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莫友芝是清道咸年间贵州的诗文大家,他的纪乱诗反映了社会动乱、人民丧亡的社会现实,具有“诗史”品格。莫友芝纪乱诗的“诗史”品格具体表现为诗注互补、诗史互证、忧国忧民和实录时事四方面。莫友芝的“诗史”思想与其人生境遇、师法杜甫以及自身谨于治史精神息息相关,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握莫友芝的纪乱诗的“诗史”品格,一方面可以对莫友芝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借此以深化对宋诗派诗歌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了解贵州历史细节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莫友芝的学术研究、诗文写作与他的书法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赏析莫友芝的篆书作品,可以窥见莫友芝的书法取法、治学态度、学术素养及其富于金石之气和诗书情韵的审美情趣,体现出集学者、诗人、艺术家为一体的莫友芝在篆书创作中独特的书法气韵。  相似文献   

3.
梁光华教授是当代最钟情于莫友芝研究,并且在“莫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学者.他自幼深受家乡先贤莫友芝的影响,把莫友芝学说作为自己的终生研究方向;积极奔走,为家乡影山草堂复建作出贡献;梁光华教授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莫学”研究基地追寻黔学之光的踪迹,无私培育扶持“莫学”研究后辈,用自己的教学科研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莫学“研究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莫友芝和陶诗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友芝作为晚清宋诗派代表诗人,其诗歌取法不一,除中唐、宋诸大家外,还有陶渊明。莫友芝赏识陶渊明的性情、怀抱、才识,写作和陶诗是学陶表现之一。其和陶诗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他学陶而不为陶所拘囿,更多的是注重自我情怀的抒发。  相似文献   

5.
以莫与俦、莫友芝父子为代表的“影山文化”是在久远的历史文明中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的。经过一代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影山文化”将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莫友芝诗歌创作成就很高,富有特色。莫友芝的中秋月夜诗之类的诗章酸涩味苦,写照人生,是不同背景下他的个人境遇和国家命运的真实反映,构成了莫友芝此类诗歌的鲜明特色,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7.
“西南硕儒”莫友芝作为晚清宋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歌创作既与宋诗派的写作主张互相应和,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他重视诗情,有感而发,形成了莫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莫友芝是贵州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其身心饱受黔文化的熏陶,在他的笔下,不仅描写了贵州的地理特征,而且展示了贵州的地域风情、表现了黔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其对生养他的这块土地的热爱,文中的乡邦情怀尤其厚重深沉.总之,莫友芝的散文中总是有一股难以化解的贵州情结,充满了贵州地域文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是晚清以来闻名于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一生荣利泊如,潜心治学,在语言文字学、目录版本学、史学等方面卓有建树,且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视的诗文作品,堪称“黔学之光”。因此,应当花大力深入开展莫友芝研究,宣传、继承、光大莫友芝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莫友芝是晚清宋诗派代表诗人,其诗以"酸涩"之风著称,既以学问入诗,又发乎真情。难得的是,在他的《郘亭诗钞》中,有一部分清新淡雅的山水田园诗,如一抹明丽温润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探析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点,可对莫友芝的诗歌创作特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纪念莫友芝200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氏故里独山县隆重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就莫友芝文学成就、语文文学及目录版本学成就、书法篆刻艺术、影山文化源流及莫氏与晚清名人交往,以及晚清迄今莫友芝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表了不少新颖见解,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促进了莫友芝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莫友芝对水族古文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水族古文字研究已成热点。而早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四月,莫友芝就已于《郘亭诗钞.红崖古刻歌》中提出水族古文字“初本皆从竹简过录”,“云自三代”,“核其字画,疑斯篆前最简古文”的观点。这是目前所知研究水族古文字最早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郑珍的诗论及有关诗派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说:“咸同以来,竞号宋诗,只益生硬,更无余味。稍有可观者,反在生长僻壤之郑珍、黎简辈……”。这一段话,究竟是说郑珍就是“号宋”者,还是说郑珍诗风近宋,而并不倡宋?没有明言。到刘大杰先生,则断言郑珍是在倡宋了:“道光以降,有一部分作者,喜言宋诗。何绍基,郑珍、莫友芝倡之于前,所谓同光体者如沈曾植、陈三立诸人继之于后……。”①同光体一些诗人宗法宋诗,树起宋诗派大纛,标榜程恩泽、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陈衍的高足胡先骕甚至推  相似文献   

