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文化     
您知道吗?老虎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河南地区的古中华虎(现代科学家定名为华南虎)是老虎的祖先,与人类同时期出现在阳光雨露滋润着的地球上。我们的祖先与老虎共同生存于中华大地2500个世纪了。大约50个世纪前,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时候,也就有了中国虎文化。国人深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尊称其为百兽之王,“龙生云,虎生风”,更爱其八面威风,常借以形容勇猛善战的将领为虎将,三国时  相似文献   

2.
中华茶文化与"一带一路"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华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中华茶文化也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华茶文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内涵式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华茶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价值达成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文化创新、制度建设、跨文化交流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多么令人神往啊!虎踞龙盘之地的南京(虎指石头城,龙指钟山即紫金山)展示在世人眼前的是中华故都的名胜古迹,是保存完好的环城围墙,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的摩天大楼和超现代化的基础设施(3年来  相似文献   

4.
王者归来     
一 年少读《水浒传》,最佩服的是武松和李逵. 武松是景阳岗上的打虎英雄,那紧张激烈的打虎场面,与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大异其趣;黑旋风李逵的名头虽没武松响亮,但他在沂岭怒杀4只斑斓"大虫",也是豪气冲天、风头尽显的. "大虫"者,老虎也.2022,农历壬寅年,生肖属虎.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枫桥经验"成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典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仁爱""和谐""礼治"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的柔性引导作用。剖析"枫桥经验"的文化内涵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彰显出的现代价值。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确立文化自信,并且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6.
植根于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并发展壮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尤其是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在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当下价值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步伐,无疑是实现当前乡村社会治理和促进广大农村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为例,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当下价值,以期为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7.
叙述语言决定着文本质量的好坏,叙述者则架构着叙述文本的时空感。对中岛敦名作《山月记》的叙述者的研究主要分为被主人公李征第一人称叙述所吸收和具有独立性两种观点。从叙述者以主人公李征的虎变为界限,将虎变后的李征用"声音"这一表述进行指代,以及在作中人物袁惨对李征诗作进行评价时,叙述者以"()"的形式插入对叙述的干预来看,《山月记》叙述者的独立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在2012年1月31日召开的河北省文明委第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有关领导解释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名称的涵义。"善"就是引导人们讲道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厚德重义的燕赵风骨;"行"就是实践,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提倡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孝老敬老。"善行河北"不仅是在提倡善行善举,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本文从"善行河北"之乐于助人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善行河北"之诚实守信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善行河北"之孝老敬老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三个方面来论述"善行河北"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深邃的优秀思想对唤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进行"职业探索"具有极高思想引领价值.该文以大学生引用的先贤古人名言警句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影响,并进行课程教学的融合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8"奥运年"的到来,全球的人气和目光都聚集在中华大地,这里到处充盈着巨大的商机,国内各企业借助奥运的热情空前高涨,但除个别实力雄厚的企业跻身奥运大门,大部分企业还在奥运门外展开另一种精彩的非奥运营销之战.  相似文献   

11.
在墨西哥东南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在响尾蛇与美洲虎出没的地方,散落着一座座古老荒凉的金字塔、城堡与神庙。这些人类文明的遗迹是由公元前100年左右在这片土地上占统治地位的玛雅人所创造的。时光过去了2000多年,虽然玛雅文化已经衰落,但玛雅人留下来的遗志仍从枯木朽叶中散发出人类文明的璀璨光芒,吸引着一批批冒  相似文献   

12.
《诗经·驺虞》主旨关乎上古蜡祭中的"迎虎"及"田狩"之礼;作为上古的仪式乐舞,此诗用于与"迎虎"及"田狩"相关的"射礼";《礼记·乐记》等古籍关于"《驺虞》,乐官备"之说,并非毫无根据,其说源于上古乐官在确定时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上古田猎具有时节性,更为了焚烧草莱、开辟土地,而农业生产最重"时令","乐官备"是上古农业生产的保障;仁兽"驺虞"的原型是人间的虎,同时是天上的参星,参星在上古是指示正月等季节的重要星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着司法改革,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华法律文化精华的司法制度,而本土性是中华法律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离开司法制度的现实条件和中华法律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谈论司法制度建设与完善是虚妄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强行割裂。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司法制度建设时,有必要将司法改革置于理想与现实、理性与传统这一矛盾中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生日.9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板上走丸、白驹过隙,可谓是"弹指一挥间".然而,针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讲,过去的90年却在亘古的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惊人变迁.  相似文献   

15.
图腾形成于原始时期,种类丰富,不同的图腾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虎被喻为百兽之王,是强壮和权利的象征,因此虎被彝族奉为圣物、奉为祖先。彝族人将老虎作为民族图腾起源于最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的认识,认为世间万物都具有生命意识,并通过对生命意识的认知不断生成自然崇拜。这种崇拜的形式表现在彝族将虎图腾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服饰设计中,形成图腾崇拜背后深厚的文化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个印度动物园主带着他的家人和动物,搭乘一艘日本货船移居加拿大,不幸海上遇险,货船沉没.最后只剩下两个幸存者,一个是园主的十六岁儿子帕特尔即少年PI,另一个是一只名叫帕克的孟加拉虎,人虎共处于一只小小的救生艇,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流了二百二十七天.故事的主体部分便围绕着海上生存和驯虎展开.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猴年,因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与猴有关的一些"猴花卉"。相传,1565年5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正在江西庐山汉阳峰上采药的药圣李时珍,忽见一只华南虎蹿向一棵树下,那棵树下有一只小猴正在熟睡着。这时树上的一对雌雄大猴"叽叽哇哇"地喊了起来,但是老虎已经将小猴叼上了。这时树上的一对雌雄大猴猛地扑下来,一同扑在老虎身上拼命捶打着、厮咬着,老虎只得放下小猴跑走了。小猴的脑袋受了重伤,不能站起来,  相似文献   

18.
叶梅 《生态文化》2008,(5):47-48
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居住着古老的蒙古族“巴尔虎人”。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如果从“拔野古”部落联盟算起,已有了2300多年的历史。一个民族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很难表现出原有的全部精妙,可《巴尔虎名称考》中将巴尔虎一词解释为“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却十分富有诗意,让人对那片水草丰美的土地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9.
黄洪山  莫媛媛 《职业圈》2007,(24):81-82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从此,依法治国的口号便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勿庸置疑,法治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十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虽然说小有成就,但是,从整体上而言,还是不能让人满意.尤其是在我国的依法行政方面.推行的速度显著跟不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牛派虎”     
中国人画虎历来以工笔居多,牛德光恐怕算得上是当代画家中较早尝试用大写意笔法画虎的了。他从60年代开始与虎为伴,研究虎的形态、骨骼、神情、习性,探索画虎传神的技法和诀窍,到80年代初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大写意虎画派,人称“牛派虎”。“牛派虎”的代表作是《百雄啸阚图》。这是一幅长110米、高2米的鸿篇巨制,画了红、黄、蓝、黑4种颜色的172只虎,描绘了格斗虎、越涧虎、饮水虎、猎食虎、嬉戏虎、咆哮虎、母子虎,还有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