立法效果强调可操作性等4个方面提出了全民健身地方立法从"有"转"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石光 《体育世界》2014,(6):55-56
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近十年来,有效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社会健身参与率逐年提高,体育人口和体育消费不断增加,我国的体育人口已接近总人口的40%,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工程已成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动四级体育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体育消费、增强全民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加快覆盖和建成全民健身工程更是群众体育工作的一项社会责任。为了进一步做好省本级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完善管理与服务功能,结合多年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实际,提出值得商榷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马拉松”这一极限运动逐步从专业群体走向普罗大众,我国各类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开展。反思这股“马拉松热潮”背后所隐藏的民事法律问题,尤其在比赛中受伤与猝死现象逐步增加的背景下,赛事组委会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首先,分析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来源与法律适用困境,厘清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对人身伤亡民事责任的构成作出具体分析,从赛事组委会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角度出发,分别解读其归责原则与免责事由。再次,解析人身伤亡民事赔偿,比较我国与美国赔偿机制的差异。最后,提出人身安全保障路径:完善救济途径,实现保险赔偿、组委会补偿与民间基金赔付互补;加强法制监管,完善赛事行政管理规定;尽到告知义务,做好赛事宣传工作。组委会应在提高赛事数量的同时,提升赛事品质;在承担民事义务与责任的同时,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行动纲领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梳理全民健身的工作格局变迁与政策体系演进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社会学、管理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全民健身工作格局的历史变迁脉络与政策体系演进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工作格局变迁植根于我国经济社会事业领域的重大变革,体现了党和政府针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布局,并主导着全民健身政策体系的制定与执行。1995年以来,我国全民健身的工作格局先后经历了建设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变迁,全民健身的政策体系也相应地经历了全面启动、跨界整合和深度融合的过程演进,并在价值取向、制定主体和主题内容等方面体现了相应特征。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工作格局下,全民健身政策体系需要重点关注活动内容生活化、场地设施层次化、组织体系网格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演进,全民健身已经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体育强国要求规避片面强调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有机协调发展。新生代农民工、企事业职工、农民以及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程度、健身意识和体育场馆的建设已成为构建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从上述四个层面入手,考察其体育发展现状、阐明各自群体健身现状与发展体育强国的辩证关系,深入探讨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6.
探讨公共体育场所运动伤害中管理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认为: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有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之分;对于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人的侵权责任,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而对于其违约责任,应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公共体育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使用人的伤害事故,则可认定其存在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可从无第3人行为的介入和有第3人行为的介入2种情形分别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文献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对目前我国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现状分析。结论:①各阶层对健身保障体系的满意度不高,对健身环境、健身设施的需求较高。②健身保障体系由体育健身保障的基本环境与条件、体育健身保障的供给主体和体育健身保障的需求主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③整合机制的民主化和经济化不足,全民健身活动的管理仍以体育行政管理为主,不利于社会化、市场化的发育和形成。④通过制度安排和部分社会与市场功能的介入而形成全民健身保障体系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其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探讨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的内容与主要措施。主要结论:提高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水平,使全民健身更好地惠及民众,需要建立保障、调控、运行、评估、奖惩以及司法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法制法规来维护大众健身权益,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不断拓宽全民健身配套法律的覆盖范围,全面促进体育健身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调研法等对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主要结论多层次行政管理体系导致了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多头管理、无人负责",致使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陷入困境。建设:应采取规范全民健身路径器械安装标准、明确全民健身路径器械负责人、加强对安装主体监督、强化基层政府管理职责、以及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路径政策法规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法律配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完善和优化<全民健身条例>相关法律配套,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研究发现,在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过程中存在条例内容不完善、法律配套陈旧滞后、资金短缺和执法力度不强等现象,要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应不断完善条例内容,优化相关法律配套,合理优化资金配置,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