14.
莫友芝先生(1811—1874)独山兔场人,是享誉海内外的晚清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法家、篆刻大师,被誉为“学中泰斗”、“西南硕儒。莫友芝,字子,自号亭,晚号叟。一八一○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莫与俦(字犹人),清代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等书。友芝降生时,家中有祖母及三个兄长,三个姐姐,加上长嫂,全家共计十二口人,耕读传家,颇为兴旺。莫友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友芝自幼聪慧,三岁能识字,七岁能诵读诗书。其课读的草堂在住宅后…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历代文化名人有着深厚的渊源。享有"西南巨儒"之誉的清代著名学者贵州独山莫友芝,对于清代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卓著贡献。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注贵州茶史,注意搜辑黔茶文献,并载之乡邦志乘以广流传、以垂久远。第二,撰写优秀的诗词和盈联来描写、咏题家乡茶,表达他对家乡茶的深厚感情。第三,以其广泛的社会交游,对家乡茶进行宣传和推介。莫友芝以此在贵州乃至中国茶文化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此外,莫友芝家族作为晚清贵州著名的文化世家,除莫友芝之外的其他家族成员,对贵州茶文化也作出了贡献。莫氏家族极大地丰富了贵州茶文化的内涵,其对贵州茶文化的卓著贡献对于今天贵州茶叶品牌的建设与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仍然是一份值得重视和发掘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莫友芝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是莫友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西南硕儒",特对建国以来的莫友芝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以期促进未来的莫友芝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表扬过多避免让孩子受到自己期望的束缚。如果孩子总是听到说他“很独特”,那么当他没有耐心收拾房间时就会感觉很不好。如果老是听到说他“聪明极了”,那么当他学习成绩不好时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最好对具体的事情提出表扬,例如说“祝贺你算术得了满分”。提问过多质问很难使你的孩子讲心里话。例如总是问在学校怎么样或者课间休息时做些什么,你  相似文献   

18.
影山文化     
“影山草堂”为“影山文化”开创之家独山莫氏以晋代诗人谢眺的诗句“竹外山犹影”句对居所的命名。因莫氏一家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以及藏书、著述等的地方,包括其代表人物莫友芝在江南各地的住所,均始终以“影山草堂”为榜额,故后人称以莫氏家族为代表的文化群体所出现的文化现象为“影山文化”。  相似文献   

19.
娱情告白     
周渝民今年无法毕业周渝民的通告一个接一个,过多的工作让他无法兼顾学业,由于缺课太多,原本今年6月份可以毕业的他只有再读一年。3年前,周渝民在一所大学因缺课过多而休学,后来重新考上了醒吾技术学院夜间部。但最近他又重蹈覆辙,同样因为缺课过多导致无法毕业。而且还有同学爆料说。周渝民上课时,常常带一个“书童”伴读,这位“书童”负责帮他挡Fans和抄笔记。但醒吾技术学院学务组长林从昭说:“本校不允许有这种事,而且他又不是英国王子,这是学生乱说的。”林从昭还说,醒吾的学生都很理智,不会疯狂追星。  相似文献   

20.
晚清学者莫友芝(1811—1871),字子侣,自号鄂亭,贵州独山人。莫友芝穷其一生钻研学问,是名播中外的一位宿学,其治学精神值得学习与借鉴。文章认为莫友芝的治学精神可归纳为潜心苦读、严谨认真、广交贤达三个方面。而继承和发扬莫友芝的治学精神,对推进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